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驁
“首先,我們提供的連接是直接連到每一家移動運營商:我們的UPS使用的是專網,是與公用互聯網完全分開的;同時,我們還提供其他一系列安全功能來保證SIM卡不會受到惡意攻擊。再有,我們為所有通信實施安全加密并且所有的訪問都經過身份驗證。最后一點,我們會根據各個國家當地法律法規的要求,為企業提供本地SIM卡配置文件,這是BICS提供的一項非常關鍵的服務。”Mika?l Schachne,BICS公司移動及物聯網業務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日前在上海MWC會議期間接受了筆者的采訪,在被問到:作為一家海外公司,BICS如何面向中國本土企業建立足夠的安全信心時,做了如上的答復。在他看來,要實現全球物聯網,實現全球的覆蓋性,確保安全是“BICS的核心實力所在”。
物聯網在新冠疫情和5G浪潮的雙重刺激下,從2020年開始成為最被市場看好的IT新興技術應用模式。一項由IoT Analytics所做的預測顯示:2020年,全球活躍的物聯網設備數量已達到100億臺,到2025年將達到220億臺;另據Mordor Intelligence預測,到2026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突破1.38萬億美元。如果對整個物聯網產業進行更近一步的解析,一般來說,物聯網產業鏈從物理邏輯上,可以分為:設備層、數據連接和傳輸層、平臺層和應用層。其中,分布在設備層的廠商主要是智能化設備供應商和芯片制造商;傳輸層主要是解決數據傳輸和連接,分布在這一層級的廠商,主要包括網絡供應商和電信運營商。最后,提供物聯網平臺層和應用層的,則更多來自于傳統軟件領域和新興的互聯網領域。
“BICS的定位,以往是一家語音、短信以及漫游服務供應商,現在,我們更作為一家全球通信和物聯網服務供應商。BICS真正的核心,是提供國際連接性:在過去的20多年里,我們一直為全球的移動運營商、移動虛擬運營商(MVNO)、電信運營商以及企業提供國際連接性以及物聯網解決方案。”如Mika?l Schachne所說,作為一家國際通信服務提供商,BICS進入物聯網領域,可以說既是時勢所驅,也是技術上的自然延展。
近日,BICS正式宣布為其SIM for Things解決方案新增5G跨境連接功能,目的是幫助企業、OEM廠商及硬件設備制造商開發各種面向連接的創新用例。據介紹,BICS的SIM for Things解決方案,包含一張物理SIM卡和一張虛擬SIM卡,具備自主管理功能和實時QoS數據分析功能,可方便企業無縫批量部署并高效管理數千甚至數百萬個使用SIM卡的設備。而SIM for Things新增的5G連接功能能夠提供高數據量、超寬帶及低延遲通信,從而可實現更多新型物聯網用例,如視頻監控、視頻電話,以及用于工業資產現場維護的實時視頻傳輸。
應該說,從技術邏輯上看,BICS實際上是從數據連接和傳輸層入手,向下利用SIM 進入了物聯網的設備層,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用戶搭建了一個從設備到數據的物聯網應用的底層架構。
事實上,對于中國市場而言,雖然物聯網應用已達到共識,但是,依然有非常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針對企業2B市場的物聯網應用,目前還處在本地部署和應用階段,跨境物聯網應用因為受到包括技術標準、應用場景、法律法規、數據安全等各方面的限制,還處在點狀突破的階段,因此對于中國市場,物聯網應用前景和潛力是巨大的,但是可能還需要更多的耐心,以及需要在中國本土企業中建立起足夠的信心。

而對于BICS來說,目前中國的物聯網市場最大的吸引力,并不完全在于海量的企業級用戶,還有那些本身就處在物聯網產業鏈當中的中國本土企業。在BICS以往的商業模式中,在與像安富利這樣的渠道合作伙伴的合作過程中,BICS實際上是把自己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內嵌到合作伙伴的解決方案當中去,從而借助合作伙伴的產品、技術和服務,將BICS的解決方案推廣出去。因此對于BICS來說,目前中國的物聯網市場中的設備提供商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BICS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前景:因為中國有大量的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以及大量的物聯網應用開發商。尤其,BICS非常關注那些具有全球連接性需求的中國企業。BICS多年以來所積累的全球連接性的實力和經驗,使我們能夠為出口設備的企業,或者正在全球尋找物聯網應用合作伙伴的中國企業提供幫助。”曾添康,BICS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對中國市場相當看好。他強調,中國有大量的設備制造商,同時中國本土又有海量的客戶基礎,因此就決定了中國“在5G市場上的絕對引領地位”。
在曾添康看來,有很多的中國企業要把自己的設備出口到海外,普遍遇到的問題往往集中在與海外市場本土供貨商合作過程中的商務問題、當地法規等問題。曾添康說:“BICS可以幫助中國企業解決這些問題,幫助他們開拓海外市場。”他解釋說,BICS的業務已遍布全球幾乎每一個國家,且熟知當地法規,能夠幫助中國企業解決簽訂合同以及后續的產品質量管理、QoS企業維護等一系列問題。
技術沒有國界,但是對于技術的應用和市場的開發,卻越來越充滿地域競爭。尤其是在中美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物聯網和5G等新興IT技術、標準和應用場景等各個層面的競爭,都開始變得更加敏感和焦灼;與此同時,對于技術本身來講,又恰恰只能通過更大范圍的應用才能真正發揮其價值。對于所有身處IT領域、參與這種競爭與合作雙重復雜關系的廠商而言,兩者之間的矛盾需要更有智慧的方式才能取得積極的平衡。相信辦法總比問題多 ,問題終將解決,物聯網和5G的春天,定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