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但學者的研究發現,女人擇偶更偏向于善良的男人,并不是動輒愿意為女人一擲千金的所謂“鉆石男”。善良無私、關懷他人的良好品質,意味著一個人具有成為好父母的潛質。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和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精神病學研究院的報告指出,無私利他等優良品質已經取代健壯強悍成為女性擇偶的偏愛,這個研究結果聽上去似乎有些雷鋒輩出時代來臨的意味。報道說,研究人員對70對同卵女性雙胞胎和87對異卵女性雙胞胎進行了研究,以了解無私利他品質在人類性選擇過程中的發展。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這些雙胞胎們自身為社會獻愛心的傾向,比如是否參與過慈善捐款、是否愿意跳入河中救人,以及她們在擇偶時是否看重對方的樂于助人品質。問卷分析結果顯示,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擇偶時看重無私利他品質的人,往往最終會選擇善良無私的人作為伴侶。這個社調結果意味著,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無私利他基因會比自私利己基因更強勢。
表面上看,無私利他品質和“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進化理論似乎格格不入,不過研究結果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看到,無私利他品質與性選擇之間的關系。研究人員分析,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大腦也隨之不斷地發展著,那么人類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就需要更多地投入,因此,我們的祖先往往選擇愿意而且能夠成為好父母的人作為人生伴侶。著名女作家鐵凝曾回憶,她三十出頭時有次前去探望老作家冰心,冰心關切地詢問鐵凝是否有對象了,鐵凝回答:“還沒找呢。”冰心聽后諄諄道:“不要找,要等。”一位香港女性多年前曾告誡筆者,找對象一定要觀察男方是否對所有人都好,而非僅僅討好你一個人,若他只是對你一人獻殷勤,那這個男人就不能要,因為他的取悅顯然是目的性明確地虛情假意,是偽裝出來的。樓上米歇爾小姐說其男友最打動她的一件事是,當英國百年老店托馬斯·庫克旅行社倒閉時,男友恰好買了這間旅行社的北非突尼斯度假套餐,突發事件下他是否能得到退款存疑,但米歇爾男友從未抱怨將會損失數百英鎊。這位男人說了下面的話:“我們只是失去了一星期的度假機會,但是,旅行社的兩千多名職工為此失去的工作職位,眼下正值圣誕前夕,他們的運氣真差。因此,我們不應該有任何抱怨,我也不會申請和逼迫旅行社退款。”米歇爾感動地表示,正是男友的這番話令她下決心與其發展下去,其實當時他們才相識兩個月,米歇爾實際上處于考察和猶豫階段。
女友凱莉說,英國男人通常害羞及不善表達情感。其男友奉上訂婚戒指時居然是當她躺在浴缸里的時刻,男友當時居然坐在馬桶上將戒指遞過來,他臉憋得通紅表白了一句話:“你愿意接受這個嗎?”凱莉是在圖書館的毛線編織組聚會時講自己這件趣事的,在場的8位英國女士都表示,她們的老公從未表白過“我愛你!”這個熱烈詞匯,英國男人覺得羞于出口。當場有一位50歲的女士解釋:“英國男人非常害羞,如果一個英國男人在女士面前表白‘我愛你這個酸詞匯,那他當時肯定是喝醉了。”英國男人覺得直不楞登地表白“我愛你”,太酸、太做作、太唐突,英國男人覺得含蓄、低調顯得更美,所以:“你愿意接受這個嗎?”就是愛的表白了。
去年情人節,英國廉價“一鎊店”(Poundland)共賣出了約4萬枚單價一英鎊的訂婚戒指,比前年幾乎多了一倍。那么多英人熱衷用一英鎊來表達愛意,舉國驚訝。為此該商店表示,一英鎊的“閃亮戒指”和“男人戒指”只是一種暫時性的替代品,并不建議人們把它當成真的訂婚戒指。“一鎊店” 發言人表示,他們推出的情人節系列商品種類繁多,超過80多種產品,包括香水、戒指和“內容只適合成人”的情人卡片。與此同時,“一鎊店”也根據消費者不愿出門過情人節的意愿,特別推出了許多浪漫的居家裝飾品,讓不出門過節的情侶/伴侶呆在家也能感受相同的浪漫氣氛。該店發言人說:“與其花一大筆錢在擁擠昂貴的餐廳過情人節,很多英國人寧愿在溫暖舒適的家中度過浪漫的私密夜晚。”
