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楓
(中鐵十六局集團地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100)
結合我國地鐵盾構始發與接收施工實際情況,對其常見事故進行分析和總結,如表1 所示。

表1 地鐵盾構始發與接收施工事故
結合分析上述事故不難發現,地鐵盾構始發與接收施工中,地層條件、施工環境相對復雜,如:洞門鑿除后存在突水、突泥等風險;施工空間受限,盾構機無法調向、姿態控制壓力大等。因此,在工程實踐中必須借助一定的輔助工法,落實端頭加固以及相關安全保障措施,規范開展相關盾構施工作業,切實保證順利始發和到達,最大限度減少相關施工風險[1]。
盾構始發、接收是地鐵隧道施工的關鍵階段,其端頭加固的目的在于圍巖自穩,具體施工加固要求如下。
地鐵盾構始發、接收施工端頭土體加固方法眾多,不同加固方法的適用情況與使用效果不同,具體需根據地鐵隧道地層、施工條件以及施工安全性、經濟性等進行綜合分析,合理選擇工法,保證項目順利實施[2]。
端頭加固包括橫向、縱向范圍,前者較容易滿足要求,后者則是重難點所在,一般分為無水地層、有水地層,具體分析如下。
1)無水地層 確定加固范圍時,無須考慮水砂外流、滲流以及盾構機長度,只要強度、穩定性滿足端頭加固要求即可。
2)有水地層 考慮地下水的影響,需采取降水措施,地下水位低于隧道底板后,可按盾構無水加固,滿足強度、穩定性要求。
3)始發、接收施工監測要求 盾構始發、接收施工需掌握周邊土體、支護結構變形情況,做好施工監測。
4)防止事故 通過監測數據指導始發、接收施工工作的開展,及時發現相關施工風險,防止出現安全事故。
本項目為北京地鐵17 號線工程土建施工01 合同段,工程地址為未來科技城南區站―未來科技城北區站盾構區間。區間整體始發,由始發井向南掘進,至未來科技城南區站接收井接收;盾構法施工,右線起點里程YK48+095.033,終點里YK49+187.768,區間長1 092.735m;左線起點里程ZK48+095.033,終點里程ZK49+198.193,區間長1 103.160m。
本區間工程及其附屬工程包括區間左右線隧道、2 座聯絡通道、4 個后澆環梁洞門、4 處土體加固等;后澆環梁洞門施工于盾構隧道掘進前后穿插進行,但端頭土體加固施工需在盾構始發或到達前1 個月完成。本區間為1 臺盾構機掘進,施工方案如圖1 所示。

圖1 盾構機掘進方案
本項目端頭加固采用 1 200mm@90mm 三重管高壓旋噴樁,始發、接收加固10m(1 倍盾構機長度)和12m。始發端頭加固高度應為盾構區間以上4m、以下3m,寬度為區間隧道左右3m;南區站北側(接收端頭)加固高度、寬度均為盾構區間以外3m。加固后進行效果檢查,主要檢查內容如下。
1)土體強度(≥1MPa)。
2)土體滲透性(<10-7cm/s)。
3)地下水情況。
對于第1,2 項檢測內容,利用取芯鉆機對圍護樁后面的土體進行取芯,然后對取下來的土芯進行強度測試;再向取芯鉆孔里注水,檢查加固土體的滲透性。對于第3 項監測內容,需在洞門樁間土位置打入水平孔,觀測水平探測孔滲水情況。若發生透水現象,需采取封堵加固等措施,再鑿除洞門混凝土,確保無地下水作業。
本項目始發或到達前,需鑿除4 個洞門,采用人工風鎬鑿除。
始發及接收端頭洞門圍護結構為圍護樁,在洞門處鉆孔灌注樁拆除前,在樁間開幾個檢查孔,以確認加固土體的狀況。
1)始發洞門 由于始發端頭地層含水豐富,在始發豎井及車站接收井開挖前已搭設降水井,在盾構始發及接收前進行持續降水。鑿除步驟按照從外到內分層、由上往下分塊、先兩邊后中間的原則進行。始發洞門鑿除時,首先分塊將外層的初支剝離,鑿除樁體外露的混凝土鋼筋,使其與混凝土分離。清理渣土后,盾構機前推,盡量靠近洞門腳手架。進一步確認盾構機狀態完好后,快速割除鋼筋,并迅速拆除腳手架、前推盾構機,使刀盤接觸到洞門土體。
2)接收洞門 鑿除流程與始發洞門相同,鋼筋割除后前推盾構機至接收基座。
3.5.1 分段情況
本區間工程為DZ267 盾構機在盾構始發井左、右線分別始發。始發段共推進負環9 環(1.2m 寬直線環),正環83 環;負環掘進段共10.8m,正環掘進段共100m,長于本盾構機84m。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將始發掘進分為2 個階段進行。
1)第1 階段 是指盾構負環掘進階段,此時盾構機在始發基座上。
2)第2 階段 是指+1 環~+83 環的掘進,此時盾體穿過洞門,+4 環掘進完成后,盾尾逐漸進入土體內。待始發掘進結束后,進行正常掘進。
3.5.2 工藝流程
盾構始發工藝流程如圖2 所示。
3.5.3 施工技術要點
1)確定始發軸線 始發前,須對盾構機的洞門中心位置進行復核,之后綜合考慮洞門中心的偏差和規范對盾構機管片姿態的要求,確定始發軸線。
2)安裝始發基座 本項目始發基座設計為3 段,每段長2.67m,兩側以H 型鋼加固。每段基座都設計為兩側螺接的方式,解體下井后再從井下拼接。基座連接、調平后沿設計軸線焊接在底板預埋件上。
3)盾體下井、調試 ①安裝洞口密封;②安裝反力架,反力架與二襯結構預埋鋼板焊接牢固;③安裝負環管片,包括9環1.2m 寬直線環管片,負環采用在盾殼內拼裝后再整體推出盾殼的安裝方式。為保證負環的拼裝質量,在拼裝負環之前,在盾尾內焊接槽鋼以保證盾尾間隙。負環安裝完成后,采用下楔三角楔木并用 18mm 鋼絲繩在管片外圈進行固定;④盾尾通過洞口密封后注漿回填。

圖2 盾構始發工藝流程
3.6.1 工藝流程
盾構到達施工工藝流程如圖3 所示。

圖3 盾構到達施工工藝流程
3.6.2 施工技術要點
1)準備工作 ①盾構機定位,與接收井相距80~100m時復核接收洞門位置,及時糾偏;②加固進洞段土體;③洞門破除;④洞口止水橡膠簾布的安裝與始發洞門基本相同;⑤安裝導軌,本項目導軌長60cm,由δ=20mm 鋼板制作;⑥以盾構進洞方向+5‰坡度安裝接收基座;⑦緊固近洞口20環管片。
2)盾構到達段施工 ①逐步糾偏;②盾構機與端頭墻相距50m 時,掘進速度<20mm/min;③盾構進入到達段落實地表沉降監測;④盾構機刀盤與貫通里程相距10m 內,實時觀測洞口情況,調整掘進參數;⑤拼裝管片進入加固范圍后,盾尾后5~6 環處注硬性漿液;⑥完成最后一環管片拼裝后,注漿封堵;⑦螺栓緊固、復擰緊,保證密封防水效果。
目前各大城市交通發展中,地鐵盾構施工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區間隧道施工中,為最大限度地減小作業風險,必須注重始發、接收端頭加固,規范落實洞門破除以及盾構推進工作,做好相關監測與管理工作,保證隧道順利、安全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