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組織部門必須把學習好、貫徹好、執行好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在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過程中,堅決履行好選干部配班子、抓基層打基礎、建隊伍聚人才的政治責任,有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抓好理論武裝,筑牢思想根基,提升高質量發展“引領力”
要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組織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不懈抓好理論武裝,推動黨員干部真正學懂、弄通、做實,筑牢理想信念、增強執政本領、提升品行作風,答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道終身課題。
要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要堅持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扎實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形勢任務教育、先進典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運用新理論新思想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當前,要重點抓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學習,通過理論中心組學習、舉辦培訓班、基層宣講、在線學習等途徑,推動全會精神落地見效。
突出強基固本,提升政治功能,凝聚高質量發展“向心力”
要全面壓實基層黨建工作主體責任,全覆蓋建立黨組織書記“一承諾兩清單”和黨組織班子成員黨建任務清單,推行科級班子成員黨支部聯系點制度和向黨委(黨組)會議匯報履行黨建責任情況制度,改進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加強基層組織體系建設,深入落實“五個基本”黨支部標準化建設要求,實現應建盡建、全面覆蓋。
要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作用,突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加強第一書記隊伍建設,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抓好軟弱渙散黨組織排查整頓長效機制落實,實施“四個一”舉措,確保整頓實效;完善城市黨建體系,打造“城鄉社區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組織體系,健全完善“1+N”黨群服務中心體系,推動市級黨群服務中心實體化、常態化有效運行;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大力實施紅色業委會、紅色物業“雙紅工程”,全面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堅持事業為上,精準選賢任能,釋放高質量發展“內動力”
當前,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疫情防控常態化以及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任務艱巨。對于東寧市來說,綏東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打造跨境產業集群等發展時不我待,全市各級黨員干部肩負著推動各項事業向高質量邁進的歷史重任,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這就要求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在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鍛煉干部、識別干部、培養干部,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作風務實、勝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干部隊伍。
要以事擇人,堅持選賢任能、任人唯賢。秉承好干部標準,拓寬選人視野,立足崗位職責、班子結構、高質量發展需要,把那些能力強、善作為、敢擔當的干部用起來;大力實施優秀年輕干部培養計劃,重點推行《關于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具體實施意見》,建立完善全市優秀年輕干部儲備庫,著重在疫情防控、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一線中發現干部、培養干部。
要強化激勵,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持續推進能上能下、容錯糾錯、職級并行、帶薪休假等制度落實落靠,讓干部干得放心、干得舒心。
要嚴格監管,堅持長期監督與日常監督相結合、抓早抓小與嚴厲懲治相結合,建立干部監督信息數據庫,探索八小時以外黨員干部“社交圈”和“生活圈”監督機制,構建組織、社會、家庭、群眾等密切協調配合的監督管理體系。
聚焦振興發展,集聚各類人才,增強高質量發展“戰斗力”
要牢固樹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不動搖,聚焦中心工作,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在推進人才機制體制改革中,逐步破解引才難、留才難問題。
要多渠道“引”。緊緊圍繞互市貿易、跨境產業加工、中草藥種植等重要領域、重大項目、重點工作,依托高校畢業季招聘會、“黑龍江省人才周”等活動,精準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針對企業引進技術專業人才難問題,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及中小企業人才需求情況開展調研,積極引進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
要多層面“育”。圍繞提高政治鑒別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務能力、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心理調適能力等,培養造就一批善于治黨理政的黨政人才;強化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培養造就一批業務骨干和行業領軍人才;更新管理理念,培養造就一批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通過開展農業技術人才專題培訓,培養造就一批農村實用人才。
要多舉措“留”。進一步建立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營造鼓勵人才、重視人才的良好氛圍;完善市級領導聯系服務優秀人才工作,及時解決科研、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問題和困難;加快推進人才公寓建設,讓各類人才安居、安心、安業;推進“十大基地”建設,積極推進“校地合作”共建,力爭在擴大人才輸入、激勵干事創業等方面取得實質性成效。
(作者系中共東寧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