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一昌
在上海市的西南部,有一個集鎮——朱涇,它名列浦西著名集鎮“三涇一角”(朱涇、楓涇、泗涇、朱家角)之中,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水鄉古鎮。早先鎮上有一座橫跨市河的石拱橋,此橋位于鎮中心,屬南北交通要沖,再加上橋頂高,登橋可俯瞰全鎮鎮貌,故可算是朱涇鎮遠近聞名的地標性建筑,“羅星橋”。
如今隨著城鎮的擴張、市政建設的發展,此橋早已不在,然而“羅星”兩字作為一個文化印記仍流傳下了來,四十年前鎮上添辦一所初級中學,就起名為“羅星中學”。不知道起校名時賦予它何種寓意,但很欣賞這個用橋名移用過來的校名。不是嗎?校和橋太相似了,它們一樣是為了把人從此岸渡送到彼岸!
羅星中學沒有辜負有文化傳承意義的“羅星”兩字。他們以“點亮每一顆未來之星”為辦學目標,辛勤耕耘,硬是辦成一所“金山名校”,涌現出一大批知名度頗高的陳果、韓寒、顧志誠等學子,贏得了“南有蒙山,北有羅星”的口碑。
今天向大家推薦的是,上海市中小學生十佳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羅星中學八年級學生肖遙。也許若干年后,他又將是一顆璀璨“羅星”。
優生不驕
肖遙在老師眼里是個各方面、各學科都非常出色拔尖的優生。用班主任的話來說,當了二十年的教師,像肖遙這樣德智體美勞全面優秀的學生的確很少遇到,特別難能可貴的是優而不驕。
一次數學課,老師發現,班上兩位數學尖子在他講解例題時,可能已經懂了,所以心不在焉,思想開小差。但再觀察肖遙,見肖遙仍全神貫注地專心聽講……課后找肖遙了解:今天課上的例題,我沒有講時你會了沒有?會了。那你為什么還聽得這樣認真?多聽一遍印象會更深。再說您教了許多遍了,肯定積累了許多我沒掌握的東西,我怎么能不認真聽呢?數學老師笑了:我早知道今天的內容,你們幾個已經掌握了,但幾個同學會了,并不代表全班都會了,我得面對整個班級……接著數學老師讓肖遙空余時間自學九年級、高中內容,并許諾有疑難可找他一起探討。
英語老師對肖遙要求很高,對他說,肖遙,你現在光完成八年級的課本要求是不夠的,你即使每次考100分,我也不會表揚你,因為這個高分你不需要花大力氣。我建議你自學九年級及以上的單詞和語法,一則可比別人走得快一點,掌握得多一點,二則自學是很有趣的,英語學科自學能力的提高會使你終身受益……
肖遙聽了老師的話,經過努力,他已可以面對初三畢業模擬試卷了。從上個寒假開始,讓媽媽買了一些英文版的書籍,嘗試著直接閱讀外文故事。他越來越感到“自學”可能還包含著“自覺學習”的樂趣。
少先隊大隊輔導員老師對肖遙很信任、很欣賞。信任的是他對待工作的態度,不管是作為班中隊的學習委員、信息委員,還是大隊的勞動部長,各個職務角色都干得很到位:每周五全校的清潔衛生檢查評分,班中隊每天的值日、掃地、飲用桶裝水的搬運等等大事小事干得盡職盡力、有條不紊。欣賞的是他的工作能力。大隊部在放寒假之前布置各雛鷹小隊要配合居委會搞寫春聯、送春聯活動。肖遙發現他們小隊有幾個同學書法不錯,就動員同學把這活動延伸擴展一個環節,舉辦了一次小小的春聯義賣,把義賣得來的錢,加上他們自己的壓歲錢,買了水果、蛋糕,去敬老院給老人們拜年……輔導員老師得知他們的“創新”后問肖遙,怎么會想到搞“義賣”的?肖遙說,一則給字好的同學搭建一個平臺,多一次鍛煉的機會;二則今年春節鬧疫情,節日中大家基本沒走親訪友,“壓歲錢”收入少了,搞了“義賣”正好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年輕的輔導員老師笑著說,好,一舉兩得,我給你們點個贊!
的確,肖遙很優秀,工作干得好,學習更是學得好,好些學科的知識貯存已超過八年級的課程要求。但他不驕不躁,認真專心上好每節課,一絲不茍完成各科作業,認真干好每一件班隊工作……
學霸不霸
肖遙在同學口中是個令人崇拜的學霸,但這個學霸為人和善、樂于助人。他是學校“智慧接力”講師團的成員,定期給七年級的學弟學妹講解學習策略,分享學習方法。由于他每次都作了充分準備,積累材料、制作課件,所以盡管每次講座時間只有十五分鐘,但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肖遙的同班同學中流傳著一句話:我們班級的數學、外語水平,除了老師之外,肖遙第一;碰到難題,老師又不在的話,找肖遙肯定能OK。真是這樣,肖遙不但有能力為同學解惑,也樂于為同學作答。
一次,班主任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肖遙準備些素材和同學們交流自信的重要。那天的晨會一開始,肖遙就打著課件侃侃而談:古希臘時期,人們認為最美人體是頭頂到肚臍的長度與肚臍至足底的長度之比值為0.618,頭頂至喉嚨的長度與喉嚨至肚臍長度之比值也是0.618……
此時,課堂里沸騰了,有的說斷臂美神維納斯,有的說這是今年數學高考題,更多的人說高考題離我們初中生不要太遠了……
肖遙等同學議論一陣后,響亮地說了一句,高考題一定是高不可攀嗎?不一定!同學們,利用我們已有的數學知識,碰碰這道很有趣味的高考題怎么樣?我想它可能用二元二次能解決。
果然,幾個數學成績好的同學率先解出來了,興奮地大叫,我知道了,碰到難題最重要的是要樹立信心!
