羅振宇說:“只有長期主義者,才能成為時間的朋友。”
張磊說:“長期主義不僅僅是一種方法論,更是一種價值觀。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陳春花說:“越是變化,越是需要長期主義。”
然后,很多人說:“高手都是長期主義者。”
“長期主義”這個詞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基業常青”。“基業常青”這個概念被熱炒的時間是2015年,正是所謂的“資本寒冬期”。當時國內互聯網創業面臨所謂的“資本寒冬”,一批O2O企業死亡。
每逢經濟低谷期,一批企業就開始大談基業常青和長期主義。說白了,還是企業家功利思維作祟,管理學界配合這種功利思維,包裝概念自我撫慰。
有的公司談長期主義,談的是公司不倒,萬世基業;
有的公司談長期主義,談的是尊重用戶,創造價值。
哪家公司是長期主義,哪家公司是短期主義,別看他們說的,要看他們做的。至少現在看,許多鼓吹長期主義的公司,大多都挺短期主義的。
當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是如此,但很多企業并不知道什么是長期主義?如何做事才算是長期主義?
大部分人理解的長期主義=堅持。
堅持不懈地把客戶放在第一位,不賺快錢;堅持不懈地做品牌,不搞流量;堅持不懈地努力,不搞投機……如果這些就是“長期主義”的定義,那么長期主義者就是我們身邊那個一輩子沒發財、沒升官的老好人。
我們堅持吃飯堅持了幾十年,也沒有堅持出什么名堂,除了吃胖了。但吃胖這個屬于副作用,不算價值。
真正的長期主義不是無腦堅持,也不是對同一件事情的大量重復。因為重復本身是沒有價值的。
在2003年以前,英國自行車隊是歷史上最失敗的車隊。因為在過往的110年里,英國車隊沒有在“環法”拿過一塊獎牌。
他們的戰績爛到制造商都不愿意出售自行車給他們,怕英國車手給自己的品牌蒙羞。
但2008年,也就是北京奧運會期間,英國車手卷走了60%的金牌;2014年的倫敦奧運會上,英國隊在自家門口打破了9項奧運會紀錄,7項世界紀錄;在2014-2017年,英國車手在6年里居然拿到了5次“環法”冠軍。
這10年期間,到底經歷了什么,可以讓一支車隊脫胎換骨?答案在這個人身上—天空車隊總經理戴夫·布雷斯福德。
戴夫·布雷斯福德在2003年跳槽到了英國國家自行車隊擔任教練,提出了著名的“邊際增益理論”。
“我們遵循這樣一條原則:把騎自行車有關的環節拆解,把每個分解出來的部分都改進1%,匯總起來之后,整體就會得到顯著提高。”
比如,他們會用酒精擦輪胎,以獲得更好的抓地力;他們給每個隊員配備專門的枕頭和床墊,讓隊員在出差的酒店里可以快速入睡;他們甚至把卡車內涂抹成白色,說是便于發現灰塵,這些灰塵會降低調校過的自行車性能……
1%的改進毫不起眼,但是幾百個1%加起來的能量是巨大的。而10年里每天改進1%,量變就會引發質變。而且,有意思的是,這種改變不是漸進式的,而是跳躍式的。
長期主義不是堅持重復一件正確的大事,而是堅持改進一件件小事。起初很長一段時間,你將看不到任何變化,但一旦累積的時間開始發酵,你會收獲一個奇跡。
當然,長期主義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智慧,只是企業經營必須要具備的戰略思考。但是,我們是不是一定要擯除短期主義?
短期主義引起關注是在30年前,當時美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大幅落后于日本和德國,美國認為原因在于企業經營視野的長度不一樣,哈佛大學經營學教授麥克·波特1992年的論文頗具代表性。
90年代以后,日美兩國的競爭力逆轉,圍繞短期主義的討論也隨之降溫。使這個問題再次升溫的契機是2008-2009年的世界金融危機。有批評意見認為,發生金融危機的原因是金融機構經營者的報酬體系助長了短期主義,危機后的美國經濟步履艱難也是因為企業內部的留存資金沒有用來投資,而是用于購買自己公司的股票或分紅,由此來炒高股價。

這種投機的短期主義是肯定存在的。
為什么普通人一想到創業就想開飯店、開奶茶店、開水果店呢?
一是因為投資相對較小,處于可控范圍;二是因為可以快速產生現金流,甚至快速回本。大家對于“一夜暴富”“快速回本”這件事無比癡迷。
當我們有這種思維的時候,身邊就會有成千上萬的人也是這樣想的。于是乎,大街上的奶茶店、快餐店一家挨一家,最終的結果就是只有少部分人賺到了錢。
短期主義是不是需要排除的弊端?日本許多企業成功的原因,雖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保持了長期視野,但一步一步,穩步增長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長期主義是建立在健康的短期主義之上。所謂健康的短期主義,就是不會被不可控的外來因素徹底壓垮崩盤。
活著是希望達成的必要條件,而希望達成不是活著的必要條件。
沒有短期,何來長期?
短期主義的“短期”到底有多短,長期主義的“長期”有多長?
是1年、2年、還是10年這么短,還是把時間軸拉長到100年、1 000年這么長?答案都是錯的。因為“時間”的單位不是“年份”,而是“周期曲線”。
這個“期限”是世界上的事物發展的波動周期,而不是時間上的長短。時間上的長度,只是它看起來的樣子而已。
那么,如果“時限”的單位是“周期曲線”,企業經營者如何鎖定短期和長期目標?
利用短期主義和長期主義這兩種方法論,幫助經營者識別企業在時間線上的“走向”,看穿事物在時間上的發展脈絡,選擇到底在哪個時間節點,往哪個方向走下去。
著眼當下,正確地判斷未來,才可以堅定地努力下去,一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