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能競賽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不僅為各職業院校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也助推了專業實訓課程的科學開發建設。本文結合物流專業技能競賽,分析本校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特點,對專業實訓項目進行開發研究,總結出一些實訓課程開展的有效建議。
關鍵詞:智慧物流;技能大賽;實訓項目開發
中圖分類號:F25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0.012
智慧物流通過協同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先進技術,成為重塑物流產業結構、轉變物流產業發展方式的新生態。為了體現行業新變化、新需求,自2018年開始,以“倉儲作業方案設計與實施”為題的物流技能競賽便開始轉變為“智慧物流作業方案設計與實施”技能競賽。為在智慧物流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同時也為更好提升物流專業教學水平,我校自2018年開始探索建設智慧物流實訓室,緊貼智慧物流技能競賽的內容和要求,進行新的實訓項目研究開發。
1 實訓項目設計原則
實訓項目的設計,應在深入研究國家智慧物流技能競賽的內容、要求基礎上,根據我校物流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及不同教學階段的具體要求,分層次設置實訓項目。一是打破目前物流專業每門課程各自為政的局面,使得實訓項目不依附于某一門理論課程,而能夠體現多門理論課程知識點內在聯系,成為訓練綜合物流職業技能的平臺;二是打破實訓知識內容陳舊,與企業真實運作不相符的局面。在對物流企業實際生產特別是前沿技術進行全面調查分析的基礎上,設計實訓項目,體現一定的高階性和技術性;三是打破原來實訓內容和競賽培訓分離的局面,在實訓項目中融入技能競賽的理論和操作內容,以賽促學,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熟練掌握。
2 實訓項目設計方案
目前,重慶電專物流管理專業建成物流操作實訓室和物流仿真實訓室兩個,可開展包括生產物流、運輸、倉儲操作、配送操作以及物流模擬仿真等方面的實訓項目。結合目前已有設備和智慧物流技能競賽的需要,考慮高職教育的目標和特點,將物流實訓項目進行重構設計。具體說來,物流專業實訓應該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硬件設備的操作使用;二是物流軟件特別是智慧物流管理系統的使用。物流硬件使用按作業流程包括包裝設備、出入庫設備、條碼及射頻設備、智能分揀設備等的操作。智慧物流管理系統則應涵蓋庫存管理(入庫、盤點、出庫)、訂單管理、分揀管理、配送管理等內容。
經過分析,將物流管理專業實訓項目分為認知和操作應用兩個層面。認知層面的實訓項目有:物流設備認知實訓、物流企業認知實訓、物流技術認知實訓。操作應用層面的實訓項目則按物流操作流程內容來劃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智慧倉儲操作實訓。目前,物流管理專業技能競賽最重要的考察點就是要求學生進行科學的倉儲方案設計,同時利用智慧物流技術完成操作實施。結合競賽內容要求,融入倉儲與配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運輸實務等課程相關知識點,設計本項實訓作業。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儲配方案,進入倉儲管理系統,利用手持終端,切身體會物流企業倉儲操作的全過程。從產品生產環節下線開始,完成商品入庫包裝、堆碼組托、進出庫操作、庫存盤點、商品條碼打印、手持終端操作等實訓操作,全面、系統、規范地掌握倉儲運作各個業務環節的主要操作技能。實訓中,學生不僅了解到倉儲環節的各個功能,還能對現在的智慧物流技術,如條碼和RFID識別、智慧手表手套使用等有一定認識。這為學生畢業后到物流運輸、倉儲配送中心、電子商務企業、連鎖店等就業打下基礎。
(2)智慧分揀操作實訓。電商物流業是目前發展迅速,就業需求較大的新興行業,它對分揀技術特別是分揀的效率和準確率要求越來越高。在最近的物流專業技能競賽中,也相應將原本的人工分揀升級為半自動分揀,要求學生能正確使用智能分揀設備高效率實施分揀。因此在本實訓項目設計中,學生利用倉儲管理系統準確了解庫存信息,對客戶需求信息進行分析處理,編制揀選作業計劃,生成揀選單,并正確使用電子標簽揀選貨架和B2C貨架進行揀選。同時,根據專業發展需要,后面還可以增加“貨到人”智能揀選系統,更好地進行電商物流的全過程模擬。
(3)智能發貨配送作業實訓。倉儲操作結束后,配送線路計算、貨物的正確裝車配載等也是技能競賽的考察內容之一。在本實訓項目內容設計中,學生利用模擬配送車進行裝車發貨,同時通過智能發貨配送系統完成路線指派、車載業務與定位功能。智能發貨配送系統包括手機端和服務端,學生可通過系統進行數據管理和在途監控,模擬配送過程的運輸環節。
(4)生產物流實訓。主要圍繞物流管理、生產物流運作管理、物流質量管理等課程要求,學生分組進行模擬產品的生產全流程,并在其中融入看板作業管理、精細生產控制等現代管理理念。通過實際動手操作來體會生產企業的流水線運作過程,包括流水線生產、電腦控制、打包、運輸作業過程,培養學生生產物流的操作、控制、管理等能力,及組織協調能力、團隊精神等。
3 結語
基于技能競賽開發設計的實訓項目可以進一步推動“以賽促教”,促使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增加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為打造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覃常員.高職院校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商界論壇,2013,(5).
[2]李焦明.當前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的現狀與思考[J].成人教育,2010,(11).
作者簡介:楊怡(1982-),女,四川人,碩士,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經濟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物流成本、物流倉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