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預算績效管理仍處于探索階段,面臨很多的新問題與新挑戰,特別是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仍然是高校預算績效管理的一個薄弱環節,其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未體現。本文將從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角度切入,分析高校預算績效管理現狀,重塑高校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和反饋流程,以期優化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提升高校治理能力。
關鍵詞:預算績效評價;績效評價結果應用;資源配置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2.060
0 引言
近年來,我國在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的道路上積極探索。201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指出應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將其作為科學安排預算的重要依據;2015年新《預算法》突出績效評價結果應作為各級預算編制的依據之一;2018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面實施績效管理”,隨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提出要“開展績效評價和結果應用”。
預算績效管理也掀起了學者的研究浪潮,但目前我國關于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的研究屈指可數。從現有文獻,學者認為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有效應用是全面落實預算績效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加強預算績效評價結果在行政治理、資源配置、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應用,有助于建立健全現代財政制度,提升國家治理治理能力;但關于國內高校績效評價管理的研究寥寥數篇,且大多從必要性、評價體系等進行探討,鮮有具體分析如何將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于資源分配、預算安排,特別是針對高校的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更是幾乎空白。于此,本文基于現有研究和高校的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的研究空白,從高校預算績效管理的現狀出發,重塑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流程,旨在對高校預算績效管理的實踐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議和意見。
1 績效管理評價結果應用與預算管理的內在邏輯
1.1 績效管理評價結果應用是預算“閉環”管理的關鍵環節
理論上預算績效評價管理是嵌入預算管理“閉環”中的重要管理過程:從預算申報時設定績效目標,到預算決策過程中績效目標的論證,形成預算安排;再到預算執行時的績效監控,決策對預算進行調整、整改或繼續執行;最終在預算執行結束后進行績效評價,形成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到下一年度的預算申報環節。績效評價有機的嵌入預算閉環管理中,成為預算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是銜接上一年度預算結束和下一年度預算開始的環節,如此周而復始,才能真正發揮績效評價的作用。而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直接影響到“閉環”管理的狀態和有效性。
1.2 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是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
新《預算法》要求 “各級預算應當根據……參考有關支出績效評價結果和……進行編制”。績效評價可以通過對比績效目標與實際執行結果,反映項目的執行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匹配下一年度預算資金,可以豐富預算項目論證依據,避免僅從預算申報材料論證項目的單一性,增加預算論證的經驗維度,強化預算安排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以達到優化資源配置的目的。
1.3 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是提高預算管理水平的助推器
績效評價不僅直接反映預算項目的效益和產出成果,通過對績效評價結果的分析,還可以反映項目是否達到執行條件,流程管理中是否存在漏洞等問題;也可以通過總結目標的完成情況,為以后年度預算管理積累良好的經驗;這就是為什么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是未來預算年度設置財政績效目標的重要依據。績效信息反饋的過程,可以增強績效信息使用者和預算管理者的內控感,進一步對以后年度的績效目標設置以及項目績效的完成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2 高校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高校績效評價制度尚不健全,無論是從績效評價制度的建立,還是在制度建立過程中對績效評價的落實,均還屬于探索階段。部分高校走在前面,已經著手建立了績效評價管理制度,且在制度中對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覆蓋面、結果應用方式、程度以及公開度都做了相應的規定,但這些高校在落實績效評價管理方面,并未切實做到“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而大部分高校尚處于制度研究階段,但值得欣慰的是,這些高校的財務人員已初步樹立了績效管理理念,對績效評價管理有一定程度認知,這對推進高校績效評價制度的建立健全是有促進作用的。
3 基于流程的績效評價結果應用
3.1 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的流程分解
理論上,績效評價管理機制應包含事前申請、事中監控、事后評價的全過程;涉及績效評價結果的,主要為預算執行過程中的監控環節與預算執行結束的績效評價環節,本文將從這兩個環節重點展開研究。
3.2 預算績效監控流程
