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文
繡筆餐館王文兵老板剛送走一批客人,便看到繡筆村李杰書記皺著眉頭進了餐館。他笑了笑:“李書記!怎么?還在想那件事?”李杰沒有作聲,只是點了點頭。
大學生村官李杰二十多歲,到繡筆村上任不久,便“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修建村福利院。繡筆村是由原來的兩個村合并成的,合并后,村里享受政策兜底需要照顧的五保老人一下子增加了十幾個,李杰原想把他們送到鎮福利院去,可鎮福利院說沒有這么多空位,再加上這些老人在村里生活慣了,不愿到鎮福利院去住。怎么辦?李杰想到以后需要照顧的老人會越來越多,便決定在村里修建福利院。規劃圖中的福利院設計一流、功能一流,可真正實施起來讓李杰頭痛了。為什么?沒錢!原計劃修建福利院資金是找市里鎮里爭取點、社會各界人士捐贈一點、村民自愿捐款一點,可就是這樣,離預算還差不少。
沒錢不敢動工,籌錢又籌不到,就在他左右為難的時候,村委會收到一筆五萬元的匯款,匯款留言和匯款人姓名都寫著“修建福利院”。從天而降的匯款對修建福利院預算雖說是杯水車薪,但讓李杰看到了希望。可這錢是誰匯來的?這成了李杰心中的一個謎。
李杰一次在王文兵餐館走訪聊家常時,無意中得知兩人竟是校友。年近六十的王文兵年輕時曾是繡筆村合并之前的一個村的村書記,因私自挪用公款而受到撤職處分,后外出務工直到前幾年才回來,在村口開了個餐館。李杰每次看到王文兵都感到格外親切。李杰每次工作上有什么難處,都會來咨詢王文兵的意見,王文兵也總是跟他指點一些方法。這一來二去的,兩人竟成了“忘年交”。
上周村委會收到一筆五萬元的匯款后,前天又收到一筆十萬元的匯款。巧的是,這匯款留言和匯款人也都寫著“修建福利院”,郵戳地址卻不一樣:五萬元的匯款地址就是本市,十萬元的匯款地址是外省。這兩筆匯款這幾天成了村民們茶余飯后談論的話題,村民都在猜測匯款人是誰。
“今天生意怎么樣?”李杰看著餐館只有一個客人坐在那邊等著吃飯。
“現在生意雖說是淡季,但也還行吧!誰叫我們這兒是旅游風景區呢!”王文兵給李杰挪出一把椅子讓他坐后,又遞給他一杯茶。
“王大哥!你說我現在這情況怎么做才好?開了幾次村委會,意見又不統一,現在可以到賬的資金全加起來,離預算還差不少。萬一修的過程中,沒錢了,怎么辦?”李杰皺著眉頭說道。
“那你是怎么想的?”王文兵笑著說道。
“說實話,以前沒收到這兩筆匯款的時候,我都準備把福利院設計圖紙重新設計,把標準降低些,這樣可以省下不少錢,用計劃中可以到賬的錢來修建。可是兩這筆匯款讓我的想法發生了變化,就是按圖紙繼續建。好不容易為村民辦點事,眼光還是要放遠些。”李杰停了停,喝了口茶。
王文兵點了點頭問道:“如果到時候沒錢了怎么辦?”“到時候真沒錢了,就找鎮里市里去要,我估計他們也不想看到福利院建了一半就停工擱在那兒吧?”說完李杰又狠狠地喝了一大口茶。“那也要量力而行吧!”王文兵不動聲色地說道。
李杰喝完茶剛準備說下去,見王文兵對他使了一個眼色。他奇怪地看了看,原來餐館唯一的一個客人正一邊吃著飯一邊聽著他們講話。李杰不以為然,還準備說下去,而王文兵沒有理會他,直向那客人走過去,笑著問道:“請問這位老板是來旅游的嗎?”
