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湘
近年來,廣西詩群異常活躍,尤其是以黃芳、陸輝艷、藍敏妮、安喬子、琬琦等為代表的廣西女詩人,如一道瑰麗多姿的詩歌風景,以各具特色的詩歌實踐和藝術審美,撐起廣西詩歌創作的“半邊天”,共同構筑了廣西詩歌豐富、多元的整體面貌。
我們從不可忽視的女性詩歌力量中看到了詩歌不同尋常的女性之美。她們在現實與虛構中,用獨具個人特色的表達,傳遞著豐富的情感經驗和對現實生活的態度。在詩歌語言上,她們呈現了豐富而獨具個性的語言表達,如藍敏妮的詩歌,宛如京劇唱吟的節奏感與古典韻律讓人印象深刻,陸輝艷在極盡克制的語言中擴張著詩歌的張力;在詩歌題材上,既有關照現實社會的題材,又有關注女性自身視角的題材,如黃芳、陸輝艷、唐女等詩人的作品中,現實參與感十分強,琬琦、鉑斯在作品里既有女性視野的自然抒寫,又有對生命、對生活的低吟淺唱。許雪萍、羅曉玲的作品里則出現了如石頭、河水、長鼓等具有廣西特質的風物景象,以景物和風光轉化為對內心風景和精神世界的詩性呈現。她們用女性獨特的細膩與輕柔,敏感地捕捉生活細節和變化,又能不拘于狹窄的視角,在與外界的碰撞中大膽思考發聲,為我們展現了當代女性獨立知性的一面。小原的組詩《去遠方》里,以女性細膩情感關注社會個體,“一個失事的農民工/像一塊巨石/把大地砸出了一個深坑/把痛苦的巨浪推給一個又一個親人”,給讀者帶來不可忽視的生命思考。雖然她們大多處于廣西,但并不囿于地域的限制,反而常常跨越時間、空間去探索詩性。呂小春秋從草原到大海,在不同意象中切換,以此不斷叩擊讀者心扉。明素盤則在詩歌中體現為一種優雅、一種情調和意蘊的渲染。安喬子、許桂林、胡游、隆鶯舞、詩一等詩歌新秀,散發著清淺與靈性,具有良好的詩歌素養和流暢的詩歌語言。
總的來說,廣西女詩人群體正從過去“寂寞的詩壇”中走出,逐漸轉變為在詩壇上尋找自我的獨特發聲。隨著“個性化寫作”不斷變化,廣西女詩人一定能成為中國詩歌地理版圖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廣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