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婳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意義重大,對我國國有資產的管理起到促進作用,并且能夠推動內控制度的完善和改革。本文通過闡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意義,揭露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工作出現的弊端,從而探究相關應對途徑和改進措施。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需要做到與時俱進,積極轉變傳統思想,加強對內部升級工作的重視和管理,除了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外,還要改革創新內部審計方式,提高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綜合能力,從而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心。
一、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意義
(一)有助于創建系統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目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控制機制并不完善,效果也不顯著,這就給所存在的問題帶來了庇護和遮掩。科學合理的內控制度可以有效地解決各項問題和矛盾,一旦制度出現漏洞或者不合理,就會變為問題的保護傘,甚至嚴重威脅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質量和工作作風。而利用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則可以高效、合理地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從而促使其能夠更加完善和創新,并且及時發現實際問題,進行改革和跟進。
(二)有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關乎到行政事業單位的廉政問題,只有不斷地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水平,才能夠有效地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和諧發展,從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由于反腐倡廉、從嚴治黨的需求,以及確切地保障案件涉及人員的合法權益,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都應該得到顯著提升和增強。只有審計工作質量得到提升,就可以及時處理性質惡劣的案件,產生較大的威懾力,對于違紀人員和腐敗分析給予沉重的打擊,從而推動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
(三)助于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水平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提升,直接關乎到我國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經營效益。近幾年,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和收益都很低。通過內部審計工作,可以找出違規使用資金的例子,并且嚴懲貪污現象,規避腐敗滋生。同時,也可以提升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力度,保障國有資產的合理運營,推動單位的廉政建設。對于違規現象和不法行為,審計工作可以定期進行內部抽查,從而達到威懾作用。針對上任領導在任期間的審計工作也要嚴格評判,判斷是否履行自身的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是否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借助公正的評價來打擊違法經濟活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廉政建設。
二、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不足
(一)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近幾年,隨著國家廉政建設的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基層企業都在加強經濟活動核查,紀檢部門對于內部審計工作不夠重視。在習主席的引導下,我國反腐建設達到了高峰,對違法違紀行為的審查能力也在快速進步,特別是黨中央重點重視和強調反腐建設。但是,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設立專門的審計崗位,通常都是臨時兼職,嚴重缺乏專業審核人才,審查力度遠遠不夠,因此還是無法完全避免違紀現象的存在。
(二)內部審計的法制制度不完善
可操作性和可借鑒性都不強,導致實際審計工作難以順利開展,嚴重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嚴肅性和規范性。雖然目前有章可循的審計法規有《審計法》、《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等,但是這些法律法規在相關部門和行業都不具備實操性,尤其是在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對于規范審計人員自身行為和審計程序合規等還不具備指導性,從而進一步導致審計人員在檢查或評價經濟活動時缺乏強有力的依據。
(三)內部審計人員缺乏專業培訓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人員在面臨違法違紀的案件審核時,都不能深入地去調查案件的真實內容,思維不夠縝密,也不具備邏輯性,因此無法及時判斷案件的階段和狀態,造成了內部審計工作陷入了被動的局勢。正是因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核人員缺乏專業的培訓,知識層面太過于簡單,并且新舊知識結構不能很好地銜接起來,從而導致了紀檢和審查的能力不足。目前,很多內部審計人員還是按照傳統的辦案形式和經驗來處理審計工作,不及時更新行內的知識系統,對于新時代案件的特點無法及時把握,從而導致了審計能力低下的局面。
(四)錯誤認識內部審計工作的定位
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的任務,當審計任務下發時,從財務部門臨時借調成員組建審計小組,并且只是對于季度報表進行查閱,對員工進行抽查式談話,最終形成審計結果和報表上交上級交差。正是錯誤地定位審計工作的核心,才會導致一系列的表面工作和形式主義出現,實際存在的問題一直無法改善。甚至審計人員認為自己在事后發現錯誤進行糾正就是圓滿地完成審計任務,其實審計工作的重點在于預防,應該在核查過程中提前發現隱藏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而不要產生損失再來挽救,這樣會陷入被動的局面。所以說內部審計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要貫徹落實到每一項工作,堅持原則不動搖地開展審計工作。