績效監控是指高校在預算執行中,對預算執行情況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開展的監督、控制和管理活動。預算績效監控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預算執行符合預期,預測績效執行結果與年初設置的績效目標一致;二是預算執行偏離預期,預測績效執行結果不能達到年初設置的績效目標。高校可以根據績效監控環節,判斷項目執行是否偏離績效目標,如若偏離績效目標,則應通過分析偏離原因選擇整改后繼續執行或調整預算,而不能整改的,則應終止預算執行。
3.3 預算績效評價流程
績效評價組織方式包括項目單位自評、主管部門組織評價和財政部門組織評價。預算績效評價應該在預算年度結束時及時開展,才能及時運用其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項目立項和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文本根據高校預算項目的特點,將項目劃分為常規性項目、連續性項目以及一次性項目;基于項目類型,重塑了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流程:
(1)常規性項目,其內容是每年高校的常規性工作或為了保證事業發展而必須展開的工作,一般情況下需要每年安排預算,如行政運行項目,這類項目在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時,主要考慮對項目經費的安排上的增加或減少。
(2)連續性項目,主要是需要達到某個目標連續在兩個及兩個以上年度開展的項目,其預算周期是跨年度的,如部分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專項。在績效評價結果為優秀或者良時,應當在下一年度預算中優先保障該項目;當績效結果為中或者合格時,應控制延續項目的下一年度預算;當績效評價結果為差時,應分析是否項目有延續下一年度的需要,若確需延續的,可減少項目資金預算,若前期績效已經不能夠使得項目完成既定目標,則可以終止項目,取消下一年度預算。
(3)一次性項目,主要為需要達到某個目標僅需在一個年度內實施的項目,因其項目的特性無需在以后年度實施。當績效評價結果為差或不合格,因該項目為一次性項目無法在原項目上縮減預算,則可在下一年度考慮不安排類似新增的一次性項目。
實際上,不同高校針對自身情況,可制定不同掛鉤程度、不同掛鉤范圍的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方案。結合調研,文本建議各高校提升結果應用的可操作性,在績效評價管理辦法中指明資金調整的具體數值或比例,對預算安排與上一年度績效評價結果予以同步公開。
4 政策建議
基于以上對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的分析,文本在此提出“三二一”政策建議。
4.1 以“三年滾動預算框架”為支撐
績效目標管理可通過與中期規劃下的項目庫建設有機結合來實現。中期規劃是具有強約束力的預算框架,以項目庫管理為基礎,在中期三年的時間跨度內以中期績效目標為指導,優化資源配置。在此預算框架下,高校應建立“全過程”和“動態化”績效評價管理機制,完善以項目庫為基礎的績效目標與評價結果應用之間的回應性機制,將績效評價嵌入中期預算和年度預算當中,及時反饋績效評價結果,以此解決績效評價帶來的“錯期”和“滯后”問題,保障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的可持續性。同時,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也在時間維度上增加了資金配置的靈活性、自主性。
4.2 圍繞“兩個維度”
第一是“技術維度”,其“技術”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信息技術;第二層含義是評價技術。從信息技術角度,基礎工作是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的基石,預算績效評價需要依托信息收集和信息處理,技術手段不可或缺。一方面,校內各部門應搭建信息共享平臺,通過績效信息聯動機制實現信息共享、長效監督和管理協同。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績效數據全過程、動態采集機制,強化數據整合和識別,分類分層提供績效信息,提升評價結果的應用效果,促進績效目標實現的同時不斷提升學校的管理能力。在“技術維度”上,評價技術是具體落實預算績效評價操作的必要手段。在這一點上,高校可以運用自身優厚資源,積極建立績效評價的專家庫、監督指導庫、第三方中介機構庫,為績效評價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是“責任維度”。高校內部應樹立績效問責理念,將“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貫穿高校預算管理全過程。其次,應結合高校實際情況制定預算績效問責辦法,多形式落實績效問責的程序、范圍、條件等,如可將績效評價結果納入經濟責任審計范圍,加強預算編制和執行主體責任,切實增強績效評價的約束力。當然,問責并不是單方面的,高校應將“績效問責”與“績效獎勵”結合起來,提高預算執行主體的積極性,推動預算執行單位更好的履行職責。
4.3 堅持“一個關鍵”
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環節是銜接預算決策和績效評價的中間環節。首先,堅持以結果應用為關鍵環節,可以發現關鍵環節上游管理存在的問題,總結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改進和完善預算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其次,可以為關鍵環節下游提供預算安排和設置下一年度預算績效目標的重要依據,強化對年度預算編制的引導和約束。最后,堅持以績效評估結果應用為關鍵環節,可以保障預算閉環管理的流暢性和完整性,避免預算流程的斷崖,提高預算管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EB/OL].(2014-10-08)[2020-06-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08/content_9125.htm.
[2]朱俊立.財政預算績效目標和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之間的回應性制度安排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8,(27):42-48.
[3]姜愛華,盧真,孫欣,等.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于部門預算編制的研究[J].財政科學,2019,(01):77-87.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會計學會課題“基于資源配置的高校預算績效評價研究”(xhy201934)。
作者簡介:卓越(1989-),女,重慶人,四川大學財務處,會計師,研究方向:預算管理、教育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