肖遙的同桌說,我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得到他幫助和看到他幫助別人比較多。我覺得肖遙除了樂于助人之外,最大的優點是他學習上善于思考,敢于創新。有次我們討論一道題目,拋兩枚硬幣,掉下來都是正面的概率是多少?大家都說是三分之一,而他思考一陣后說,應該是四分之一,因為這一正一負包括兩種情況,a正b負或b正a負。再有一次,數學課上,老師在講解一道題,化簡—推導—證明。講完后,肖遙突然舉手說,老師我在想,這道是選擇題,用選項逐個驗證這等式是否成立的排除法來解可能會更簡便一點……老師想了想后,點頭肯定了肖遙的逆向思維。
肖遙和同學相處得很好,星期天幾個同學約他打籃球,他高興地參加了。玩了一會他停了下來,掏出手機說,時間到了,我要上網課了。同學說星期天你上什么?他笑著說,化學課,挺有趣的,我們明年就要學的,要不你們一起來?同學們興趣來了,湊在他身邊一起學了起來。
有次班主任交給肖遙一個任務,讓他準備主持一次班會,內容是有關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在準備過程中,肖遙想到了小王同學,他很有才干,也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傳統文化知識也很豐富。于是邀請他一起主持班會,結果小王同學在班會上精彩地展示了才干,班會很成功,老師和同學對小王也有了新的認識。后來小王被同學推薦干了一年班長。
學霸真誠地希望大家共同成為“學霸”。
媽寶不嬌
肖遙在媽媽心中是個十十足足的媽寶。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哪個孩子不是媽媽心中的寶貝?但是肖遙媽媽決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永遠長不大的、事事依賴媽媽的媽寶。
先從給孩子起名字說起。肖爸說,名字是一個人的符號,要響亮、要上口。肖媽說,最好得有點寓意、祈愿,我想,我倆在成長過程中,由于當時的招生政策等原因,很不順利,弄得現在一面忙事業,一面還得業余進修,疲于奔命。我希望兒子不要重復我倆的遭遇,成長途中順順當當、自由自在,就叫肖遙吧。肖爸說,這名字好!只是莊子的逍遙游的逍是走字底的。肖媽說,用個諧音么,只是一種愿景……
兒子一點一點長大,肖媽發現只要一放音樂,肖遙就會放下手里的玩具,靜靜地聆聽起來,有時會合著節拍拍著小手。肖遙對音樂有興趣?于是盡管那時他們的事業還剛起步,經濟尚不寬余,但他們還是決定買琴,讓兒子學琴。于是肖媽和肖遙有了一次正式的談話。兒子,音樂很好聽,學琴卻很苦,你吃得起苦嗎?肖遙點點頭,能。兒子,老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要學好它,必須要堅持到底,你能做到嗎?肖遙點點頭,能、能做到。
此時,肖遙五歲,在幼兒園上中班。肖媽陪著肖遙堅持了十年,參加三次考級,第一次考上四級,第二次獲得八級,第三次拿下十級。音樂陪伴肖遙成長。
肖媽在為肖遙搭建學習平臺、引導學習方向時是非常注意順勢而導的。六年級時,肖遙對電腦編程產生了興趣,肖媽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兒子入門作了些基礎輔導,然后鼓勵他自己鉆研。經過一年的努力,肖遙在這個領域踏上了堅實一步——獲得CCF主辦的非專業軟件能力認證壹等證書。
除了關心學習上、生活上的健康成長之外,肖媽也很會利用一些契機,關心肖遙思想上的成長。有一次,肖遙的一位同學興沖沖地上肖遙家,給肖遙看他腳上的耐克新鞋。他給肖遙比畫著:既有動感,又有清新的薄荷綠鞋面,鋸齒形美觀牢固的縫線,后跟疊層滌綸設計,前足撞色緩震配置……最后還不忘炫耀它昂貴的售價。
同學走了,肖媽問肖遙,你喜歡這鞋嗎?目前家里的經濟能力還可以,要不替你也買一雙?肖遙回答,不要。那你剛才好像看得很仔細?看仔細是因為這鞋各方面的確很好,但我們當學生的并不需要。一是我們現在的運動強度一般的球鞋就夠了,二是穿名牌容易引起同學攀比。肖媽聽了兒子的回答,在心里笑了,暗暗給肖遙點了個贊。
肖媽在肖遙的成長途中,家長的角色當得很到位。
在一個潔凈的小區中,一座普通的民宅里,傳出了悠揚的琴聲,時高昂時低吟,時激越時舒緩……肖遙在彈奏他心儀的《幻想即興曲》。這是忙完了一天的學習活動后的積極放松和娛樂,也是他每天對自己的激勵和鞭策。他的書桌上放著“以夢為馬,不負青春”的座右銘。此刻他沉醉在幻想即興曲的旋律里,好似呼吸田野中清涼甜潤的芬芳氣息,對話山谷中傳來的淙淙泉聲。他漫步在松軟潔凈的海灘邊,踏浪擊波;他騎著他心中的駿馬,朝著霞光狂奔,一程又一程地向著他心中的目標接近,再接近。
(插圖/楊宏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