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全球環境治理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2021-03-23 03:19:27李伊
成功營銷 2021年8期

李伊

摘要: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環境治理已日益發展為全球治理的主要支柱之一,成為定義所處時代的關鍵指標。全球環境治理呈現出多層相輔、多元共治的特點,治理主體之間存在競爭與合作的博弈關系。由于全球環境問題具有綜合性和復雜性,任何一個單一的因素都無法完全解釋全球環境問題的變化,當前的全球環境問題不僅僅是人口、問題、觀念等問題, 也是國際政治經濟問題, 有著深刻的國際政治經濟根源。本文主要運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相關理論,以歐盟的環境治理研究對象,揭示環境領域的政治與經濟互動機制。

關鍵詞: 環境治理;歐盟;結構性權力

1 研究框架與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1.1 研究框架

從多層治理視角入手,基于全球和歐盟環境治理目前制度框架的解讀,在此框架下,從結構維度,對歐盟環境治理進行一個靜態動態相結合,相對綜合性的分析。

1.2 相關文獻綜述

關于全球環境治理,一些學者認為包括管理全球環境的組織、政策手段、融資機制、規則、程序和規范的總和,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1]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全球環境治理是通過干預使得與環境相關的獎勵措施、知識、機構、制度、決策和行為得以改變。 ?[2]都強調各行為主體的聯合,制定具有約束力的國際規則等,因此這里將全球環境治理定義為在無政府狀態下,通過具有約束力的國際規制解決一系列環境問題,各個行為體在參與治理的過程中在科學認知、經濟利益、和政治意愿等方面進行博弈,以求采取行動和措施共同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變化挑戰。

全球環境問題涵蓋廣闊的范圍,具有普遍性和多樣性,包括氣候變化、臭氧層破壞、土地荒漠化、水資源危機等等。全球環境治理正是為了解決這些環節問題,一些學者也由此關注全球環境治理,探尋環境治理的主體和功能,評估治理體系本身以及治理的效果。一些學者認為國家、國際機構、跨國公司、非政府組織、科學團體進行評估,考察其在議程設置、監測、核查、開發、執行、能力建設、資金機制等方面發揮的效用。 ?[3]有學者分析環境治理范式的不同形式,認為國家、社會、市場之間的合作比以政府為主體更優越,效果更好。 ?[4]對于有效性的分析能夠極大提高治理的效率,了解行為體在對待環境問題的動機、態度和優勢。但是由于缺少一個綜合的制度機制,實則很難評判。

全球環境治理中的治理主體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一些學者將多元的治理主體作為研究重點。從論述主權國家政府肩負的環境治理責任 ?[5]到市場型治理興起后看到市場在環境治理中的激勵作用 ?[6],更多的社會主體被納入全球環境治理的過程中,比如企業、民間團體等等,有學者稱之為“沒有治理的治理” ?[7]。張海濱從國際組織的角度來分析環境治理,突出聯合國的核心作用。 ?[8]王彥志肯定了非政府組織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的作用 ?[9]。這些研究分別指出了不同行為體在治理中的作用和影響,但是沒有描繪出他們之間的互動關系,而不能梳理全球環境治理中各個行為體所占的位置和發揮的功能。

現實主義國際關系學者認為,權力是塑造國際體制的根本力量,只有從權力視角出發,才能對國際體制產生清晰和深刻的認識。愛德華·卡爾( Edward Carr) 認為“國際法與國際組織是權力與國家利益的副產品”。 ?[10]斯蒂芬·克拉斯納( Stephen Krasner) 把國際制度視為依附于權力結構的“干預性變量”。 ?[11]這種現實主義權力觀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羅伯特·吉爾平(Robert Gilpin)在分析了霸權穩定論后認為“治理經濟事務的機制如果沒有堅強的領導或霸權就無法運轉”。 ?[12]蘇珊·斯特蘭奇也認同該觀點,將世界政治經濟體系中的權力劃分為四個維度,稱為結構性權力( Structure Power),為分析歐盟環境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框架。