英人過浪漫的情人節,一些人送花,一些人送巧克力,消費研究公司“Savvy”的數據顯示,去年,英人在情人節上的支出達到了8.53億英鎊,比前一年增加7.8%。再吝嗇的消費者也會在情人節前夕走進商店,而且他們經常會有沖動消費,因此,情人節商機每家店都不會錯過,瑪莎(M&S)百貨公司推出了可以切成愛心形狀的“愛情香腸”和“愛情小黃瓜”。餐廳、鮮花和禮物店,情人節前夕也是一年內最生財的日子,鮮花快遞公司“Interflora”向BBC預測,今年情人節鮮花遞送量將比平常日子高出15倍,大約每一秒就賣出3束鮮花。如今情人節民眾送花不僅限于情人,許多人也借情人節這天獻花給母親、祖母表達愛意。
浪漫燭光晚餐當然是情人節的重頭戲,餐廳預定網站“Quandoo”表示,情人節餐廳預定數量比一般日子的平均預定量增加了160%。雖然,情人節的促銷活動還沒像 “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那么熱烈,但是,商家借情人節促銷已經顯得越來越過分,尤其零售業銷售下滑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不擇手段、想盡辦法掏人們腰包。其實,如今可以說商店每天都在促銷著,隨便編個理由就能推出花樣繁多讓顧客掏錢的噱頭。比如,卡片零售商“Moonpig”就推出了送給寵物的情人節卡片,而且寵物情人卡片的銷量還不斷上升,促銷臺詞是:你的愛犬也是你不可忽視的愛侶。如今,越來越多人開始和朋友或家人慶祝情人節,這也擴大了情人節卡片商機,送給父母、祖父母、以至于七大姑八大姨的愛心卡片鋪天蓋地。
英媒說學者研究發現,季節對人們心理發揮的作用大得驚人,季節變化能影響我們的健康、心理和對未來的預期。盡管沒有任何兩對伴侶是一模一樣的,但在總體上說,學者還是發現了一些周期規律。每年都有一個高峰期,人們普遍會在這個時間段內作出情感方面的重要決定。婚慶服務平臺“婚姻聯線”調查了1.8萬人,結果顯示,在美國,近40%的訂婚發生在從感恩節到情人節的這兩個半月里。12月是訂婚的高峰期,而平安夜這一天尤其受歡迎。英國旅游網站“辣椒醬”對1萬人進行調查后顯示,三分之一的男性認為這個時間段最適合求婚。美國的一項調查發現,平安夜一天的求婚數量占了全年近三分之一。但學者提醒男性要注意的是:女性往往不這么認為,該調查發現,女性認為最適合訂婚的日子是情人節,這一天的得票率高達23%。可惜的是,調查發現只有12%的求婚是在情人節這天發生的。相比之下,平安夜(男性眼中最適合的日子)求婚最多,有31%的男人選擇在12月24日這天求婚。跨年夜僅次于平安夜,接下來熱衷求婚的日子是元旦,然后是兩人第一次見面的周年紀念日。盡管一些調查稱節慶時期(指從11月末到1月初這段時間),是最受歡迎的求婚佳季,但沒有證據顯示,訂婚日期與婚姻的美滿和白頭偕老有任何關聯。另外的一個遺憾就是,也沒有任何數據顯示在一年中的哪個時間段,你熱戀的那個人最有可能接受求婚。
英媒還發表過一項社調,被訪問的兩千對夫妻中,擁有以下特點令夫妻婚姻幸福的指數更高:丈夫比妻子年長五歲或以上;不同民族的夫妻間,至少雙方能用一種語言流利地溝通;夫妻雙方專業相近。學者的研究還顯示選擇婚期時,一個要考慮的因素是你和伴侶的年齡。美國猶他大學社會學研究院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28歲到32歲之間結婚,五年后的離婚率最低。他們對9000多人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結論如下:大約32歲之前,結婚年齡每增加一歲,離婚幾率會降低11%。然而,在32歲之后,結婚年齡每增加一歲,離婚幾率增加5%。這項研究說,可能存在著一種“金發女孩效應”。即:年輕時,我們每年的擇偶心理都會產生變化,因此早婚可能會導致雙方日后發生摩擦或變得越來越疏遠。另一方面,晚婚的人可能天生恐懼婚姻,這些人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更加“天生脾氣暴躁”,不善處理人際關系,這導致他們離婚的風險更高。
該項研究由于缺乏因果關系證據,被質疑即便努力把結婚年齡定在28歲到32歲這個最佳年齡區間內,可能也無法確保你不會離婚,結婚年齡不是婚姻地久天長的絕對因素。一位結婚八十載的美國老婦談到婚姻保鮮秘訣時說:“我每個月都有想掐死他的沖動,但是寬容,使得我們的婚姻能夠堅持到今天。”
郭瑩
英籍華人,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會員,國際問題評論員。作為專欄作家,為港臺、新加坡、歐洲及中國大陸媒體報道西方世界。著作有:環球行紀實《相識西風》;國內首部群體老外在中國紀實《老外侃中國》;中國女性越洋婚戀生存實錄《一家兩制—嫁給老外的酸甜苦辣》;深度剖析歐洲社會、文化紀實《歐洲如一面鏡子》。
郭瑩曾榮獲“世界華文旅游文學征文獎”亞軍;上海《新民晚報》“我的第一本書征文獎”季軍。曾作為時事評論員參與鳳凰衛視節目。曾任教香港公開大學碩士生班文學評論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