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冉冉 王瓊 閻淑芹 郭麗娜 柴彥彥 何雨晴
前列腺癌是一種發生于前列腺上皮,以進行性排尿困難、尿頻、尿急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屬于高發惡性腫瘤疾病,隨病情加重,腫瘤壓迫范圍擴大,可致大便困難、腸梗阻及會陰疼痛,患者生活質量明顯降低[1]。臨床治療前列腺癌首選LRP,其創傷小、術后并發癥少等優勢,可為患者術后快速康復提供保障[2],但受病情嚴重、發病部位有損男性顏面、經濟壓力等多種因素影響,多數患者會在治療期間產生消極情緒,甚至抗拒治療,進而影響治療進展,所以在患者行LRP期間,以排除患者消極情緒、提高患者治療配合程度為主要目的,開展圍術期干預尤為重要[3]。本研究采用我院自行構建的基于敘事干預的精益護理,探討其在行LRP前列腺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以我院泌尿外科收治前列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組間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則,選擇2017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7例為對照組,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63例為觀察組。對照組年齡57~81歲,平均69.00±4.56歲;病程4~14個月,平均8.12±1.56個月;TMN分期:Ⅰ期27例,Ⅱ期19例,Ⅲ期10例,Ⅳ期1例。觀察組年齡54~79歲,平均69.11±4.68歲;病程3~15個月,平均8.23±1.65個月;TMN分期:Ⅰ期29例,Ⅱ期20例,Ⅲ期12例,Ⅳ期2例。兩組患者以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行常規圍術期干預。選擇單純語言陳述或圖文結合方式行前列腺癌相關知識一對一講解;了解患者心理狀態,行心理疏導和治療信心培養;術后監測生命體征,觀察切口狀況;預防術后并發癥,觀察導尿管與引流管中液體的顏色、性質、量,每周更換1次引流袋;囑患者每日飲水2000 mp左右;行盆底肌和控尿功能恢復性鍛煉[3],根據病情與功能恢復情況逐步增加訓練強度。
1.2.2 觀察組 開展基于敘事干預的精益護理。
(1)組建精益敘事干預小組:泌尿外科護士長擔任組長,篩選5名泌尿外科護齡>8年以上護理人員擔任組員。專聘2名國家級心理咨詢師,對組內成員行敘事干預相關知識專業培訓,培訓期間插入案例模擬練習,逐步提升小組整體水平。培訓期間要求小組成員閱讀與護士人文修養、護士溝通技巧等方面的書籍,以提高小組成員敘述事件能力與標準溝通能力。敘事干預培訓為期3個月,前2個月為理論技巧培訓,每周4課時,后1個月為敘事干預模擬實訓,實訓中不斷提升水平,加強小組成員理論與實踐結合應用能力[4]。
(2)入院訪談信息調查:擬訂“患者入院訪談信息調查表”,醫護人員共同與患者家屬行動機性訪談,訪談中明確患者受教育程度、前列腺癌發生經過、疾病認知程度、個人愛好等信息。
(3)首次傾聽敘事:明確患者行腹腔鏡前列腺根治術具體時間后,于術前4 d進行首次傾聽敘事,與患者面對面溝通,每次溝通時間控制在30 min左右,連續3 d。敘事地點選擇獨立房間,房間內放置綠植,播放輕松音樂,進入房間后讓患者仰臥于病床,讓患者以平靜心態行事件敘述。敘事期間需維護患者尊嚴,保護患者隱私,待患者完全放松,引導患者按照發生順序仔細回憶患前列腺癌期間經歷的事件,鼓勵患者講出內心想法,患者敘事時不能打斷干擾,避免影響患者回憶思路。敘事完成后,護理人員對其敘述內容行評估與整理,并需要在患者敘事期間記錄其心理變化,從中剖析導致患者心理變化的主要因素,找出針對性解決辦法,制定解決方案[5]。
(4)二次溝通敘事:患者行腹腔鏡前列腺根治術前1d開展第二次溝通敘事,護理人員在傾聽基礎上增加回應,將自己帶入患者敘述事件當中,應用首次傾聽敘事整理出的解決方案,針對患者心理變化影響因素做出積極回應,列舉與患者經歷相似病例使其產生思想共鳴,走進患者內心世界,幫助其建立自信心,實現情緒釋放[6]。
(5)方案改進與案例分享:術后積極開展術后綜合指導?;颊叱鲈汉箝_展敘事干預方案改進討論會,護理人員積極提出在敘事干預中發現的問題,找出處理辦法,逐步優化干預方案。小組會議結束后分享近期敘事干預成功案例[7]。
(1)心理狀態: 分別從患者主觀角度和醫生主觀角度評估患者心理狀態。患者主觀角度選用SAS和SDS量表,評分>50分代表患者存在焦慮、抑郁癥狀,評分越高,癥狀越重。醫生主觀角度選用HAMA和HAMD,HAMA評分>7分代表患者可能存在焦慮癥狀,HAMD評分>8分代表患者可能存在抑郁癥狀,評分越高,癥狀越重[8]。
(2)醫護配合程度 :自擬“醫護配合程度調查表”,調查患者配合程度,涉及健康教育、常規干預、手術管理、術后康復4個領域25個項目,選用0~4評分法,量表滿分100分。積極配合:評分>95分;配合:評分80~95分;基本配合:評分60~79分;不配合:評分50~59分;抗拒:評分<50分。積極配合、配合和基本配合為總配合。