三、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及時改變思維方法,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
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人員應該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摒棄傳統的思想觀念,轉變落后的審計工作形式,對于案件審理時要維持理性和嚴謹性,對于違法違紀行為要加強監管和檢測,最好是防范于未然,預防大于治理,但是審核確定違法犯罪行為后,一定要嚴加懲治。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模式要隨著政策和制度的改變而進行創新,不斷改革內部審計的辦法,每個人堅守好自己的職責,培養崇高的責任感,把握好審計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增強全體工作人員的審計意識。在整個審計工作程序里,確切的任務要落實到每個人員的身上,并且責任終身制,并且檢驗人員、審查人員和審核人員不能由同一人擔任,且不能存在親屬關系,這樣才能確保審計工作落實到實處。
(二)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改革審計審核模式
傳統的行政事業單位審計人員一般都是來自同一個單位或者部門,屬于關門式的審計模式,由于涉案人員和審計人員存在密切的利益關系,對于審核過程有著極大的阻礙,存在蒙蔽式的維護作用。因此,內部案件審計模式應該加強創新,在立案和收集證據的過程中,審查人員和審核人員要共同翻看案件檔案,傾聽涉案人員對于案件的表述,及時發現案件中隱藏的隱形問題,并且高效且快速地應對和解決,從而保障案件可以圓滿地結束。所以,為了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單位應該單獨設立審計部門,不要將紀檢部門與審計部門合為一體,并且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專業培訓,定期邀請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和現場答疑。在審計組織架構上也可以進行改革,審計部門和紀檢部門應該獨立并且不屬于單位的下層機構,只需要直接對接單位最高層領導,這樣才能保障審計人員工作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三)提高審計人員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增強內部審計水平
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人員在選拔時應該嚴加把控,不僅在道德層面上進行管控,在專業素養上也要嚴抓。在挑選審計人員時,應該要求審計人員具備法律意識,對于相關法律法規有所了解,并且獲得相關等級的證書。同時審計人員不得與部門或單位其他人員存在親屬關系,還要兼備責任性和使命感,秉持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去開展審計工作。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工作質量直接取決于審計人員的能力和道德修養,只有審計人員能夠端正自身的態度和行為,才能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正常進行。因此,除了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設置外,還要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不定期展開組織談話,密切關注審計人員的心理活動和思想變化。同時還積極鼓勵優秀的審計人員分享成功的審計經驗,從而帶動良好的工作風氣,確保審計工作不是浮于表面的虛假。此外,審計人員要有大格局的觀念,時刻審視自身的工作定位,深刻認識到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才能不斷地反饋到審計工作中,從而提出利于審計改善的建議。
(四)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配合審計工作
在行政事業單位里,應該加大審計工作的投入和宣傳,從管理層到基層都要灌輸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從而確保單位從上至下的重視。事業單位可以通過獨立部門設置、高薪專業人才招聘以及政府發文等形式進行宣傳,聲勢浩蕩地普及審計意識和相關知識,促使每個事業單位人員不排斥審計工作,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浩蕩。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人們也可以從新聞上得知事業單位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不是審核調查一個人的檔案資料就是存在違法違紀行為,而是一種正常的工作流程,確保工作每一環節都公平公正。只有通過內部單位和政府條文的宣傳和普及,全體員工才能真正地接受審計調查,并且摒棄以往的狹隘觀念,全面支持審計人員的工作開展。在審計工作中,直屬領導應該密切關注審計工作進展,對于遇到困難的案件應該及時介入調查,給予審計人員最大的支持和幫助,從而保障審計人員的積極性和安全性。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具備一定的特殊性,與紀檢單位有相似性,因此國家層面應該出臺相關的審計條文和規章制度,確保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這不僅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最佳保障,也是審計工作人員的底氣和最大的支持,這不僅代表著國家的信任,也代表著人民對于審計人員的信任。當然,每個事業單位都有著其特殊性,單位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在相關法規上進行修改,確保符合內部審計條件,從而有效地保障審計質量。
四、結語
總而言之,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有效保障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行,還可以高效地運行國有資產,實現贏利雙收的局面。然而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需要依靠國家、單位以及工作人員的共同合作和支持,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政府條文的宣傳以及審計人員的自律三者缺一不可。因此,作為一名事業單位的審計人員,應該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和職責,不辜負國家和人民的信任。
(作者單位:寧波市江北區人民政府外灘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