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麗
嫦娥五號承擔了中國迄今為止極為復雜的航天任務之一,它從發射入軌到返回器再入回收,總共經歷了11道關卡:包括發射入軌,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著陸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和再入回收。要想在天外“過關斬將”,專家們為嫦娥五號解鎖了多項新技能。

2020年12月1日 23時11分,嫦娥五號成功在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以北地區著陸(月球正面西經51.837度、北緯43.099度)。在這之前,人類還從未探索過這個區域。為了豐富樣品的種類、數量,同時考慮到月球表面的不確定性,嫦娥五號具有鉆取和表取兩種取樣方式,兩種方式下獲取的樣品大概比例為1∶3。

嫦娥五號先用巖芯鉆探機,鉆到月表以下2米左右的位置取樣品。鉆頭采用同心管式結構,最內層有包裹月壤的取芯袋。
鉆取之后,它才會進行表取工作。通過特定的機械臂,配合機械爪,從月球表面抓取樣品。

機械臂酷似人手,在末端的腕關節上有兩個采樣器,一個鏟挖式采樣器,有點像帶鉤子的鐵鍬,它通過接近月面時轉動,從月面挖取樣品;另一個是末端為花瓣狀結構的采樣器,它能通過旋轉,破碎掉黏結在一起的月壤,從而獲得相對較深層的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