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艾嘉

說起中國的車馬博物館,還真是不少呢!大家如果要去參觀車馬博物館,得先來看一看我這個車馬博物館界的老大哥!我是位于洛陽的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是目前中國最古老的車馬博物館。這倒不是說我這座博物館成立時間最早,而是說我這里停放著很多非常古老的馬車。
哦?有多古老?
你先別著急,聽我慢慢講。
巍峨的宮門緩緩開啟,馬的嘶鳴聲伴隨著馬蹄的嗒嗒聲,裝飾著各種金閃閃飾物的六匹駿馬拉著一輛車神氣地駛出,周圍有整齊的儀仗護衛。出城后駿馬齊奔揚起地上的塵土,塵土還未落盡,人們就已看不見那瀟灑的車駕背影了。
這其實是2000多年前周天子出行的場景,天子出門的“六馬之駕”(六匹馬拉的馬車)被考古學家命名為“天子駕六”,這也是我名稱的由來。
那確實是比始皇帝還要早些,老大哥的名號就是你的了。
這真正的天子出行好酷哇!你說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周天子嗎?
是呀。我位于洛陽市西工區的東周王城遺址區的東北部,是一座以原址保護、展示東周時期大型車馬坑,介紹東周王城概況、王陵考古的新發現以及展示部分東周時期珍貴文物的“王城、王陵、王器”的專題博物館。

在發現“六馬之駕”之前,人們就在這片區域開展了很多考古工作。但考古學家一直無法確定這里是不是周王的陵墓,直到“六馬之駕”出現,他們才確認了這里就是東周的王城和王陵。因為據古代文獻記載,只有天子才能乘坐六馬所駕之車喲!
老大哥,趕快介紹下你那里都有啥寶貝吧!
我是在遺址的原址上建立起來的,分為兩部分:第一展區展示的是東周王陵出土的珍貴文物,第二展區展示東周時期的大型車馬。
2002年和2003年,考古工作者從這里發掘清理出了17 座車馬坑和馬坑,現在開放展示的是其中的2座。其中一座長42.6米、寬7.4米,坑內縱向排放著兩列車馬,還原了當年周天子出行時宏大的場面。

這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然是“天子駕六”啦。如果能坐著六馬并駕的馬車奔馳在大街上,多威風呀!
相比之下,還是位于西安的那座兵馬俑坑更震撼些吧!我是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博物館,坐落在西安市臨潼區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我這里有中國第一位皇帝的馬車!
咦,博物院里為什么還會有一座博物館?
好問題!因為每年來參觀銅車馬的游客實在太多啦,有600萬人次,很多游客根本沒辦法詳細了解銅車馬精湛高超的制作工藝,所以就專門為兩件銅車馬建了一座新的博物館,這樣不但能全面展示銅車馬出土、修復的過程,還能給大家模擬展示出土遺址坑等,幫助大家全方位地了解銅車馬。

為兩輛馬車建一座單獨的博物館,太牛了!
這可不是普通的車呀,它們被稱為“青銅之冠”。以二號車為例,雖然它是隨葬品,尺寸只是真車的一半,但是總重量卻有 1241千克,也就是有1.2噸重,零部件多達3000 個,車的頂棚采用一次性鑄造工藝,最薄的地方僅有 1毫米,這樣的技術即使在今天也是令人嘆為觀止的。
我不是專業的車馬博物館,但是我這里也有不少車馬寶貝哩。
我的車馬主要來自大云山漢墓,也就是漢代江 二號車都王劉非的墓葬。劉非是漢武帝劉徹同父異母的兄弟,所以他也很了不得喲!
大云山漢墓出土了大量的模型車,有一部分車的車廂內放置了大量鐵劍、鐵刀、鐵戟、弩機、箭鏃、彈丸等兵器,仿佛一座大型兵器庫。
原來你的館里也沒有收藏真車呀!
當然有了!考古工作者在大云山漢墓中清理出了好幾輛馬車呢,雖然它們并沒有完整地被展現在觀眾眼前……呃,馬車出土時的樣貌有點兒“慘”,不過給你們看看馬車上的精美零件吧。這是馬車上的傘柄,不僅有錯金工藝,還鑲嵌著很多寶石。

你們收藏的是我們國家輝煌的歷史,而我這里展出的是代表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汽車,人們從我這里可以了解中國汽車的發展史和人們對未來交通工具的設想。
對了,我這里特別適合學生參觀。同學們在這里可以知道關于現代汽車的知識,還可以在“解構汽車”展區看到汽車內部的奧秘,在“工程技術”展區了解發動機的種類、構造和工作原理,在“汽車設計”展區使用電腦設計汽車,過一把汽車設計師的癮!
我們這四大車馬博物館各有千秋,改天咱們聯合辦展!
好,我們從古講到今!
參考答案
《做個游戲,建座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