歐盟作為最早認識到環境問題重要性的行為體之一,在全球環境治理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現有的研究包括對歐盟環境政策中的制度設計的分析,比如對歐洲一體化過程中各項條約所涉及的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進行解讀,一些具體制度的影響力和局限性的分析,以及相關的政策領域比如氣候、能源等方面進行分析。許多學者,都對歐盟多層治理框架進行研究,總結出不同的模式 ?[13],提供有效可行的視角,因此本文將結構性權力理論與歐盟的環境治理相結合,分析全球環境治理中的權力結構。

2 全球環境治理的基本架構和關鍵角色

全球環境治理形成多層多元的環境架構,在幾個層面上進行,即國際層面;國家、區域層面;次國家、次區域層面。

2.1 國際層面

在國際層面,國際組織在國際談判和全球環境治理中發揮巨大作用。特別是聯合國作為全球環境治理機制的基礎性支持,通過環境大會談判、氣候變化談判、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談判發揮重要作用。其中,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在不斷擴大,其影響較之其他領域的治理其實更加突出明顯,許多著名的非政府組織十分活躍,比如說:國際綠色和平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世界環保組織等等。其數量不斷增加,影響力不斷增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倡導和宣傳環境意識、提供環境信息、實施環境項目、推動國際環境機制、維護環境正義以及創新制度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2 國家、區域層面

在國家、區域層面,一些主要國家比如中國、美國、俄國、德國、日本、法國、巴西等等以及一些區域性組織比如歐盟、東盟等等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相對更重要的是七個大國(集團),作為關鍵少數,無論是否作為,都會對世界環境和全球治理產生重要影響。其中,中美歐是最重要的三個行為體,而中美所能發揮的作用最大,歐盟的前瞻性最好,以《歐洲綠色新政》為例,旨在遏制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全球環境持續惡化的緊急狀態,其出臺既是出于增強歐盟集體行動能力的目的,也出于維持鞏固歐盟在國際舞臺上作為重要一級的戰略考量,有助于解決全球環境治理領導力赤字問題。同時,《歐洲綠色新政》強調實現公正的轉型,保證各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各個階級在轉型中的權益,這樣的理念對于多元多層的全球環境治理結構具有積極的示范效應。再次,從目標和立場上看,《歐盟綠色新政》具有強大的減排雄心和能源經濟轉型力度,比如承諾2030年比1990年減排至少百分之五十,制定首部《氣候法》等,都對于全球環境治理起到重要的激勵和鼓舞作用。最后從國際合作的角度來看,《歐盟綠色新政》致力于打造強大而可持續的歐洲,有利于良好的伙伴關系的形成,比如為中歐之間在環境保護、低碳技術、經濟轉型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契機,有利于提高全球環境治理的信心。

2.3 次國家、次區域層面

在次國家、次區域層面,城市、社區等等成為環境治理的落腳點。以城市為例,超過一半的全球人口——39億人生活中城里,比1950年時增加了5倍,全球城市人口繼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至2050年,每三個人就有兩個生活在城市里。促進可持續城市發展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內容之一,因此城市是全球治理中一個重要的行為體。在環境領域,許多城市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將環保理念切實融入到城市建設與城市規劃中,比如說新加坡的零能耗建筑,芝加哥的氫氣燃料站和屋頂綠化,阿姆斯特丹的環保改造和綠色出行等等。不同城市的參與形式和內容存在差異,但都以各自的方式和特色為全球環境治理做出重要貢獻,城市作為次國家行為體,成為全球環境治理實踐的有效渠道和創新平臺,是多元多層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3 歐盟環境治理的基本架構和關鍵角色

歐盟環境治理在幾個層面上進行,即超國家、國家、次國家層面。不同層面的行為體在歐盟環境治理中發揮著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超國家層面的機構主要代表歐盟的整體利益,致力于推動歐盟領導力與話語權在環境領域乃至其他領域的提高,各成員國政府主要代表各成員國的利益,為維護和擴大自己國家利益而談判、妥協、討價還價。次國家機構主要代表各利益團體和地方益,致力于參與環境治理并維護利益團體和地方利益。

