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宏寶
摘 要:油松作為一種重要的綠化樹種,對于北方地區人工林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該文以承德市七溝林場油松良種基地為例,分析了基地生產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闡述了油松基地發展的必要性和市場需求,從不同的管理角度對基地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為華北地區油松的培育和種植提供依據。
關鍵詞:油松;良種基地;建設;華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 S7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4-0064-02
1 油松良種基地基本情況
平泉市七溝林場位于平泉市西南部,地處冀、蒙、遼三省交界處,東經118°21′、北緯40°55′,海拔高度在480~740m,呈東北高、西南低、地勢比較平緩,屬燕山山脈。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7.5℃,溫度指數84.9,1月份最大,年平均降水量580mm,雨量集中在7—9月,無霜期150~172d。土壤為坡積花崗巖母質上發育的砂質壤土,屬淋溶褐土,呈微酸性,土質肥沃,土層深厚,地下水充足,適宜規劃的油松樹種生長,森林覆蓋率達62.9%。截至2019年末,基地總規模324hm2,包括初級油松無性系種子園500hm2(217個無性系)、1.5代種子園30hm2(20個無性系)、母樹林193hm2、子代測定林24hm2、優樹收集區15hm2、示范林23hm2。
2 油松繁育與推廣的成效
2.1 種子生產情況 基地自建設以來,種子園生產良種6807kg,母樹林生產優質種子27868.5kg,合計生產種子34675.5kg。2017年種子園生產良種161kg,母樹林生產優質種子1013.5kg,合計1174.5kg。2018年種子園生產良種192kg,母樹林生產優質種子387kg,合計597kg。2019年種子園生產良種180kg,母樹林生產優質種子840kg,合計1020kg。最高年份種子園生產良種500kg,母樹林生產優質種子2480kg,經測定種子園所產種子增益達15%以上,母樹林所產種子增益達5%以上。
2.2 基地建設情況 平泉市七溝油松良種基地始建于1984年,屬部省聯營油松良種繁育基地,是國家重點投資建設的林木種苗工程之一,2009晉升為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2010—2019年,基地建設共投入資金1169萬元,其中(國家投入1016萬元,自籌153萬元,基地總面積由155hm2增加到324hm2。基地母樹長勢良好,技術資料完備,是河北省現存唯一的建設完好、保存最完整的油松基因庫。基地在國家、省、市各級林業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和支持下,初步形成了以良種繁育為核心,選育、實驗、示范、生產、推廣為一體的良種繁育體系。基地建設期間,先后與北京林業大學和河北省林科院聯合開展了《油松嫁接技術》《初級油松種子園的營造技術》《油松種子園優質高產技術》等科技攻關課題,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北京林業大學和省林科院專家的指導下,對油松全同胞控制授粉試驗所產的種子進行了研究,被河北省林業廳評為1997年度全省林木良種繁育基地先進單位。
2.3 良種推廣應用情況 截至2019年,已累計為本縣及周邊地區造林工程提供優質種子34675.5kg,良種營養杯苗木1500萬株,共造林1.3萬hm2,為實現造林良種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3 基地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母樹林樹體高大,采種困難,不便于管理,且大部分樹齡均已達到50年,種子品質、產量均下降,需要調整并新建一部分。
(2)油松具有當年授粉、次年成熟的特性,結實管理難度大,產量不穩定,有待加強結實量研究及克服大小年的問題。
(3)由于油松容易發生種實蟲害,特別是球果螟和松梢螟危害,防治雖已達到一定的效果,但仍不夠理想,有待進一步研究科學防治技術。
(4)基地在山區,條件艱苦,加之良種繁育工作的特殊性(育種周期長、技術要求高),使之一線技術力量不穩定,技術人員延續性難以保證,影響了基地工作的有序開展。
(5)基地緊臨村莊,人員活動較多,防火難度達大。
4 基地建設的必要性及需求分析
4.1 建設的必要性 油松是我國北方廣大山區主要造林樹種之一,在適生區的林業工程建設中占據了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同時,油松也是中國特有樹種,分布范圍廣,廣泛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東等12省區,壽命長,抗逆性強,四季常青,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均較高,除可生產木材外,還可生產花粉、松節油等各種副產品。林木種苗工作是林業建設的基礎,隨著國家林業六大工程的實施,生態環境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及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社會等要求,我國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林木種子和苗木,特別是優良的種子和苗木,以滿足林業建設的需要。良種在林業生產中的巨大作用是其他因素不可替代、不比可擬的,良種的科學使用將會帶來林業生產的巨大變革。建立林木良種基地,培育良種,推進林木良種化,是加快實現林業發展方式轉變和建設現代林業的根本,是產生增量效益和投入少見效快的最佳方式。可見,良種產業是目前林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4.2 需求 油松樹形好、美觀,具有很好的景觀價值,是園林綠化樹種之一;木材可供建筑和家具等用材;油松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較高,其綜合開發利用前景廣闊。在提倡建設優質高效林業的今天,油松樹具有很高的資源潛力。
5 發展建議
目前,七溝林場油松良種基地種子園仍處于初級階段,子代測定林測定的系號較少,能夠獲得的遺傳信息量不大,而且基地現規模較小。因此,七溝林場油松良種基地需要在質量、良種產量和建設規模上都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5.1 提高良種遺傳性 依據子代測定林的測定結果,改建現有初級無性系種子園,提高良種的遺傳增益,并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種子園的良種產量和質量,使種子園所產良種的遺傳增益達到15%以上。利用從本基地子代測定林測定篩選出的優良無性系和從全國油松適生區內選擇引進優良無性系材料,新建一處遺傳增益明顯的高世代油松種子園。加強對母樹林的管理,提高母樹林的產量和種子的遺傳增益,使所產種子的遺傳增益達到5%以上。增加子代測定林的數量,使子代測定林在系號、地點、不同的年代上都能夠具有時間和空間的代表性。
5.2 提高良種產量 加強對現有初級油松種子園、母樹林的建設管理,提高單產及總產,到本規劃期末,使種子園的良種年均產量達到300kg,母樹林的良種產量達到1200kg。
5.3 加強良種基地建設 通過規劃,使基地在規模上能夠有更大的發展。通過新建種子園、母樹林,增加基地未來的良種生產潛力;通過新建高世代油松種子園,擴建種質資源收集圃,增加本基地的育種資源;通過試驗林、區域試驗林的建設,為基地生產的良種向外推廣使用和育種新材料的培育奠定基礎。
5.4 加強科學試驗研究 對病蟲害防治、解決油松種子產量大小年明顯的問題等進行科學研究試驗,并積極爭取科研院所的研究項目及技術支持。吸收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提高基地的育種和管理水平,把基地建設成林木良種的生產基地、林木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基地、科研院所的研發基地、科技成果推廣的示范基地,提升選育、實驗、示范、生產、推廣的綜合能力。
5.5 進一步明確基地發展定位與技術路線 以培育油松良種為主,按照“生長快,抗性強”的選育方向。通過加強子代測定,選擇優良無性系、優良家系里的優良單株,建立高世代、高標準種子園,同時改良現有初級種子園。擴大、完善收集圃,收集保存林木種質資源。建立系號比較全面的新子代測定林,為選擇更好油松優良無性系,建立高世代種子園良奠定基礎。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