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 嶸

《紅樓夢》中有個經典的橋段:
賈母讓劉姥姥嘗一嘗茄鲞,劉姥姥細嚼了半天說:“雖有一點茄子香,只是還不象是茄子。告訴我是個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著吃去。”
這時鳳姐笑道:“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凈肉,切成碎丁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合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兒,拿雞湯煨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嚴了。要吃的時候,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了。”
假如你無意間吃到這道菜,它會好吃嗎?從油炸,到雞湯煨制,再到封存,茄子可能早已經成了黏膩的糊,而這層糊再包裹上堅硬的干果,這樣的口感,恐怕稱不上美味。劉姥姥對這道菜評價也很一般:“雖有一點茄子香,只是還不象是茄子。”
但是當劉姥姥聽完鳳姐的介紹再去吃這道菜,味道還會一樣嗎?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希爾克教授做過一個實驗,他讓二十位志愿者品嘗不同的葡萄酒,并用掃描儀觀察志愿者大腦的活動。
志愿者被告知有五種葡萄酒,以及它們的價格,實際上,這些價格信息可能是虛假的。但是,志愿者一旦得知葡萄酒品質很高,價格很貴,就會表現出明顯的偏愛,哪怕這種酒其實是低價葡萄酒。
同時他發現,一旦志愿者得知葡萄酒價格昂貴,大腦掃描儀就會發現其內側前額皮質活動增強,也就是說不管這酒是不是真的昂貴,也不管志愿者原本是不是喜歡這種酒,此時大腦都會讓志愿者產生明顯的愉悅感。
杜克大學的行為經濟學教授艾瑞里和斯坦福大學教授希夫等人做過一個類似的實驗,研究者向志愿者介紹一種新藥“維拉多尼”,并告知在臨床試驗中92%以上的人服用10分鐘內疼痛會顯著減輕,止痛效果持續8小時。
志愿者手腕被施以一定強度的電擊,并被要求記錄下疼痛強度。這時再讓他們服用下新藥“維拉多尼”,15分鐘后繼續接受電擊,并再次記下疼痛強度。
這個實驗最有趣的一點在于,當志愿者得知每片藥品的價格是2.5美元時,幾乎所有人都聲稱該藥降低了疼痛。而另一組志愿者得知每片藥品的價格是10美分時,聲稱有效果的只有“2.5美元組”的一半。而事實上,所謂的“維拉多尼”只不過是普通的維生素C膠囊。
這些實驗證實,我們的大腦相當“勢利”,僅憑知道一件物品是昂貴的,即使它只是價格標簽上的數字,也可以使人有真正愉悅的體驗。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大腦會認為價格越貴的食物口味越好,價格越貴的藥品和化妝品效果越好,收費越高的學校教育質量越好……
當劉姥姥聽完鳳姐的這番話后,搖頭吐舌說:“我的佛祖!倒得多少只雞配它,怪不得是這個味兒。”今天的我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金錢的認識會“改變”人們的味蕾。
(常朔摘自北國網/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