3.1 超國家層面

歐盟環境治理體系中,在超國家層面發揮突出作用的主要是歐盟超國家機構包括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和歐洲法院等,代表歐盟的整體利益。比例如歐盟委員會不接受任何成員國、非成員國政府或其他組織的指示,實行集體負責制,是歐盟的執行機構,主要執行共同體法律規定的政策,提出有關政策和法律的建議,監督對法律的遵守,擁有立法和決策創議權,法律監督權,行政管理權,涉外權等等,扮演著超國家的角色。在環境治理方面,歐盟委員會負責起草歐盟環境政策,同時考慮多方意見,協商通過后提交給歐盟環境部長理事會和歐洲議會,以及作為歐盟代表,進行國際環境談判。歐洲議會由共同體各成員國的人民代表組成,職權逐步有所擴大,具有參與立法權,部分預算決定權,監督和控制權,在環境政策的創議、形成過程等方面發揮作用,擁有否決權。環境、公眾健康和食品安全委員會是其中的專門機構,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包括發表議會決議和自我倡議報告等,比如說通過議案給歐盟委員會施壓,讓歐盟成員采取更多措施,以此來達到2050年的凈零碳排放目標。歐洲法院是最重要的監督機構,利用法律來減緩或防止環境問題帶來的影響,確立法律的基本邊界和在成員國內得到遵守執行,同時負責解釋歐盟環境法律條款并受理有關環境問題的糾紛,在一些情況之下,也可以對歐盟決策機構是否將環境納入其政策領域進行司法審查。歐洲審計院負責監督歐盟預算如何使用,確保資金的執行和管理符合法律規定,同時在相關領域提出政策建議,比如發布《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數據:需采取重大行動以實現歐盟目標》,充分考慮到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一些專門機構比如說歐洲環境署,為歐盟提供環境信息、技術,對歐洲環境政策進行系統化研究,比如發布歐洲環境狀況評價報告,該領域內的專家匯聚起來提供專業支持和建議,幫助提高決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一些超國家金融機構也積極參與環境治理,例如歐洲中央銀行調整其資產結構,增持綠色債券等金融產品;歐洲投資銀行提出建成全國第一家氣候銀行,在十年內增加一萬億歐元的綠色投資,2021年全面停止石化類能源項目的貸款和投資計劃等。

3.2 國家層面

政府間機構或者主要代表成員國利益的機構是成員國參與歐盟決策最直接的途徑,成員國主要通過歐洲聯盟理事會和歐洲理事會維護國家利益。歐盟理事會(部長理事會)在復雜的歐盟環境治理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負責協調歐盟的工作和活動,制定共同的方針政策,可以要求歐盟委員會進行其認為是實現共同目標所需的任何研究,是主要的立法機關,其中歐盟環境部長理事會是歐盟環境立法的主要機構,在征詢歐盟其他機構意見后,在歐盟委員會的立法提案基礎上制定環境法規,在環境政策形成過程中,擁有提案的最終決定權,并推動環境政策和法規的貫徹落實,締結環境條約,協調成員國等等,經濟與財務事務理事會也發揮作用。歐洲理事會,可被視為是超國家主義和政府間主義矛盾的機制體現,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歐洲決策框架中的最高權威機構,為內部建設和對外關系制定大政方針,因而一些重要的環境政策由歐洲理事會進行討論和決定,確立基本的方向,比如說在2019年批準通過了《2019-2024年戰略議程》,明確了建設氣候中立、綠色、公平、宜居的歐洲,培育環境友好型經濟模式等戰略重點,為歐盟今后五年工作的發展提供動力和支撐。

同時,由于歐盟環境治理具有多元的層次,其政策條例的出臺也具有復雜的過程,如果說各類機構是制定階段的主導力量,也不意味著成員國是被動的,其決策依然是政府間談判的反映,成員國政府擁有著無法替代的影響力。從“政策轉移”的角度,成員國更多處于一種分享的地位,從“歐洲化”的角度,成員國與歐盟雙向的循環的互動程度越深,決策就有更強的連貫性和合法性,在多層治理的框架下,成員國并不是唯一的中介,表現出錯綜復雜的關系,歐盟通過決議條例等向成員國傳達目標和計劃,成員國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回應,將歐盟的環境指令轉換為國內法,包括制定計劃、采取措施、提供必要的財政支持,同時向歐盟提供其政策實施的相關信息和情況,對結果進行監測與評估,成員國的表現影響歐盟整體目標的實現。

