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堯

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園位于牡丹江市太平路南端的江濱公園,由八女投江紀念館、廣場和群雕組成,主要為了紀念投江犧牲的八位東北抗聯(lián)巾幗英烈——第五軍婦女團指導員冷云,班長楊貴珍、胡秀芝,原第四軍被服廠廠長安順福,戰(zhàn)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和李鳳善。
1938年,日偽軍在松花江下游展開了“三江大討伐”,東北抗聯(lián)第五軍主力部隊毅然遠征。10月下旬的一天,西征回返的抗聯(lián)第五軍第一師約百人的隊伍,行至林口縣境內(nèi)的烏斯渾河畔,被大批日偽軍包圍。為掩護大部隊突圍,指導員冷云帶領7名女戰(zhàn)士主動將敵人吸引過來,大部隊乘機轉移。8名女戰(zhàn)士彈盡糧絕后,寧死不屈,毅然走進波濤洶涌的烏斯渾河,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為紀念八位巾幗抗日英雄,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于1984年籌建“八女投江”大型雕塑,并于1988年8月1日在牡丹江市的牡丹江畔江濱公園落成。雕塑坐南朝北,高8.8米、長18米、寬6.9米,由花崗巖石雕塑而成。雕塑生動展示了冷云等8位女戰(zhàn)士威武不屈的英雄氣概,基座上“八女投江”4個大字由時任全國政協(xié)主席鄧穎超題寫。
八女投江紀念館位于牡丹江市太平路156號,與八女投江烈士群雕相呼應。該館的展館建筑面積為6885平方米,有5個基礎陳列展廳、1個臨時展廳和1個多功能廳,于2011年8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展館在內(nèi)容設計上突破了以“八女投江”事跡敘述“八女”精神的布展理念,將展覽內(nèi)容擴大為牡丹江地區(qū)抗日斗爭的十四年歷程。八女投江紀念館展出實物300余件、照片(畫像)400余幅,展出內(nèi)容包括六個部分:日寇鐵蹄下的牡丹江、牡丹江的抗日烽火、中朝人民并肩抗日、八女英烈壯歌、抗戰(zhàn)的最后勝利、英烈千秋。展覽采用幻影成像、弧幕投影、故事墻等科技手段和繪畫、雕塑、場景復原等表現(xiàn)形式,在展陳藝術手法上力求突破。
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園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于2017年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名錄》,自1988年開放以來,累計接待中外參觀者達上百萬人次,充分發(fā)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陣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