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味河正當時
河鲀的常見品種有:蟲紋東方鲀、橫紋東方鲀、鉛點東方鲀、月腹刺鲀、紅鰭東方鲀、暗紋東方鲀等。
河鲀為暖溫帶及熱帶近海底層魚類,棲息于海洋的中下層,有少數種類進入淡水江河中。當遇到外敵,腹腔氣囊則迅速膨脹,使整個身體呈球狀浮上水面,同時皮膚上的小刺豎起,借以自衛。
河鲀雖然有劇毒,但肉質鮮美柔嫩。人們常把河鲀魚片與日本繪畫相提并論:柔和細膩,回味無窮。河鲀肌肉主要為白肌,無肌間刺,是制作生魚片的上佳原料。野生河鲀魚肌膜白色,而養殖河鲀魚肌膜多為黑色,從而在制作生魚片時反映出野生和養殖河鲀生魚片的品質差異性。在日本,吃河鲀有著悠久的歷史,幾乎成為其飲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河鲀魚加工是十分嚴格的,一名合格的河鲀廚師至少要接受2年的嚴格培訓,考試合格以后才能領取執照開張營業。每條河鲀的加工去毒需要經過30道工序,一個熟練廚師也要花20分鐘才能完成,不熟悉河鲀特性的人,切勿輕易食用鮮河鲀。
河鲀一般是養在池里的,吃之前用網兜將河鲀網出來,用小刀割去魚鰭,切除魚嘴,挖除魚眼,剝去魚皮,接著剖開魚肚取出魚腸、肝臟、卵巢和腎等含劇毒的內臟,再把河鲀的肉一小塊一小塊地放進清水中,將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凈。洗凈后的魚塊潔白如玉、晶瑩剔透。接著,將其切成像紙一樣薄的片,再將這些魚片擺成菊花或仙鶴一樣的圖樣。吃的時候夾起魚片蘸著碟子里的醬油和辣椒放進嘴里慢慢地咀嚼。吃完魚片后,再喝上一碗河鲀魚湯,真是爽心可口。
河鲀魚肉雖然鮮美,但處理不當或者貪食太多也會出現危險。飲食方面,雖說老少皆宜,但由于河鲀的卵巢和肝臟有劇毒,尤其在春季河鲀排卵期間肝臟的毒性最強,食用時必須謹慎,此時如鮮食河鲀,要特別注意選擇鮮活魚體。另外,河鲀毒素能溶入水,易溶于稀醋酸中。吃時千萬要小心謹慎,切莫粗心大意。因為河鲀魚腹中有劇毒,其脊血、鰭尾、肝臟等處,都藏有毒汁,俗語有“拼死吃河鲀”之戒。因此在食前,必須請有經驗的老師傅將魚腹內臟揀清,洗凈,然后用油煮煎,再放入佐料反復燒煮,燒得肉爛皮酥,方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