但是,由于成員國內部結構和利益分化情況不同,國家偏好的統一性存在差異,行動能力也有所差別,成員國大小、人口數目、經濟發展水平等使其擁有不同規模的權力,造成不同國家發揮的作用和實踐的效果都是不同的。同時,成員國環境保護的意愿也是不同的,對于環境惡化所造成的危害有足夠的敏感性,或者在處理一些環境問題時表現脆弱,才會有更大的訴求。以減排目標為例,成員國能源結構的差異、資金投入和稅收對成員國的表現造成影響。

在歐盟成員國內部,形成以德國、瑞士為首的環保先鋒國家,和傾向于采取排斥態度的東歐國家,以及由于缺乏足夠話語權對環境政策持中立立場的國家。因此,成員國政府的競爭、合作、討價還價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作為利益相關方,國家層面的行為體決定了環境治理成功的可能性,實施效果和程度,是歐盟環境治理真正落實并實現善治的重要角色,協調好成員國之間的利益訴求和矛盾分歧,才能確保環境政策的順利通過和實施,鞏固歐盟在國際層面的領導者角色。

3.3 次國家層面

在次國家層面,地區和地方當局、跨國城市網絡、利益集團、社會力量等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多層治理的特點為次國家行為體施加影響提供了條件,從自身利益出發影響環境治理的議程與方案。包括次國家行為體之間的互動,學習交流與凝聚共識,以及跨層面的互動,直接間接影響歐盟決策,借助于成員國政府表達訴求,在不同層次間進行利益協調和溝通合作。

地區和地方當局在成員國中職能不斷擴大,發揮溝通咨詢、反應意見、收集信息等作用,能夠使有關地方環境問題上的觀點和主張得到了解,成為連接歐盟與地方的橋梁,例如德國所有的州政府和西班牙大約半數的自治區都在布魯塞爾設立了辦事處,積極爭取本地區的利益。省或州和城市作為政策的最直接的實施者,成為技術變革和轉型的最大推動力量。“跨國城市網絡”的形成也帶來了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其參與環境治理形成了強大的聚合力量。在歐盟的環境治理體系中,各個政策領域和各類社會團體的參與也受到鼓勵。在環保領域,歐洲環境局整合了各國環保組織,匯總專業意見,為環境政策制定提供支持。由于利益集團對決策者進行游說,特別是工商界利益集團和環境保護利益集團施加的不同影響常常產生沖突,對國家作用和治理效果產生制約,因此歐盟發展參與型治理,鼓勵次國家行為體的多方參與,以市場為導向解決環境問題,比如說建立私營部門與地方政府的密切依賴的伙伴關系,治理效果更好,也有利于公司企業開發新的環保技術。同時,歐盟在環境治理過程中遵循責任分擔原則、輔助性原則和比例適度原則,一些次國家行為體從而在這一進程中積極分擔環保責任和義務。公民社會在歐盟環境治理中也發揮作用,提升了民主性,普通民眾通過行業協會、教會等等來表達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和環境方面的需求,或者通過“歐洲公民倡議”等項目表達環境方面的訴求。與此同時,個人行為自由度增強,比如自由的發表言論、參與抗議運動等等,因此一些有影響力的個人也有助于公眾輿論的塑造,豐富了環境治理的途徑,增加了靈活性。除此之外,智庫、企業、基金會、媒體等等都發揮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包括提供專業指導建議,投入財力物力,引導大眾觀念等。

