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佳 王文麗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完善,鄉村旅游也慢慢向“智慧化旅游”靠攏。從浙江長興的鄉村旅游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出發,互聯網使鄉村旅游更富有充實性和創新性,同時發掘當地的“竹文化”,充實鄉村旅游的內涵。
關鍵詞:鄉村旅游;智慧化旅游;文化發掘;營銷策略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2.019
2017年10月18日—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做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鄉村振興是包括人才振興、產業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當今社會,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互聯網已成為人們溝通、物質交換最便捷的重要橋梁,也成了各行各業內拓展業務、提高自身知名度的重要媒介。
因此,“互聯網+”在鄉村旅游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如今,鄉村農家樂的一些品牌的品牌知名度小,且農家樂的位置也相對較偏僻,難以給消費者最直觀的選擇,導致銷售范圍狹小。而通過互聯網作為媒介,通過搜索引擎以及大數據所提供的精準信息、信息分析,可以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的農家樂信息。通過互聯網,能精準地實現消費者與鄉村旅游中農家樂的“點與點”的接觸,從而提高當地旅游業的知名度與被選擇度,推動當地鄉村旅游的發展。
浙江省長興縣依托當地優美的自然環境以及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發展別具一格的農家樂鄉村旅游。在近幾年來的發展中,當地的旅游設施、旅游管理制度等日益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快速發展。但是隨著鄉村旅游的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因此,浙江省長興縣的旅游業仍需在競爭中不斷完善自我,比如,旅游配套設施有待強化、鄉村旅游特色不夠突出。因此浙江省長興縣在“十三五”期間,不斷發展生態化的鄉村旅游,旨在發展數量多、質量優的鄉村生態文化旅游。
1 “互聯網+”與鄉村旅游的關系
1.1 “互聯網+”在文化市場繁榮中的作用
如今,隨著我國的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內在精神的追求也隨之提高,其中,最受大家重視的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然而,在當代快節奏的生活現狀沖擊下,部分傳統文化由于受到地域限制、地方知名度限制、傳播力度欠缺等多種方面因素的影響,傳統文化正面臨逐漸流失的局面。而互聯網在文化的繼承與傳播上,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大眾普遍認為傳統文化應利用互聯網進行更深度的革新,從而推動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升級。
1.2 浙江長興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浙江的旅游業得到長足的發展,旅游業本就是一個“惠富惠農”的產業,因此,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水口鄉的旅游業率先發展起來,在水口鄉的帶動發展下,其他的各個鄉鎮也開始依托當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人文特點優勢等發展鄉村旅游業。如水口鄉擁有“茶文化圣地、生態旅游鄉”的美譽;安吉縣將“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輻射到整個縣……而長興縣與浙江省安吉縣、吳興區、安徽省廣德市、江蘇省宜興市接壤,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處,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以及當地的竹林,在傳統農村休閑游和農村體驗游的基礎上,開發具有竹文化氣息的鄉村文化旅游產業。
2 浙江長興鄉村旅游營銷面臨的主要問題
(1)旅游資源開發有待加強。長興的文物文獻資源富有程度較高,而其他資源開發程度則明顯不足,例如自然人文旅游資源以及民間文化資源。多數項目建設起步晚,各方面均不完善,因此不能將其全部投入使用,且該類型項目因起步原因也缺少足夠的趣味性和參與性。景點內,配套設施功能沒有得到很好的健全與優化,導致各景點內問題不斷,如大唐貢茶院的設施維護工作不到位,許多設備存在老化,脫離時代潮流發展的問題,與此同時,貢茶院的文化層次挖掘需要加深。此外,在一些已經開發的景區中,都存在規模小、文化深度淺、分布過散等問題。
(2)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有待加強。當前全縣只能接待中低檔旅游團隊,且中檔旅游服務設施數量明顯偏少,而可以吸引中高端消費者的休閑會所幾乎沒有。此外景區之間的交通指示牌不多,給外地游客和旅游團隊帶來極大的不便。景區內部的服務設施并未得到很好的改善與提高,其中以停車場、旅游廁所為主。縣城內的公交路線與旅游景點契合度低,中心地區的休閑娛樂購物場所較少。
(3)旅游發展機制有待強化。旅游業可牽扯的行業眾多。而長興縣的旅游業還僅屬于初級階段,在許多其他產業如服務業,餐飲業等還未完全發揮帶動作用。與其他行業合作時,還應該具備完善的機制,順暢的行業關系,利益劃分清楚的部門。否則導致產業將因部門利益相互拉扯而使得各產業發展停滯等嚴重問題。
3 “互聯網+”背景下浙江長興鄉村旅游營銷策略
3.1 加強網絡營銷意識,將鄉村旅游市場進行準確定位
網絡營銷以互聯網為媒介,將當地的旅游地點與消費者鏈接。通過大數據,為消費者匹配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旅游景點。同時網絡營銷打破了鄉村旅游在時間上與空間上的限制,一方面方便消費者按照自己的需求作選擇;另一方面也為鄉村旅游等小眾旅游場所提供一個“走出去”的平臺。
