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東
黃竹村有一名人,名為劉五,外號“蠻人”。性格豪爽,喜歡打抱不平。兩年前,因為一點誤會毆打過鎮里的一名干部,被派出所拘留十天。
這天,劉五吃過早飯,趕著鴨子來到河邊,鴨子們到河里覓食,他自己倒在河灘上睡覺。
忽然,一陣喇叭聲把他吵醒了。他爬起來一看,只見一輛小車駛進了村里。
車里坐著幾個人,其中一個正是村長劉富貴。
看來,又是上頭哪個部門的干部來了,村干部全程陪同。以往這樣的事他見得多了。
這些人以檢查為名,實則是到下面來大吃大喝。吃完了還要“拿”,什么土雞、活魚啦,農戶家種的果子啦,等等,不塞滿汽車后備箱不走。
眼看小車駛向了村西。那不正是村里的種植戶劉鐵牛家嗎?現在正是柚子成熟的季節,這伙人一定是去摘柚子去了!
一想到劉鐵牛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柚子,還沒有來得及拿到集市上去賣,就要被這幫人“搶”走,劉五心里的火一下子就上來了。
劉五想上去堵住他們痛罵一頓,又擔心再次被抓去拘留,無奈暗暗“呸”了一聲,悄悄跟過去觀察動靜。
小車在劉鐵牛家門口停了下來,除了富貴以外,車上下來五個干部模樣的人。
劉鐵牛出來,一行人朝柚子園走去,一會兒,便摘了兩大袋柚子回來,放到車尾箱里開走了。鐵牛還滿臉堆笑地跟他們揮手。劉五很同情他,被白“拿”了這么多柚子,還要強裝笑臉,真可憐啊!
“王八蛋!”劉五狠狠地罵了一聲,繼續潛伏著。
小車駛離鐵牛的家,接著朝村里張四阿婆家而去。
他們去張四阿婆家干什么?劉五感到有些不解。
不一會兒,張四阿婆從屋里拎著一個籠子出來,里面裝著十來只雞。一個干部模樣的人連忙上去接住。
劉五一見,雙目幾乎冒出火來。別人家的東西,你們吃點拿點也就算了,張四阿婆可是五保戶,他們竟然連她家的雞也不放過!這簡直是強盜行徑!
不行,今天絕對不能輕易饒了這幫混蛋!
想到這里,劉五攥緊了拳頭。
眼見小車停在馬路邊,劉富貴帶領這些人,朝著村口自己家去了。
不用說,肯定是去吃午飯。
以往干部一檢查,都在村干部家吃飯。什么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泥里鉆的,應有盡有。村干部也不知為此虛報了多少開支。前任村長就是因為經濟問題下臺的。
天下烏鴉一般黑,劉五不相信劉富貴能好到哪兒去。
劉五肚子也咕咕叫了起來,可為了把事情調查清楚,便強忍著,繼續躲在遠處監視著。
不一會兒,里面便傳來了“敬酒”的聲音。不用說,這伙人正在大快朵頤呢!
今天我劉五豁出去,好好地治一治這幫人!
他回到村里,召集了兩個“死黨”——狗蛋和牛二,三人拿著腕口粗的杠子,來到小車停放的地方。
到那一看,小車后備箱開著呢。劉五上前就把雞全部放了,把兩麻袋柚子背下來,放在路邊。
隨后三人合力,用木杠把小車掀了個底朝天。
“龜孫,這下看你們怎么回去!”
干完這一切,三人把柚子送回鐵牛家。鐵牛這會不在家,三人各自散了。
劉五回家匆匆扒了一碗飯,返身朝河灘而去。
快到村口時,看到鐵牛正匆忙朝富貴家跑,便上去道:“鐵牛,我幫你把柚子搶回來了!”
“我正為這事想得腦殼痛呢!原來是你弄的呀!五叔,你誤會了,那柚子是陳書記幫我聯系縣水果公司打開銷路的。唉!”鐵牛哭笑不得。
“什么?這……”劉五感到頭一下大了。
正在這時,張四阿婆蹣跚地走過來,一邊滿地趕雞,一邊喃喃自語:“陳書記不是答應幫我賣雞,雞都捉上車了,怎么又放回來了呢?”
“什么……”劉五一聽,臉色頓時變成了豬肝色。
這時,村長劉富貴滿臉焦急地從馬路上趕回來了。劉五轉身想溜,已經來不及了。
富貴叫住了他:“劉五,你別走!我就知道是你!你是不是以為干部來村里又吃又拿?這一切都是你干的好事是不是?”
原來,劉鐵牛和張四阿婆都是村里的貧困戶。劉鐵牛這兩年在扶貧部門的幫助下,學習了柚子種植技術,卻苦于沒有銷路,第一書記陳小康得知后,幫他聯系了水果公司,助他打開銷路。張四阿婆養了幾十只雞,年底想把雞賣掉換錢。陳小康擔心她老人家腿腳不便,怕有個閃失,便聯系了自己開飯店的同學。同學一聽是農村的土雞,連說這可是好東西,正愁買不到呢,二話不說全買了。
劉五內心還是不服氣,冷哼道:“白拿是沒白拿,可公款吃起來卻一點不含糊!”
富貴啼笑皆非:“這你可誤會了,今天中飯我們是AA制,陳書記帶頭交了錢,沒花村集體一分一毫。6個人,一人20元錢,一分不少,現在還在我荷包里躺著呢,你要不要數數?”
說完,富貴掏出錢包,遞到劉五面前。
劉五哪有臉數,轉念一想:“那……你們也不應該違反八項規定,在工作時間喝酒!”
“喝酒?這樣吧,蠻人,中午的碗筷還沒收拾,你自己進去看,要是我們真喝了酒,任由你處置!”富貴指了指自己屋里。
“去就去!”事情到了這一步,劉五也顧不得那么多了。
他走進富貴家一看,桌上果真沒來得及收拾。只見,除了碗筷以外,桌子上擺著的,分明是一只空著的雪碧瓶子和幾只一次性杯子!
劉五滿臉通紅走了出來。
富貴逮住他一頓數落:“劉五,你沒問清楚,闖出這么多的禍,柚子和雞倒好辦,可你害得陳書記他們現在在路上回不去,他下午還有個重要的會議,要是耽誤了,我饒不了你!幾年前的教訓難道你忘了?”
劉五一聽,連忙操起一根扁擔。
“你又想干什么?”富貴雙目圓睜。
“還能干什么,去幫陳書記抬車子!”劉五低著頭只顧走,身后緊跟著狗蛋和牛二,還有一群熱心的鄉親。
點評:
小說寫得不錯,運用的是“陰差陽錯”法,以一個固執己見的“蠻子”的視角,來觀察、表現出整個事件。從一個特殊的角度,來反映社會的變化,謳歌了干部的新風,宣揚了正能量,但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一場“誤會”表現出來,使小說充滿了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