4 歐盟環境治理中的結構性權力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蘇珊·斯特蘭奇(Susan Strange)創立了結構性權力理論,認為國際社會主要存在兩種權力:關系權力和結構性權力。第一種是當一方使用權力強迫另一方做他可能不想做的事情,即對過程或結果的控制。后者是“權力形狀和確定世界”的政治和經濟制度,確定如何做事的能力,能力結構狀態之間的關系,權力框架確定政府和人民之間的關系,并在國家和市場之間。結構性權力之所以更為重要,首先是因為,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越來越難以區分;其次,結構性權力是分散和隱性的,由四種不同但相互關聯的結構組成:安全、生產、金融和知識。它被認為是一個有四個側面的透明脊椎骨,每一面代表四種力量中的一種。 ?[14]權力就是通過這四種結構對特定關系產生影響的。且結構性權力是不太容易看出來的,權力擁有者能夠擴大或縮小其他人面臨的選擇范圍。與聯系性權力事事要通過運用軍事和政治的強制手段迫使別國就范相比,結構性權力是在強制性力量尚未發揮作用之前已經由對方做出了符合自己需要的選擇。 ?[15]歐盟環境治理中的結構性權力由以下四個層面組成。

4.1 生產結構

生產結構可以定義為:“決定生產什么、由誰生產、為誰生產、通過什么方式生產、在什么條件下生產的安排總和 ?[16]。”從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看,權力掌握在能夠通過生產創造財富的人手中。

追求經濟利益是歐盟支持和積極參與環境治理的力量之一,歐盟已經意識到綠色投資、開發清潔能源技術具有巨大的市場價值,包括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就業機會,促進經濟轉型、穩定、可持續發展等。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歐盟在制度和技術上具有先發優勢,減排成本較低,這使得歐盟更愿意發展低碳經濟,實施可持續發展。這不僅有利于歐盟通過技術轉讓等手段獲得直接的經濟利益,也有利于歐盟在國際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爭取更多的話語權。與此同時,歐盟將環境友好政策視為就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并積極鼓勵企業采用低碳技術。目前,歐洲生態產業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發展勢頭良好。歐盟高度重視生態經濟、綠色產品和綠色服務。中國希望通過發展綠色經濟和綠色就業,減輕環境壓力,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污染排放,在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中發揮主導作用。

4.2 根據歐盟委員會2020年1月發布的《2020年工作計劃》

促進歐盟綠色經濟和社會轉型是歐盟委員會未來5年的工作重點之一。歐盟將綠色轉型視為旨在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提高全球競爭力的新的經濟增長戰略。在新計劃中,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排,歐盟尋求改變傳統產品的生產方式,以鼓勵更可持續的選擇。這樣的綠色轉型可以為歐洲提供巨大的投資機會。

4.3 金融結構

金融結構是“管理信貸供應和決定各國貨幣之間交換條件的所有因素的安排的總和”。在這一領域,歐元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無論是在全球碳交易配額市場還是在項目市場,歐元都占據了很大的空間,這與歐盟在應對環境變化方面日益增強的領導力密不可分。一國貨幣要想成為國際貨幣甚至是關鍵貨幣,通常遵循“計價結算貨幣——儲備貨幣——錨定貨幣”的基本路徑。其中,與國際大宗商品特別是能源貿易的定價和結算貨幣掛鉤的權利,往往是貨幣升值的起點。在現行“信用本位”國際貨幣體系下,“煤磅”和“石油美元”能源貨幣的約束力與貨幣霸權的演變是一致的。低碳革命和清潔能源技術的進步為歐元地位的提升帶來了新的動力。

在“碳融資”交易體系內,歐盟正在積極探索碳排放交易機制,以降低實現承諾目標的成本。以歐盟排放交易計劃(EU ETS)為例。IT自2005年正式運營以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具體而言,碳交易結算貨幣是指在全球碳排放權交易中因其穩定性、流動性和安全性而被交易者廣泛接受和使用的貨幣,專門用于碳排放權的定價和支付。成為結算貨幣是一國貨幣國際化的起點。在一個國家貨幣國際化的過程中,貨幣發行國將獲得巨大的收益和更高的國際地位。正是因為巨大的利益空間,許多國家都展開了新一輪的游戲,讓自己的貨幣成為碳交易結算貨幣。作為一個經濟實體,進行“碳排放權”交易前,歐盟已經使歐元成為主導貨幣在碳交易結算貨幣的選擇,這是主要的碳定價和結算貨幣現貨和碳在全球碳金融市場衍生品交易產品。

隨著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放大,碳交易的計價結算貨幣綁定權,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貨幣職能,將對打破美元霸權地位促進貨幣格局多元化產生影響,由于歐盟具有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碳排放權資源占有額度也比較大,還具有技術以及資金優勢,都為歐元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4.4 知識結構

