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強,張 蕾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1)
得益于聯合北京申辦2022 年冬奧會的發展機遇,冀西北小城張家口近年來發展迅速。2018 年,全市GDP 達1 536.6億元,人均GDP 達34 661.0 元,常住城鎮人口253.78 萬,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7.24%。旅游業成為推動張家口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動力。2018 年接待游客7 354.80 萬人次,總收入859.40 億元,GDP 占比為55.92%,“以山體為背景,以農田為基底,以水系為脈絡,以文化為靈魂”的發展思路基本成形。一方面,旅游和新型城鎮化呈現出較強的互動關系;另一方面,成績背后,仍存在轄區各縣發展不平衡,城市管理滯后、旅游品牌不強、旅游資源浪費等問題。如何實現旅游和城鎮化協調良性發展是重大課題。
本文基于張家口近年的社會、經濟數據,運用耦合理論,分析其旅游與新型城鎮化互動過程。數據主要源于《河北經濟年鑒》《張家口統計年鑒》《張家口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借鑒前人成果,以科學性、系統性、可獲得性為指導原則,主要從人口、經濟、社會、城鄉二元4 個角度選取城鎮化率、人均GDP、第三產業增值、第三產業增值GDP 占比、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建成區面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城鎮污水處理率、普通中學師生比、醫療機構萬人床位數、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比14 項指標評價新型城鎮化,從旅游收入、旅游規模2 個角度選取國內旅游收入、旅游外匯收入、旅游總收入GDP 占比、國內旅客人數、國際游客人數5 項指標評價旅游。
為消除量綱影響,需要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式中,Xij表示第i 年第j 項指標原始數據,min,max 分別表示原始指標最小值和最大值。
熵值賦權法計算2 個系統綜合指數如下:

式中,T 表示兩大系統綜合評價指數;a,b 為待定系數。旅游并不是城鎮化的唯一動力,經咨詢專家,本文a,b 分別賦值0.4,0.6。

如圖1 所示,研究區間內,旅游保持了較快增速,特別是2015 年出現拐點后快速上揚。城鎮化指數拐點頻現,反復波浪形說明城鎮化發展不穩定。該市近年來旅游業快速發展,2015 年聯合北京成功申辦2022 年冬奧會,使城市影響力和知名度迅速上升。2017 年旅游收入是2010 年旅游收入的12倍,旅游收入GDP 占比從2010 年的6.00%猛增到2017 年的44.77%,速度之快、貢獻之大嘆為觀止。該市工業受環境和能源的制約,發展緩慢,鋼鐵、煤炭甚至出現下滑,固定資產投資雖有大幅提升,但受地形地貌限制,建成區面積變化不大,投資主要應用于城區改造和奧運場館建設。人均GDP增幅較大,人均綠地、城鎮污水處理率、醫療衛生萬人床位數、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都有提升,增速較為緩慢,旅游的快速發展對城鎮化的貢獻度不夠。普通中學師生比和醫療衛生機構萬人床位數增幅不大,說明一般公共事業發展保持平穩。從耦合度看,2010—2017 年處于耦合狀態,2010 年耦合度最低、偏離較大,2017 年耦合度有下降趨勢。耦合協調度的逐步提高,說明該市綜合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從相對發展度看,2015 年之前該市旅游滯后,未能充分利用其冀西北部中心城鎮的優勢,2015 年旅游迅猛發展,于2016 年邁入相對同步,但城鎮化增速較之旅游發展緩慢,之后轉為城鎮化滯后,這也是耦合度下降的原因。從趨勢上看,若不加以引導和控制,后期可能出現旅游過度開發或“旅游飛地”,最終導致過度消費知名度的窘境,等到冬奧會結束,城鎮化的配套發展不能滿足游客需求,反而陷入旅游與城鎮化磨合,甚至是衰退。

圖1 張家口旅游與城鎮化發展示意
旅游已經成為推動張家口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反過來,新型城鎮化也為旅游業提供服務支撐。結合該市現狀,提出如下建議。
旅游和新型城鎮化在資源上存在競爭關系,要避免大興土木、盲目城鎮化而破壞環境和旅游資源,要避免因旅游發展帶來過度拆遷、搬遷造成空城、死巷。當前,張家口雖初步形成“一帶兩路三區”的旅游格局,但配套設施和服務跟進不夠,人均綠地面積、城市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水平有待提高,醫院、圖書館、科技館數量整體偏少,應納入旅游與城鎮協同發展規劃中。該市應借力冬奧會項目建設的機遇,主動向北京、深圳、珠海等城市學習,樹立產城協調發展理念,布局智慧城市、生態城市、旅游城市的建設,周期較長的項目繼續引入PPP 模式,吸引社會資本。明確旅游業的支柱地位,沖破縣區行政地域邊界,全面評估旅游業與城鎮化發展現狀,各級政府聯動,推動協調可持續發展。
張家口市轄區多貧困地區,構建以旅游業為中心,融餐飲、住宿、休閑、娛樂、文化等相關行業為一體的產業體系,加速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快速循環,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該市可將旅游業與傳統農業、畜牧業相結合,通過健康養老、創意農業等旅游新業態,帶動農村地區“行、住、食、游、購、娛”產業化,使原本較落后的村莊升級成為具備一定接待能力的城鎮。充分發揮中心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繼續推進全市以主城區為中心,懷來、張北、蔚縣為節點,以旅游城鎮為抓手的“一主三副,多點開花”的發展格局,構建本地區的網絡架構,加強各城鎮的交流共享。要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增強旅游與城市品牌知名度,提升綜合影響力。
張家口市作為首都生態屏障,承擔著水源涵養和生態環境支撐的重要功能??v觀國際國內城市與旅游發展,“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案例屢見不鮮,該市須吸取經驗教訓,把握并利用好本地的環境優勢。
1)旅游資源開發要考慮環境承載力。
2)加大科技投入,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如引入綠色科技,發展綠色清潔能源,創建高效節能減排環保的宜居城市。加快農業生態技術推廣,發展綠色、無公害農牧產品,構建生態農業體系。
3)繼續堅持風沙源治理工作。
4)建立和完善生態環境監測、預警、考核機制。
張家口旅游業快速發展,應加強統籌規劃,尊重發展規律,堅持旅游業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理念,挖掘本土文化,合理利用資源,打造特色品牌,積極推動本地區旅游業與城鎮化耦合協調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