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勝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新鄉分行
目前,在建筑工程的管理過程中,存在著忽視對市場的調查、忽視各階段的全過程造價控制、造價控制過程缺乏有效的監管等不足,導致建筑工程的造價控制質量不甚理想。因此,在實際的建筑工程管理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全過程造價的控制,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對工程建筑的每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從而在保障整體施工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地降低施工的投資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審計工作的正常和順利開展。許多審計人員受到自身工作失誤的影響,將原本更簡單的審計工作變得更加復雜。例如,審計人員不了解工程施工圖紙和竣工圖紙之間的區別,需要反反復復經過多次審計才能得出準確的結果,對于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十分不利,審計進度延誤會進一步影響項目施工進度。
在開展工程建設的時候,常常會出現設計變更的情況,進而進行改變原本的施工圖紙,而施工單位的造價管理人員由于自身力量的不足無法對工程的開展進行全面的監督,如果出現設計變更的情況,造價管理人員常常無法往往不能夠及時地了解設計變更所導致哪些工程量出現改變,最終導致編制的造價方案無法和實際情況相適應。在另一方面,在開展工程建設的時候,現場管理人員在管理人員施工無法依據項目投標時所確定的單位工程消耗量進行操作,具體的施工指標常常會出現一定偏差。在造價管理人員方面則無法獲得準確的更新數據,不利于造價的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項系統性的環節,其中涉及建設材料綜合性運用的問題,而工程審計直接關系到項目整體的發展,所以應該對其進行重點關注。但是大多數審計人員對工程審計工作的認識仍然停留在紙質層面,并沒有深入到施工現場進行了解,導致審計結果和實際發生的費用存在巨大差異。究其原因,審計工作是否到位對施工過程管理有著直接的影響。工程造價偏高的原因多種多樣,如主觀抬高工程單價、偽造銷售發票等,這些現象與工程過程管理直接相關。如果對施工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監管,那么便可以將審計工作落實到位,確保審計工作不會出現失真、失誤的問題[1]。
全面性原則指的是造價管理過程中要對各個部門、各個階段進行全面控制,建筑工程造價管理者要事無巨細,考慮到每一環節、每一方面,根據不同部門和不同施工階段的特征制訂出全面的控制方案。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方案需要根據不同階段的項目施工進行優化,因此整個過程中必須堅持動態化原則。管理者應該及時了解施工團隊的實際情況,根據最新的市場變化更新工程造價管理計劃。
建筑工程項目涉及很多內容,但是消耗資源最多、成本投入最大的主要集中在幾個階段中,對此造價管理者要針對個別主體項目制訂具有滿足其特殊性的造價管理控制方案,讓造價管理更具針對性。
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需要提前制訂相應的項目造價計劃,這一手段通常應用在項目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全面了解施工材料、技術人才、施工器械等必備資源的市場行情。大量收集項目施工所需要的真實信息,以此了解市場發展形勢,結合建筑企業自身能力和現狀判斷具體的施工流程以及成本投入,有效避免盲目施工問題的出現。
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工程造價管理,可以利用提前制訂的造價計劃為后續的施工過程提供參考依據,避免施工團隊因自身能力不足或對相關政策不了解而導致決策出現偏差,浪費時間、財力、物力等成本資源[2]。
工程造價管理計劃的制訂通常都會有很多專業人士的參與,且包含的信息范圍較廣,管理方案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可靠性,對此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也可以監督項目實際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項目施工的監督與管理,有助于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
國內的審計部門在審計過程中需要依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和工程造價審計的要求開展審計。審計人員需要制定出更加健全的工程造價審計制度體系(見圖1),對工程項目的質量進行有效監管。審計部門要出具相應的審計規章,為審計工作今后的開展提供依據。審計部門要確保制定的這幾項制度在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中得到貫徹落定,為工程造價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建筑工程決策極為關鍵,這個時候要具有控制造價意識,針對項目展開全方位討論,分析可行性。決策效率高,整個過程規范,才能保證核算收益準確性,為后面預算評估打好基礎。評估工作成效高,有助于投資方案的選擇,同時也能為后面的設計提供依據和指導,而這些都對造價管理有重要的影響。工程造價管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對建設中各項費用進行預算和評估,在此基礎上其確定可行與否,這是決策環節的重要工作。因此,要從這個階段開始進行造價動態管理。
項目工程的發展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審計工作也同樣會因此而發生改變,所以設計變更問題的出現也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造價控制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應該充分考量到設計變更帶來的影響,并針對設計變更做好控制工作。首先需要確定設計變更的必要性,非必要的設計變更可以進行優化,盡可能減少變更對審計工作帶來的影響。其次對于必須要采取變更的設計,則應該對其前后的發展情況進行詳細記錄,針對變更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全方位了解,保障變更之后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3]。
在進行施工現場管理時必須充分了解施工的各個環節,并且針對不同的環節建立相應的管控制度,實時掌握現場施工的發展變化。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影響現場管理的相關因素進行全方位控制,無論是材料還是設備都應該發揮出相應的作用。只有將施工現場的管理與審計相結合,才能夠將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提高其精準度。
不少工程的建設都會對建筑工程施工提出一些要求。特別是服務類的建筑設施,關系到一個地區的發展。因此,需要妥善地處理施工進度與成本之間的關系,不僅需要減少施工時間,還需要確保工程的質量,同時還應該將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保證建筑工程的利益最大化。在施工之前,對工程成本進行預算評估,不僅可以為企業競標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能夠提供參考價值,還能夠將成本控制在既定目標之內,有效地避免超支的情況發生。建筑企業生存與發展的要求就是利益最大化,這也符合業主對工程進度的要求,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

圖1
建筑工程結算階段也需要加強注意,其收尾工作也進一步決定了工程的質量,不能最后松懈,導致之前的工作和努力都白費。在此也需要加強對結算工程的管理工作,制定較為完善的計劃,合理的實現對工程造價管控水平的提高。在結算過程中需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嚴謹工作態度,幫助其了解造價管控的重要性,制定相應的方案避免出現資金無故流失的現象。在此過程中需要加強對造價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培養,進一步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收尾工作也要保持正確的工作積極性,避免對建筑工程正常建設帶來影響。工程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要保持正確的心態,其中造假工程與管理人員的心理培養尤為重要,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4]。
工程全過程造價審計主要指的是把全過程造價審計工作和工程的各個環節有效聯系,使工程造價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工程的成本控制效果和施工質量。因為工程建設項目常常有著建設時間長、規模比較大的特點,因此在進行造價管理的時候容易出現疏漏,所以在開展工程全過程造價審計時,需要依據不同情況確定針對性的造價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