蘇珊·斯特蘭奇(Susan Strange)指的是知識的結構,“包含信仰(以及從這些信仰衍生出來的道德概念和標準)、知識和理解,以及信仰、思想和知識(給予某些人而非他人)的傳遞渠道”。

通過在知識結構中獲得決策地位,可以獲得更多的權力。知識結構決定了生產什么、由誰生產、為誰生產、以什么方式生產、在什么條件下生產。在低碳經濟新發展模式下,主要發達國家開始競爭,試圖憑借其在低碳領域的技術和制度創新優勢搶占知識制高點,并試圖在繼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新綠色革命中占據知識結構和生產結構的主導地位。1972年6月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拉開了全球環境治理的序幕,歐洲處于領先地位。歐盟自成立以來更加積極,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在國際政治經濟舞臺上的地位進一步提高。

在環境領域,許多經過學理化的重要理念比如“低碳”等由歐盟成員國或者歐洲國家提出,被廣泛認可,形成全球范圍的共識。“低碳經濟”最早見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英國經濟學家撰寫的《斯科恩評估報告》、英國智庫的《能源十字路口: 低碳經濟政策》等都為低碳時代的到來提供了知識理論依據。而在低碳經濟技術的知識和技術方面,歐盟起步也較早。當低碳經濟還不被人普遍看好時,歐盟就已開始著手研究實施低碳經濟的發展計劃。2007 年,歐盟理事會就已通過了戰略能源技術計劃,旨在減少歐盟能源的對外依賴外。在 2010 年,歐盟委員會又正式公布“歐洲 2020 戰略”,將未來經濟發展重點放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 2019年歐委會公布“歐洲綠色協議”,提出到2050年歐洲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將歐洲打造成為全球領導者,促進歐洲經濟穩定可持續發展、改善民眾健康和生活質量、保護自然環境。在知識結構這一層面上,歐盟占據主流享有權威,具有現實的影響力。

4.5 安全結構

國際政治經濟學中的安全結構是指“由于某些人為另一些人提供安全防務而形成的一種權力框架。保護者,即提供安全的人,獲得某種權力,使他們得以決定、也許還能限制其他人面臨的選擇范圍。在運用這種權力時,提供安全的人也為自己在財富的生產或消費方面取得了特惠,并在社會關系方面取得了特權”。“如同過去一樣,將來的世界經濟秩序大大取決于全球安全結構的發展。國家在制定經濟政策時面臨的選擇將取決于安全結構發生的變化。不管安全結構變得更加穩定或更不穩定,也不管它仍舊是積極的和消極的特點兼而有之,肯定地說,它會對未來的生產、金融和思想模式產生直接和強烈的影響,也會對貿易、交通運輸、能源供應和福利經濟產生次要的影響。”

能源的使用是環境惡化的誘因之一,也是國際政治競爭中的重要目標,可以說能源的安全也決定了其國家安全,以歐洲的能源安全為例,由于歐盟內部能源資源潛力不足,其經濟發展又需要大量供應,歐盟對于能源的需求不得不依賴進口。早在20世紀70年代爆發的石油危機就已經使歐盟成員國認識到發展多種能源、降低對于化石能源依賴的必要性。俄羅斯作為歐盟最關鍵的能源供應商的地位可能短時間內不會動搖,但由烏克蘭危機造成的恐慌也促使歐盟認識到發展多樣化能源供應挖掘內部能源潛力實現能源結構轉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雖然歐盟成員國可以選擇從阿爾及利亞、卡塔爾或尼日利亞等地獲取液化天然氣,挪威也具備足夠能力增加對歐盟的天然氣出口,但是做出這一改變最大的阻力在于能源成本的提升,因而歐盟提高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徑包括盡快調整國內能源結構、實現經濟方式轉型等。

5 結論

全球環境治理是一個復雜的進程,建立合適的機制尤為重要,多層相輔、多元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搭建了一個有利于廣泛行為體參與并開展互動的制度框架,從而在相應的層次上采取行動和執行政策。

