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平安
(陜西彬長文家坡礦業有限公司,陜西 咸陽713500)
煤礦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加,井下巷道將處于更高的應力環境中[1-2],隨著開采深度、廣度及開采強度的不斷提高,地質條件日趨復雜化,顯著增加了巷道支護難度[3-4]。合理選擇支護形式及其參數是整個工序的關鍵[5]。
文家坡煤礦4102 工作面推進長度1895m,布置長度240m,可采煤層為4 煤,煤層平均厚度4.5m,開采工藝為綜合機械化一次采全高,緊鄰已開采的4101 工作面(如圖1),作為接續工作面。4102 工作面帶式輸送機巷設計高度3.65m,寬度5.6m,受4101 工作面采動影響出現巷道變形嚴重、冒漏、底鼓等礦壓顯現,幾百米巷道高度只有2.1~2.6m,寬度4.3~4.7m。導致巷道無法正常使用,對工作面安全回采構成極大威脅。

圖1 工作面位置關系圖
為解決4102 工作面運輸巷受動壓影響產生的巷道失修、變形導致無法使用的問題,采用加密錨索支護,打設超前單體等措施進行解決。
加密錨索支護形式為:在已支護的錨索中間補打錨索,補打錨索間排距為1.2m×1.4m(即與已打錨索排距為0.7m),每排補打5 根錨索。錨索采用φ21.6mm 的鋼絞線,錨索長8.8m,錨索錨固力不低于200kN,每根錨索使用3 卷MSZ23/60 型和1 卷MSK23/60 型樹脂藥卷,托板采用300×300×16mm 碟形鋼板。
4102 帶式輸送機巷與4101 工作面推采位置平行處向前200m 和向后50m 范圍內打設單體,采用DW40-250/110X 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配用長3m 的礦用11 號工字鋼梁超前支護,一梁兩柱橫向布置形式,具體形式為:3m 工字鋼梁垂直于巷道兩幫布置,鋼梁一端緊靠皮帶側巷幫(如圖2),接頂嚴密(若接頂不嚴須用木板等背實),工字鋼梁按間距0.7m 均勻布置(如遇頂板錨索錨桿可適當偏移布置),單體支護間距為0.7m、排距為2.6m,單體支柱必須穿柱鞋、掛好防倒繩,初撐力不低于13MPa。
在漏頂區域外頂板完好處打設雙排單體支柱加強支護(如無液壓管路可打設雙排木點柱,木點柱直徑不小于180mm),單體支柱間排距為1m×1m,初撐力不低于13MPa。對施工地點進行敲幫問頂,將頂板的活矸危巖處理干凈并確認安全后,由外向里清理漏頂區域內浮矸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搭設施工平臺。使用液壓單體對施工區域進行臨時支護,臨時支護完成后,采取錨網索+W 鋼帶進行頂板支護。支護完畢后漏頂處頂板有煤層的進行噴漿封閉處理,再架設門形棚,架棚間距為700mm,要求頂和兩幫都背嚴背實,成為一整體,不得松動或空幫空頂。架棚與頂板之間采用木垛進行接頂。木垛接頂方法:采用規格長×寬×高1200×120×120mm 方木搭設木垛進行接頂(如圖3),第一次架設4 架棚開始鋪設方木,第一層采用邁步式鋪設,第二層至頂板采用井字型方式鋪設,間排距為600×600mm。以后每架設3 架架棚采用方木搭設木垛接頂1 次。

圖2 單體支護示意圖

圖3 門形支架圖
運順端頭架往前10m 范圍內將原打設的單體支護配合3m工字鋼梁超前支護,替換為雙排的“單體支柱+鉸接梁”支護,單體支柱沿皮帶兩側布置,間距為1m、排距為2.6m,初撐力不低于13MPa。
如遇巷道頂板破碎的,運順端頭架往前10m 范圍內將原打設的單體支護配合3m 工字鋼梁超前支護,替換為:4.5m 工字鋼梁(或π 型梁)橫向布置,一梁三柱,下邊打設單體支柱+鉸接梁,頂板破碎的地方工字鋼梁上鋪設鋼筋網,鋼筋網每200mm聯網一次。
通過對4102 工作面帶式輸送機巷支護技術應用得出如下結論:
3.1 4102 帶式輸送機巷原設計高度3.6m,受采動影響幾百米范圍內巷道高度僅為2.1~2.6m,巷道無法使用,采用補打加密錨索的方式,能夠有效控制頂板離層下沉。
3.2 對鄰近回采工作面產生的超前支撐壓力影響,在巷道內提前打設單體支柱,進一步實現對巷道頂板的主動支護。
3.3 對冒漏區域,采用聯網、打設木垛、架設門形支架等措施,先護住頂板冒漏區域,防止頂板冒漏區域再度擴大。
3.4 以上措施的實施,有效的解決了巷道收斂嚴重無法使用的問題,確保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