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深楠
從城里回到故鄉,圓圓就像進入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老家的田野,縱橫交錯,田間作物的勃勃生機掩住了一條不顯眼的林間小道。曲徑之中,到處都是綠,滿眼的綠,陽光幾乎透不進來。作物們爭先恐后汲取著土地的養分,它們只是吝嗇地透出了這條路。而走出田野到達村里,便豁然開朗,雞犬相聞了。這就是圓圓爸爸生長的地方,圓圓爸爸的姐妹兄弟都出生在這里。后來,他們中有一半人帶著自己的理想與憧憬,離開了家鄉。同時,他們帶走了半個家,半首詩,離開了這個世外桃源。剩下的人守著世代耕耘的土地,繼續傳承著希望,也等待著身在異鄉的那一半家人回家團圓。
圓圓偶爾還是會跟著爸爸媽媽回老家的,她喜歡這里,她喜歡用稚嫩的小手,輕輕撫摸著綠色的麥芽。喜歡裝模作樣地鋤地,喜歡枕著土地,望著天空,看白云仿佛像被子一樣蓋在她的身上。但她更喜歡,每次回家,有二嬸陪著她玩。在圓圓印象中,二嬸很漂亮,總是帶著淺淺的笑意忙里忙外。
圓圓第一次見二嬸時,羞怯地躲到了媽媽身后,二嬸卻溫柔地拉過她,往圓圓手心里放了一把糖。當時,每一顆糖都對幼年的圓圓有著極大的誘惑,圓圓小心翼翼地剝開糖,麻利地把糖送入口中,又神圣地舉起糖紙端詳,她深深地記著,一張張糖紙像彩色的羽毛隨風飄著,遲遲不散,而糖紙背后,總會浮現二嬸溫婉秀氣的面龐。
每年的團圓飯是圓圓家最盛大的儀式,春節時,無論多遠,所有的家人都回到這個遮風擋雨的家,將一首首零散的詩重新拼合,原本的半個家也完整了,團圓的家熱鬧異常。飯桌上,圓圓望著窗外的鵝毛大雪,更覺周身溫暖,雖然城里有家,但沒有老家的親情深厚,在這里是整個家的相聚,在這里記憶了整個家庭的成長。而每次回來,二嬸都會給圓圓準備她最愛吃的排骨,就算后來,二嬸有了自己的兒子,但對圓圓的愛,也依舊不減。
圓圓以為整個家會一直幸福、美滿。可讓她沒想到的是,三年前,二嬸和二叔離婚了,可憐的弟弟跟二叔留在半個家里。圓圓很想念二嬸,弟弟也很想媽媽,他經常偷偷畫畫寫字,送給離開家已久的媽媽。圓圓的母親也極力想讓二叔和二嬸重歸于好,但二嬸的身影依然淡出了圓圓的世界,連糖紙后的笑容,也模糊了。
去年春節,圓圓在老家拜年時,看到一個身影,而這個身影與內心深處的身影順勢交錯在一起,引出一個熟悉的人,“二嬸”,圓圓不禁失聲叫道。二嬸依然很年輕,臉上帶著笑,卻沒有看圓圓,甚至連動都不動,像沒有聽到一樣。圓圓的心被狠狠地撞了一下,這時她才發現,身邊二叔的表情不可琢磨,兩對樸實真摯的靈魂在這一刻恰似陌路。她曾經抱過圓圓,對圓圓和言細語過,曾經他們是充滿歡樂的一家人啊,而剛剛“二嬸”的淡漠像陣風,將圓圓的熱情吹散了。
這次,圓圓明白了二叔說的“我們組不成一個圓了”。家,又剩下了一半,而走失的那一半可能不久將會回來,也可能從此形同陌路。
不過,圓圓此時也懂得了,不論如何,人還是要期盼著幸福,她相信,家一定會有從“半”再到“整”的過程,而她也開始期盼家庭的詩篇能夠續寫新篇章,補全現在的“半”個家。
山東省青島市青西新區膠南一中 (山東省青島市 26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