當下最熱門的旅游APP平臺主要有攜程、飛豬、途牛、飛去哪旅游等,這些APP平臺集旅游、門票、住宿、交通、旅游規劃、熱門景點推薦等功能。這些平臺擁有著龐大的用戶群體,項目可以和這些平臺進行合作,依托他們的龐大用戶群體和后臺的數據分析,對我們的項目進行推送和宣傳,來達到吸引顧客的目的。根據報告指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5.84億。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宣傳來吸引消費者,這一部分客戶將會成為項目客戶的主要來源之一。
浙江長興旅游業目前有起步相對較晚、知名度相對較低的特點。因此通過網絡營銷,與攜程等旅游APP合作,可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同時可以吸引江、浙、滬甚至距離更遠的消費者,擴大了自身的客戶群。
3.2 利用各類媒體,拓展宣傳推廣渠道
旅游產業只有通過宣傳才能打開市場。鄉村旅游也不例外,浙江長興鄉村旅游目前以市內和省內為主,逐步向全國、境外開展宣傳促銷。
3.2.1 利用傳統媒體進行宣傳推廣
邀請電視臺和當地有影響力的媒體進行宣傳報道,宣傳當地極具特色的旅游項目,并且能夠通過舉辦、投資贊助一些活動,如浙江長興可以舉辦筍宴、投資贊助附近的一些較有知名度的比賽,通過此類活動,由媒體進行播報報道,因此來提高公眾心目中的影響力。
3.2.2 通過現代新媒體進行線上宣傳推廣
如今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通過線上推廣,如抖音推廣。抖音,成了新時代的潮流,日活躍量約2.5億人,具有傳播速度快,曝光度強等特點。而現在一些白領已成為抖音的“忠實粉絲”,這些有高強度工作的上班族,會被抖音里環境優美的環境所吸引,因此便將消費者的目光吸引到鄉村旅游上。
3.3 加大網絡信息化的投入,提升消費者旅游體驗感
將當地的一些特色景點與手機APP相聯系起來,手機APP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通過這一特點和項目的特色,將項目和APP聯系起來,注冊即可成為會員,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使用體驗。
用戶可以通過APP認領筍,可以隨時觀察筍的生長情況,成熟時,APP會提醒游客進行采摘收割。還能與其他游客進行線上互動;此外游客還能通過APP進行竹藝品定制、特色名宿預定、線上購物、邀請游客參加特色活動等,讓游客全方位體驗互聯網智能帶來的不一樣體驗。通過手機APP,可以更好地發揮大數據的優勢: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管理游客信息,建立客戶管理系統,提高活動的參加率,做好宣傳和推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游客的線上互動體驗,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游客的重返率。
3.4 融合歷史文化元素,培育鄉村旅游的特色
中國被譽為“竹子文明的國度”,竹子自從商朝以來就被我國廣泛應用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竹子屬于草本植物,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之一。竹子所體現出來的竹文化,古人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也正是凸顯了竹子中通外直、不畏逆境、寧折不屈的獨特審美價值。將浙江長興的鄉村旅游與“竹文化”相融,游客可以在體驗農家生活的同時,再次感受竹的氣息,接受竹文化的熏陶,將竹文化繼續傳承下去。“用文化吸引人,用內涵留住人。”通過內涵,充實鄉村旅游的意義,吸引更多的游客甚至通過有內涵的主題提高顧客的回頭率,來帶動鄉村旅游產業的振興,帶動當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4 “互聯網+”背景下浙江長興鄉村旅游市場前景
開展旅游業主題形象定位與市場開發。首先,縣城要明確以旅游為主題的形象定位,并以此拓展市場。還需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建設并宣傳推廣旅游營銷平臺,借此成立旅游外交,與周邊城市以及經濟中心建立友好城市外交模式,促進縣城的旅游經濟發展。其次,需要刺激縣城內旅游企業的發展積極性,以大型企業帶動小型企業,從基礎上擴大縣城旅游業的影響力,號召力以及市場占有比例。然后,縣城內旅游業要加強與周邊旅游業的合作,不僅僅是友好交流,更重要的是業務往來。憑借先天的地理優勢來鞏固加深現有的長三角市場,吸引周邊地區人群中的潛在顧客。開發并培育地理位置相對較遠的新興市場,為后續長興鄉村旅游市場擴張做鋪墊。緊接著,舉行特色活動吸引旅游人群與團隊。主要以長興鄉村地方山水特色為活動核心,結合每季度的節日特色來舉辦相關大型參與性高的活動,提升客流量、提高影響力,增加知名度的同時,也能夠有利于當地經濟的迅速發展。最后,縣城要不斷優化展網絡營銷手段,打破原有的傳統營銷模式,以網絡為載體,數字信息為工具,充分全面分析長興鄉村的旅游市場,方便制定更加貼合當地發展的旅游政策。建立健全相關各種系統體系,如視聽識別系統,游客解說系統,形象宣傳推廣系統,以此提升長興鄉村旅游業內部品質。
參考文獻
[1]冀曉燕.網絡新媒體發展下鄉村旅游的營銷策略[J].社會科學家,2020,(2):95-98.
[2]羅艷蓓,宋彥華,葛靜宜,等.動互聯網環境下的鄉村旅游營銷策略創新探討[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0,(5):145-146.
[3]劉亞鵬.新媒體時代鄉村旅游營銷策略[J].鄉村科技,2020,(7):61-62.
[4]趙博烽,王玲.互聯網背景下大連市鄉村旅游營銷策略研究[J].對外經貿,2020,(6):106-108.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浙北竹鄉,深氧長興筍特色農家樂項目可行性分析”,項目負責人:陳詩佳、戴文婧;指導教師:王文麗、張雪平。
作者簡介:陳詩佳(1999-),女,漢族,浙江長興人,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王文麗(1978-),女,漢族,河南駐馬店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營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