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黎
2021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行更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圍繞這一目標,重慶提出“四個開放”發展路徑,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著力數據開放,暢通信息流。一是完善數據開放法律法規。在原有《重慶市公共數據開放管理暫行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政府數據的開放范圍與標準,數據數量與質量兩手抓。完善數據開放保密審查和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確保數據開放安全性。清晰界定政府數據開放權限職責及法律責任,合理設置有關主體的權利、責任及義務。二是重視數據的創新與運用。數據創新影響開放數據的質量。繼續辦好重慶開放數據創新應用大賽,以賽促用、以賽提質,調動社會力量,形成強大合力,為數據創新與融合提供新思路。數據運用是數據開放的落腳點,在保證安全和隱私的前提下,應以公眾需求為導向,優先開放公眾需要的數據,提高公共服務質量。三是推進數據跨境有序流動。建設大數據國際國內合作綜合服務平臺,抓好仙桃數據谷中新大數據智能化合作示范點建設,推進中新“一通道兩中心”信息通信領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著力金融開放,暢通資金流。一是高標準實施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推動建設中新金融科技合作示范區,高水平辦好中新金融峰會、重慶國際創投大會。二是推動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金融創新,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賬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開展跨境發債、跨境投資并購、跨境證券投資等跨境金融服務。三是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步伐,提升金融機構、市場、產品、創新等金融要素集聚和輻射能級,探索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新時代西部大開發能力。四是建設內陸國際物流金融服務平臺,完善涵蓋金融服務、抵押登記、貨物監管、數據管理于一體的國際物流金融綜合服務功能,全面提升金融服務“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能力。
著力運輸開放,暢通物流。一是推進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建設,深入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以《重慶交通強市建設五年行動方案》、重慶市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為指導,推動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協同發展,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提高內暢外聯水平。二是提升開放通道能級,統籌東西南北四向。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渝滿俄”國際鐵路班列、長江黃金水道等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設,實施國際航空樞紐拓網升級和跨境公路物流通道體系建設。三是完善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深化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多式聯運、網絡貨運、數字倉儲、高鐵快運等物流新業態。引進前沿創新型和總部型物流企業,加快構建“1+5+N”物流信息平臺體系。推進川渝口岸和物流深度合作,充分發揮重慶內陸國際多式聯運中心功能。四是深化交通運輸改革,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放寬市場準入、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水平,推動市場主體在國內國際市場規則下有序競爭。
著力人才開放,暢通人流。一是以多元化的形式育才。辦好重慶英才大會和“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政策體系,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和青年科技人才,壯大人才隊伍。二是以高層次的平臺聚才。搭建高層次人才交流平臺,深入開展“百萬英才興重慶”、全球科學家高峰會、“千名博士重慶行”等品牌活動,增強人才歸屬感和獲得感。深耕研發平臺,加快與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建立高端研發機構,高標準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三是以靈活的體制機制用才。實施產業人才攻堅專項行動,健全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構建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完善激勵人才在渝創新創業的支持措施。四是以優質的服務環境留才。積極推行《重慶英才計劃實施辦法(試行)》、《重慶市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創新支持計劃實施辦法》等激勵政策,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嚴格落實《重慶英才服務管理辦法(試行)》,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推進人才安居工程,為人才提供優質的住宿保障。
(作者系重慶工商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