(3)生活質量: 選用歐洲癌癥治療研究組織推出生命質量測定量表QLQ-C30(V3.0)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涉及功能、癥狀、整體健康3個領域,各領域滿分均為100分。功能與整體健康領域評分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高;癥狀領域評分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差[9]。
采用Epidata 3.1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干預后,兩組患者在入手術室前SAS,SDS,HAMA及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入手術室前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經過干預后,觀察組患者醫護配合程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QLQ-C30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2 兩組患者醫護配合程度比較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①疾病因素。前列腺癌為臨床常見男性惡性腫瘤疾病,病情嚴重,受文化程度低影響,部分患者無法正視疾病,使其在發病后難以接受現實,致使患者發生心態變化,如果心理疏導不當或不及時,則會使患者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10]。②自尊因素。前列腺為男性生殖器附屬腺實質性器官,部分患者思想過于傳統,將前列腺相關內容視為隱私,患者在接受診療護理時常會表現出逃避情緒,如果過分追問患者病情問題,還有可能導致患者發怒,進而影響診斷與治療[11]。③經濟因素。前列腺癌雖然可通過手術實現根治,但治療費用和后期營養支持費用,常會給部分經濟條件較差患者造成經濟壓力,同時疾病對患者造成的生理影響,還有可能影響其正常工作,減少患者經濟收入,在經濟壓力長期壓迫下,患者自我負擔逐漸加重,進而可能對其治療效果和預后造成影響[12]。④家庭因素。部分患者擔心自身發病會對家屬造成心理負擔,部分患者年老喪偶,生活來源與日常照顧均需要依靠子女,發病后擔心子女長期照顧,會對其正常生活與工作造成影響,從而整日胡思亂想,進而產生多種不良情緒[13]。
敘事醫學理念是由美國醫生Rita Charon首次提出,她將醫護人員的敘事能力定義為吸收、解釋、回應故事與人類困境的能力,敘事醫學理念也體現在醫護人員與患者充分共情、踐行職業精神、主動自我反思等方面。敘事干預則是一種基于敘事醫學理念的臨床護理措施,主要通過醫護人員與患者進行系統性交談,讓患者在安靜環境中主動講出內心困惑和自身經歷,使醫護人員能夠準確找出影響患者心理變化的主要因素,并據此制定一系列干預對策,實現患者心理狀態改善。精益護理以精益管理為基礎,而精益管理源于日本豐田公司生產體系中極具科學性的管理,這種管理將“以最小資源投入創造出盡可能多的價值,為客戶提供及時服務”為核心,傳統護理下,患者心理狀況和真實需求很少被顧及,因此其在治療過程中常出現負性情緒,進而影響治療效果,而精益護理將患者視為中心,在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其全方位干預,從而改善患者各方面條件,促進治療有效提升?;跀⑹赂深A的精益護理應用于行LRP前列腺癌患者中可達到以下效果:①益于心理狀態改善。敘事干預精益護理以傾聽患者內心為主要方法,通過讓患者回憶發病期間經歷事件,從中發現導致患者發生心理變化的主要因素,以便于護理人員根據相關因素,制訂針對性心理干預方案,以在術前徹底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使其以良好心態接受手術治療[14],本次研究觀察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前,SAS、SDS、HAMA及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②益于療護配合提升。敘事干預精益護理以調整患者情緒為主要目的,通過二次溝通敘事,利用根據首次傾聽敘事總結出的心理變化解決方案,走進患者內心世界,不僅能幫助患者解開心結,還可拉近護患關系,傾聽過程中對患者隱私全程保密,可讓患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信任度,進而使整個治療過程更加順利[15],本研究觀察組中積極配合和總配合患者分別為17例(26.98%)和59例(93.65%),而對照組中積極配合和總配合患者僅為5例(8.77%)和44例(77.19%)。③益于生活質量提高。在敘事干預精益護理下,患者可在圍術期積極配合,提升手術效果,術后積極開展康復訓練,從而改善患者預后,實現生活質量提升,本次研究觀察組患者護理后功能、癥狀及整體健康3個領域評分均有明顯改善,優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在前列腺癌患者行LRP期間,開展基于敘事干預精益,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醫護配合度,對提高患者治療效果與生活質量可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