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務員作為我國公共部門尤其是政府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內容,其素質與能力對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而公務員考錄制度作為政府招錄人才的主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總結古代科考歷史、借鑒西方發達國家考錄經驗的基礎上,我國公務員考錄制度已經進入法制化階段,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但同時由于意識形態、社會發展、法律法規等方面的缺失與不足,在招錄、考試、錄取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通過與英國公務員考錄制度進行比較研究,探索公務員考錄制度的原則、程序、方法和內容等,旨在發現我國公務員考錄制度存在的不足,并為其完善與發展提供借鑒和建議。
關鍵詞:公務員;考試錄用;比較研究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0.017
0 引言
“為政之要,唯在得人”,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各朝各代都特別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任用,而世卿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等選官制度的演進和發展,更進一步體現了合理選才的重要性。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領導班子也在積極探索適應新形勢的人才選拔和任用制度,從傳統的干部人事制度、干部分類管理,到公務員制度建立與成熟,從《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條例》,到《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最后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頒布,我國結合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逐步建立起了適應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的公務員制度。英國作為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國家,19世紀50年代便開始對人事制度著手改革。從《諾斯科特——屈維廉報告》到《富爾頓報告》,從撒切爾大刀闊斧的行政改革、梅杰政府《英國文官制度的繼續與變革》白皮書頒布、布萊爾政府人才儲備計劃的提出,到卡梅倫“社會流動戰略”實施,英國政府不斷改革創新公務員考錄制度,為政府吸納了大批優秀人才,也為英國的發展與進步奠定了基礎。隨著行政環境的變化,國家、社會、人民對公務員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把好公務員考錄的關口,完善機制吸引人才,對整個人事行政管理體制乃至政治制度的穩定和發展,都具有極大的意義。
1 中英公務員考錄制度基本原則比較
1.1 政治原則比較
中國和英國政治制度不同,公務員考錄制度的政治原則自然不同,主要表現為中國的“黨管干部、統一管理”與英國的“兩官分途、政治中立”。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后稱《公務員法》)在第四條規定,我國公務員管理堅持黨管干部原則,這也就意味著,黨對干部統一領導、黨對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統一領導。同時我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我國公務員考錄制度不搞政治分立,不搞政務官與事務官“兩官分途”制度。所有公務員都必須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和監督。英國是資本主義國家,在公務員管理上,嚴格區分政務官和事務官,強調事務官的政治中立。即政務官通過選舉產生,承擔政治責任,跟隨政黨的更迭而進退。事務官通過公開考試擇優錄取,不參與黨派競爭,實行職務常任。
1.2 考試原則比較
考任作為一種制度,最早產生于我國古代,我國古代科舉制度為西方國家公務員考錄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經驗,而我國公務員制度又是在總結中外考錄制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總體來說,中國和英國公務員考錄制度都遵循公平、公開、擇優、法制等基本考試原則。
公開就是指公務員考試采用社會公開招考形式,從崗位信息發布、職位咨詢,到成績公布、名單公示、異議申訴等,都通過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方式進行通知公告。公平就是指除限制性條件排除在外的人員以外,考生不受民族、種族、性別、宗教等的限制,平等地享有報名考試的機會,公務員考錄機關對所有考生平等無偏見。擇優是指根據考試成績、綜合素質或者其他考核結果,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擇優錄用,擺脫組織和個人的影響干擾,公正客觀的選擇表現優異的考生進入公務員系統。法制是指公務員考錄工作要依法進行各國都制定了相關法律,規范公務員考錄的標準、方法和程序。
1.3 職位分類原則比較
職位分類是科學管理的產物,一般而言,公務員職位分類主要包括兩種:職位分類和品位分類。英國是典型的以品位分類為主的國家,近幾年改革逐漸吸收職位分類的優點;我國公務員法規定,國家實行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
中國實行職位分類制度,是一種因職擇人的現代人事行政制度,即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進行職位的劃分。目前我國公務員主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并實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英國主要是實行品位分類制度,因人設職,強調人的資格條件,看重“通才”,認為公務員應該具有多方面的修養和素質。20世紀70年代以后,英國加快公務員制度改革步伐,在保留品位分類基礎輪廓上,又吸收了職位分類的優點,目前其職類、職組、職系等都在不斷分化和完善,極大促進了公務員分類結構的科學、合理。
1.4 用人原則比較
公務員考錄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選拔人才,因此依據什么樣的原則進行選拔顯得尤為重要,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擇人標準。西方主要奉行“通才”“專才”的任用,英國是“通才”選拔標準的代表,中國公務員選拔任用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我國《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的選拔任用,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德才兼備說明既要強調考生的思想道德和品德素質,又要重視其專業技術能力,不能顧此失彼。同時要強調以德為先,即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有良好工作作風、具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等。《公務員法》指出公務員的任用要突出政治標準,這更進一步說明了“德”的重要性,強調了我國公務員用人的第一標準。英國公務員的選拔任用,主要依據“通才”的標準,認為公務員需要具備廣泛的基礎知識、綜合能力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還需要有較強的靈活應變能力以及較高的綜合素質。
