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依托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重慶自貿試驗區,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與相關職能部門一起,加強統籌謀劃和改革創新,帶頭帶動全市金融業對外開放,全力服務開放型經濟發展。
深化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推動中新重點合作項目實施。重點推動中新雙方在基金、理財、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合作:落地首筆綠色跨境貸,推動重慶農村商業銀行、金科園林等赴新發行綠色債券;促成新加坡嘉量資本等在渝合資組建中新金融科技人民幣投資基金;助力“日興資管—工行新加坡中國債券ETF”基金掛牌上市,提升中新金融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水平。持續優化合作協調機制。高效率、常態化運行西部地區金融合作機制;建立中新金融專家顧問團機制,形成中新金融領域覆蓋雙方政府、機構、企業、學者的“融智”機制,并召開首屆顧問團年會,共商中新金融合作路徑。提升交流平臺的國際影響力。成功舉辦第三屆中新金融峰會,邀請東盟10國央行領導以及國際金融機構、中國西部省區、國內金融機構等重要嘉賓參加,收獲了支持重慶金融改革開放的政策舉措、凝聚了中新金融合作的共識、深化了金融雙向開放的對話交流。
探索自貿區政策開放先行。持續優化開放政策體系。對標對表,全面落實總體方案和相關試點任務,成功爭取到本外幣合一賬戶體系試點、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試點等10余項金融開放創新政策。推進創新型金融機構落戶自貿區。通過簡化銀行保險分支機構行政審批等措施,積極引導外向型、創新型金融機構在自貿試驗區集聚,2020年,自貿試驗區共新增金融機構34家、注冊資本金達241億元。推進跨境投融資改革試點。開展外債登記管理改革試點,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一次性登記外債,不再逐筆辦理外債簽約登記;將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范圍擴大至全市,通過簡化資本項目業務登記管理、放寬具有出口背景的國內外匯貸款購匯償還等措施,提升跨境業務便利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