“嗯!聽說這里的風景名勝不錯,沒事就來看看。”那客人剛四十出頭,說著一口普通話,“您這里的菜味不錯!下次約幾個朋友到這里旅游的時候,再到你這店里吃飯。”
“呵呵!老板過獎了。小攤小店的,菜味談不上好壞,衛生干凈是絕對的。”王文兵謙虛地笑著說。“王大哥!您先忙,我有事先走了!”這時李杰接完一個電話后,站起來對王文兵打了個招呼就走了。
“這是你們的村書記?”吃飯的客人看著李杰遠去的背影,饒有興趣地問道。王文兵點了點頭。
“不好意思,剛才無意中聽了你們的談話。你們的書記真年輕。”
“唉!剛畢業的大學生,有雄心壯志,想大展身手為村里干些事。可沒想到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碰到難題了。”王文兵見那客人沒什么惡意,便把李杰修福利院的事講了一遍。
“這是好事啊!你為什么嘆氣呢?”
“我怕這福利院建不起來,會打擊他的工作積極性。”
“既然資金有這么大的缺口,那為什么還要修建?”
“村民同意修,上頭也支持修。再說這村里的五保老人太多了,沒地方安置他們,這也是村里的事……”他的話還沒說完,這時來了幾個吃飯的客人,便不再說了,忙著接待去了。
一周后,正在招呼生意的王文兵突然接到李杰打來的電話,問他是不是有個省城當官的朋友?王文兵說沒有。“這就奇怪了,明天省里有個工作組要到繡筆村調研,而且工作組有位同志點名要到你這吃工作餐。”李杰說完這些,不等他答話,接著又交代了工作餐的標準便掛了電話……
第二天,王文兵就見一輛中巴車在村里轉來轉去:有時候開到旅游景區停留,有時候開到準備建福利院的地方停留,每次停留都從車上下來一伙人。臨近中午時,那輛車不急不慢地停在了王文兵餐館門前。車門開后,首先下車的是李杰,緊跟著他身后的正是上周來他餐館吃飯并與他談話的那個四十多歲的客人,再后面就是他從電視上看到過的本市的一些市領導及公司老總。
“這……”王文兵詫異地看著李杰。只見李杰一改往日的愁容,喜笑顏開的問王文兵工作餐準備好沒。
“王老板您好!還認識我嗎?我叫田剛。一周之前剛到您餐館吃過飯。”田剛笑著問王文兵。望著王文兵疑惑詫異的表情,田剛道出了原委。
原來田剛也是繡筆村人,不過小的時候就搬到外地去了。現在在省紀委某部門任書記。上周他回來辦事,空閑的時候就一個人到老家繡筆村逛逛,看看家鄉的變化。后來在王文兵餐館吃飯時候聽到了李杰他們的對話,便想幫助李杰一把,也想為老家的建設出點力。他回去后,利用人脈關系找了幾家公司老總。跟他們把繡筆村的情況介紹了一番后,請他們來繡筆村投資。今天就是帶著有意向的老板們來村里考察的。一番考察下來,他們準備和村里聯手把村里的旅游景點重新開發,再把李杰之前選的建福利院地址也換到了旅游景點中;到王文兵餐館吃飯是想問他有沒有意向把他餐館改擴建為“農家樂”……
王文兵聽了,連忙激動地表示感謝。田剛說:“李杰也要感謝你,你能向村里兩次寄錢,也不容易啊。”“您怎么知道的?這……”王文兵愣了。田剛看著王文兵疑惑的雙眼,故作神秘地說:“別忘了我也是繡筆村出去在紀委上班的人,這點事難不倒我。不過這是你們的李杰書記委托我查的。”
原來王文兵以前挪用公款讓村里受了損失,他心里一直過意不去,其實那年他挪用公款是準備為村里辦事,結果讓人給騙了。這幾年回來就是想看有沒有什么辦法來彌補。他這種想法并沒得到他愛人理解,所以他就一個人回來開餐館。看到李杰想為村里修建福利院,他便在暗中幫助他:第一次他自己到市里為村里寄了一次錢,第二次,他又說服愛人為村里寄錢……
李杰聽后,激動的說道:“有你們的支持,我一定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也一定讓老人們的晚年過的更幸福……”
(題圖/王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