2 中英公務員考錄制度具體內容比較
2.1 報考環節比較
從程序上來看,中國和英國公務員報考環節基本一致,都包括確定招錄過程、確定職位資格條件、發布招考公告、職位申請報名、資格審核篩選等步驟,通過這一系列基本程序,確定初試入圍名單,為接下來的筆試和面試做準備。具體分析兩國報考方面的細則和內容,可以發現兩國還是存在不少差異,主要涉及報名資格和條件限制等方面。
中國對報考公務員必須具備的條件做出了具體規定,比較強調政治素質,除了具有中國國籍之外,重要的是要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公務員錄用規定》還規定了考生的學歷、年齡以及不予報考的限制性條款,這些基本適用于所有考生。英國在公務員考錄中,也對考生的能力、國籍、學歷等作了規定,但由于政治制度、社會情況、地域管轄等因素影響,規定內容表現其特有的國情和特征。首先,對于國籍要求,主要分為三類,即外國人、非外國人和其他。對于不同國籍的考生,可報考的崗位不同,對于一些核心部門、情報機關或預留職位,只有英國公民才可以報考,可見英國也強調政治素質。其次,英國公務員分為普通公務員和高級公務員,不同級別公務員的報考,其資格條件設置也不一樣。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推進,英國對學歷、年齡的要求逐漸淡化,主要是考察考生的實際能力,同時提倡公務員隊伍的多樣化,在公務員隊伍中女性、少數民族、殘疾人士都占有一定比例。
2.2 考試環節比較
從考試內容來看,中國公務員考試包括筆試和面試。筆試包括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申論兩部分,試題內容涉及常識、言語理解、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問題闡述、公文寫作等,主要考察考生的基礎知識、潛在能力以及實際工作技能等。面試主要為結構化面試、情景式問答,內容多為國內外時事政治,主要考察考生的應變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等。部分崗位還有職業測試,如行政執法類崗位的體能測試,專業技術類崗位的專業知識測試等。英國素來重視“通才”的選拔,在公務員考試中,非常注重考生知識的全面性,因而在筆試和選試中包含了英文、作文、文學、歷史、地理、政治、法律、化學、生物等多個科目的考察。同時,由于英國公務員的分類分級,不同的考生其考試內容也不一樣,主要有知識測驗、心理測驗、技能測驗、特別標準等方面的考察,高級公務員側重考察智力與潛能,一般公務員側重實際操作技能考核。
從考試方法來看,中國奉行“凡進必考”,擔任一級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級層次的公務員,都必須經公開考試合格后方可錄用。英國公務員考試除了常規的筆試和面試之外,還有針對政府在職人員的有限資格考試、針對提名人選的鑒定考試、針對專業資格人員的特種考試等。此外,英國針對不同選拔路徑的考生,還開發了在線測試、電子文件筐測試等方法。
2.3 錄用環節比較
從程序方面來看,在考試結束后到正式錄用前,中國公務員的選拔要經歷以下幾個步驟:成績公布、體檢、考察、公示、審批或備案、試用。一般而言,考生在進入面試環節后,面試成績以及綜合成績排名會在當天或者面試結束一周內進行公布,接下來就是考生的健康體檢環節、政治背景審查等,主要考察考生的道德素質與政治素養。只有全部環節合格,才會成為擬錄取公務員,并按規定的流程進行備案、任職。英國公務員錄用程序與我國相差不大,也要對候選人進行資格審查、備案、試用等,不過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對資格候選人進行審查時,重點考察其國籍、健康狀況而非道德品質,這主要是針對高級公務員以及一些特殊崗位人員進行考察。此外,英國在公務員考錄過程中,對于面試失敗者或者淘汰者,除了告知成績外,還會告知其失誤的地方以及被淘汰的原因,以便考生對照改進。
從錄用方法來看,中國公務員的錄用實行二輪制考試,即筆試加面試的形式。在兩輪制考試外,還結合使用考核方法,主要是考察考生的政治標準,包括政治素質、道德品行、遵紀守法、廉潔自律、職位匹配度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況。英國公務員采取等級考試和二輪考試的方法。普通公務員主要采取與我國類似的兩輪考試方法,通過筆試、面試進行人才選拔。對于高級公務員,主要采取快速通道法,旨在培養和提拔有潛力的人,使其快速提升到高級公務員的職位,如研究生快速通道、業務技術快速通道。同時,還有配合快速通道實施的實習生計劃,包括在校生暑期多元化實習項目、早期多元化實習項目、快速通道學徒項目等。除了這些錄用方式,英國還有一個值得借鑒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人才儲備計劃。這主要是針對那些因職位數量有限未能匹配到合適崗位,或者通過最終考核但因其他原因未能出任的人員,將其放入人才儲備庫中,當出現職位空缺時,可以直接進入遴選階段而不必再次申請及考試,節省精力和成本。
3 總結
英國作為最早建立公務員考錄制度的國家,其有效度的人力資源管理已顯示出巨大的潛力,行政效率提高、經濟政治社會發展迅速,比較研究英國公務員考錄制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分析可以發現,英國與中國公務員考錄制度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如公務員考錄都遵循公平公開擇優的原則、公務員考錄程序主體脈絡相似等。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英國公務員考錄制度的優點,如多重程序嚴格把關、考試方法多樣、考試內容貼近職位、分級分類選拔人才、考察方法與工作緊密聯系等,這為今后我國公務員考錄制度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了借鑒,如要科學設定考試內容,分級分類進行測試;試題設計要貼近實際崗位工作,增加測試有效性;應豐富考試考核方法,不拘一格降人才;創新錄用方式方法,推行資格考試、人才儲備計劃等,不斷完善我國公務員考錄制度。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社會環境、政治形態,無論是法律法規、風俗習慣都有各自的特點,公務員考錄制度也是適應各國國情而建立起來的。中英公務員考錄制度的比較不是為了一較高下、分出優劣,而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進程中,加強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與溝通,博采眾長,不斷推動我國公務員考錄制度的完善與創新。
參考文獻
[1]郭沛.美、英兩國公務員分類管理制度的演變及其啟示[J].中國行政管理,2009,(01):97-101.
[2]顧麗梅.英、美公務員分類制度的發展與啟示[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6,(09):24-27.
[3]夏書章.行政管理學[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8.
[4]譚功榮.公務員制度比較研究[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番麗菊(1994-),女,漢族,云南騰沖人,碩士,云南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