在當前形勢下,一方面與各國利益相關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激增,另一方面既有的國際規則體系由于缺乏統一的權威不能有效管理全球環境事務。因此,新時代的全球環境治理需要發揮多元化的全球環境治理主體的作用,使代表性、包容性和有效性得到加強。推進各個層次的合作是應對環境挑戰與危機的必然選擇,從而構建全球環境伙伴關系網絡,打造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的未來,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持續發展。

在全球環境治理中,歐盟可以說是在全球環境治理體系中具有雄心和行動力的行為體,已經形成的相對完善的多層環境治理體系,同時能夠充分發揮在國際環境體系中的“結構性權力”,致力于擴大自身發展和成長動能,包括保障經濟利益和達到政治目的。隨著歐盟碳邊境調節稅、排放交易體系以及能源效率指令等改革措施的落地,必將帶來“歐盟新模式”,并加劇全球綠色低碳領域競爭,引發新一輪的“環保風暴”,這既是中國所面臨的新挑戰,也是結構性權力發生轉移的最佳時刻,歐盟的積極態度表明其爭奪結構領導權的信心,中國也要抓住機遇,在環保理念、經濟模式和技術水平等方面不斷提高,使國內環境治理與國際環境治理相協調,積極構建全球環境問題上的統一戰線,促進全球環境體系朝著更加包容、普惠和高效的方向轉型,推動全球環境治理秩序變革和機制優化,以更主動有為的姿態發揮中國 “結構性權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Najam, Adil, Papa, Mihaela, and Taiyab, Andaa,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 Reform Agenda ”, an output of the “Mapp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Reform” project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ISD), funded by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Government of Denmark, 2006, see: http://www.iisd.org/publications/pub.aspx id=797,p.9.

[2] Lemos, Maria Carmen, and Agrawal, Aru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 Resources, Vol. 31 Issue 1, 2006, pp. 297-325.

[3] Haas, Peter, M, “Addressing the Global Governance Deficit”,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04.

[4] Lemos, Maria Carmen, and Agrawal, Aru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 Resources, Vol. 31 Issue 1, 2006, pp. 297-325.

[5] Krasner, SD, ed. ,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Young, 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uilding Regimes for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9.

[6] Cashore, B. “Legitimacy and the privat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ow nonstate market driven (NSMD) governance systems gain rule-making authority”, Governance, Vol. 15, 2002, pp. 503-529.

[7] Rhodes, RAW.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No. 44, 1996, pp. 652-667.

[8] 張海濱:《聯合國與國際環境治理》,載《國際論壇》2007年05期

[9] 王彥志:《非政府組織參與全球環境治理——一個國際法學與國際關系理論的跨學科視角》,載《當代法學》,2012年01期

[10] ?Edward Carr, Twenty Years Crisis: 1919-1939,Harper Perennial Press, 1964, pp. 170-171.

[11] 朱杰進: “國際制度緣何重要———三大流派比較研究”,載《外交評論》,2007 年第 95 期,第 93 頁

[12] Arthur Benz,”Two Types of multi-level governance: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n German and EU regional policy”, in Regional &Federal studies, 2000, Vol. 10, No 3, pp.21-44.;

[13] 徐靜:《歐洲聯盟多層級治理體系及主要論點》,載《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8年第5期,第87頁。

[14] 〔英〕蘇珊·斯特蘭奇: 《國家與市場》,楊宇光等譯,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22 頁。

[15] 樊勇明: 《西方國際政治經濟學》,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5頁

[16] 〔英〕蘇珊·斯特蘭奇: 《國家與市場》,楊宇光等譯,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62 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精品视频|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免费毛片视频|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成人免费一级片|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欧美一级片在线|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成人国产免费| 天天操精品|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日韩在线中文|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福利在线不卡| 国产黑丝一区|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欧美在线三级| 性色一区| 先锋资源久久| 熟女视频91|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视频欧美|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色综合网址|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免费看a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日本a级免费|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国产乱视频网站| 婷婷午夜天|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性视频久久|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一在线观看|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日韩麻豆小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手机看片1024久久精品你懂的| 免费无遮挡AV| 第一页亚洲| 国产网站在线看| 无码丝袜人妻| 91美女在线| 免费在线不卡视频|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