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文井
出版社:春風文藝出版社

“童話”要適合于孩子們聽和看,因此比一般的文學作品要更富于幻想,浪漫色彩要更濃厚, 天上地下都可以寫到,還必須通過一種擬人的手法來達到它的教育目的。 ——嚴文井


有這么一個叫唐小西的小男孩,他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這就是說他今年十歲了。他長得非常瘦,腦袋很大,兩條腿卻又細又長。他的身體好像不太好,他一做功課就打呵欠;可是一玩兒起來,他就來了勁兒,身體又好像棒得很。他的算術和語文都不太好,這兩門功課老是輪流得三分。你說他沒有本事,可是他會溜冰、游泳、踢小皮球、摸魚、釣魚、逮小蟲兒、用橡皮弓打麻雀、捏泥人兒、用小刀在桌上刻小人兒,還會用硬紙殼做假面具,把自己化裝成一個長著大花臉的古代英雄;總之,差不多所有十歲的小男孩會的把戲他都會。
因為他愛玩兒,一玩兒起來沒個夠,姐姐小梅就管他叫“玩兒不夠”。當然他自己不怎么同意這個外號。要讓小西自己來說,根本不是什么玩兒得太多,玩兒起來沒個夠,而是玩兒得太少,玩兒起來老不痛快。比如:有好幾次踢小皮球,總是當他在那個鋪滿小草的球場上正跑得帶勁兒,或者正預備射門的時候,上課的鈴聲就響了。有好幾次晚飯后,他背上自己做的木頭步槍跟后院的小孩們打仗,總是當他正準備來一個大沖鋒的時候,或者正在沖鋒的時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天就黑了,媽媽馬上就逼著他回屋里去溫習功課。就是到了星期天,玩兒起來也不見得痛快。有一個星期天下午,小西到城外去釣魚,他坐到湖邊好像沒有多大會兒工夫,大玻璃瓶里頭才不過裝進了幾條“穿釘”和小泥鰍,連一條鯽瓜兒都沒有,姐姐突然從他背后出現了。也不知道姐姐是怎么找到這兒來的。一見面姐姐就挺橫地把他批評了一頓:“真是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知不知道,都快六點鐘了!”小西也很生氣,馬上就頂回去:“六點就六點!你,小大人兒,我才不怕你!”
說不怕,可是他心里還是有些著急。也不知道是從哪一天開始的,小西感覺耳朵旁邊從早到晚總是有那么一種聲音在催促他:六點了,七點三十了,八點一刻了,十二點了……意思就是:起床吧,上學吧,上課吧,再上課吧,吃飯吧,再吃飯吧……好像老師、媽媽和姐姐都故意給他找麻煩似的,他非常生氣。
不管他生不生氣,總是不斷有人叫:兩點差一刻了,四點過一刻了,九點半了,九點三十五分了!
慢慢地,小西又覺得另外有一個怪東西特別喜歡同他搗蛋,就是不讓他痛痛快快地玩兒。那個看不見的怪東西叫時間,他比誰都厲害,明明是他管著老師、媽媽和姐姐,再讓老師、媽媽和姐姐來管小西;可是姐姐動不動又對小西說:“抓緊時間啊,抓緊時間啊!”好像小西又能管住時間似的。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如果時間是能夠抓住的,那么他到底是什么東西?是什么模樣?為什么又這么厲害?
當然,小西覺得所有這些問題都沒有什么了不起,用不著怎么費腦筋,只要讓他動動姐姐那個小鬧鐘,馬上就什么都明白了。所有的時間不是裝在各種大大小小的鐘里頭的嗎?
姐姐從來不許小西動那個小鬧鐘。那是一個漆著紅漆的圓圓的小鬧鐘,放在姐姐的書桌上,看起來真是好玩兒極了。
有一次,姐姐不在家的時候,小西實在忍不住了,就偷偷動了動那個小鬧鐘。
他先只是用一只手小心地摸了摸鬧鐘的玻璃面??刹皇菃幔瑫r間就住在里頭;里頭就好像有一顆心在跳動似的。旁邊沒有別人,慢慢他又伸出了另外那只手。
他把鬧鐘翻過來掉過去,仔細地觀察了那些鈴兒、長長短短的針和鑰匙以后,心里就想:“時間是怎么樣裝進去的,里頭還裝了一些什么呀?”

沒有人回答他的問題。鬧鐘只是輕快地哼叫著:滴答,滴答,滴答……
他真想馬上拆開鬧鐘看一看,但是一想到姐姐生氣的模樣,就不敢動手了。一會兒他想到了另外一個主意,給自己做了一個讓步。
他小聲對自己說:“我只試試鈴兒,看看它是怎樣響的。反正我又不弄壞它……這算不算調皮?當然不算呀!”
他就把鬧鐘翻了過來,先擰一把鑰匙。這把鑰匙緊得很,擰不動。接著他又擰另外一把鑰匙。這次擰動了,但是鈴兒不響。于是他一邊又去擰中間的那把鑰匙,一邊小聲說:“嘿,真怪,兩個小玩意兒不吭氣兒,啞了!”
正在這個時候,不知怎么鈴兒突然一下大聲叫喊起來了:“丁零零,丁零零……”
小西嚇了一大跳,什么也來不及想,也忘記了姐姐并不在家,連忙放下鬧鐘,轉身就飛快地逃出去了。鬧鐘一直還在小西背后大聲叫喊,好像故意向大家報告小西做了壞事似的。

主人公唐小西是個老“玩兒不夠”的小學生,總是把功課留到“下次”再做,結果氣跑了時間小人,又在灰老鼠的教唆下進入“下次開船”港。這個“下次開船”港是個沒有時間的世界,一切都靜止不動。這里,善良弱小的布娃娃受著壞蛋的欺侮。唐小西一心要救出布娃娃,卻因為船非得等“下次”才開,沒法出逃。由此,他終于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急切地喚回了被他氣跑的時間小人,叩響了鐘聲,復活了死港,救出了被洋鐵人禁閉的布娃娃……
小讀者們,你們想知道唐小西后面又鬧出了什么“故事” 嗎? 趕緊讓爸爸媽媽為你買一本 《“下次開船”港》吧,那里的故事可好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