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那迦
一年終盤時,廉政瞭望·官察室對今年來落馬的10名“大老虎”進行復盤。他們中有人已經退休,自以為安然著陸;有人仕途正如日中天卻戛然而止,最終都沒有逃過紀律和法律的正義制裁。
正部落馬:傅政華
案件:10月2日,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傅政華被查。傅政華常年在公安系統任職,歷任北京市公安局刑偵處大要案隊隊長、市公安局刑偵處副處長等職,在調往公安部后參與過馬加爵案等大要案的偵破。2018年,國家機構改革后,傅政華擔任改革后重新組建的司法部首任部長。2020年5月,他被任命為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直至被查。
點評:傅政華在今年的“大老虎”中堪稱重量級,是十九屆中央委員中“被查”第一人。在躋身正部級前,傅政華已經縱橫警界47年有余。
高調,是執掌首都警界后傅政華給外界留下的印象。掃掉“天上人間”夜總會等行動更讓他名聲大噪。在北京市公安局局長任上,他曾說“不管過去功勞有多大,能力有多強,資格有多老,違反鐵規鐵紀的一律堅決查處,決不姑息?!?/p>
然而他自己卻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尤其是其司法部原部長的身份,使得其落馬嚴重損害了司法行政系統乃至政法系統的形象。對傅政華的果斷處理表現出黨中央堅決清除政法隊伍害群之馬的決心。
開年“首虎”:李文喜
案件:1月24日,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在京閉幕。會議公報提到,要加大對政法系統腐敗懲治力度。一天后的晚上,已71歲的遼寧省政協原副主席李文喜作為2021年首個“政法虎”應聲落馬。
點評:從去年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到今年正式啟動,全國政法系統都在經歷一場刮骨療毒式的自我革命。既是刮骨療毒,也就意味著有些地方已經病入骨髓。而李文喜之流就是遼寧省警界需要拔除的病灶。
李文喜曾經自比為“全省人民的門衛、更夫”,在他人眼中,李文喜原本是一名立過一等功的辦案高手,但自以為平安的“警虎”卻在退休多年后原形畢露。在擔任遼寧省公安廳長的9年間,昔日英雄蛻變為單位“一霸手”,極大破壞了遼寧省公安系統風氣。
李文喜既想當官又想發財,成為李氏家族成員經商發財的倚靠,肆無忌憚地獲取巨額礦產收益,并在退休后繼續利用影響力在社會上公開活動謀取私利。
離開政法系統10年,李文喜此番黯然收場,是遼寧省政法領域反腐敗進入動真碰硬新階段的一個信號。這同時也為已退休的貪腐干部敲響警鐘:不要企圖對抗組織調查,一切僥幸心理都是徒勞。
退休“老虎”:尹家緒
案件:4月4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書記、董事長尹家緒被查。2018年,62歲的尹家緒主動寫信要求提前退休。按照相關規定,他本可以干到65歲再退休。但尹家緒的退休生活并不安生,在65歲這一年,他因涉嫌嚴重違法違紀被查,11月30日,尹家緒涉嫌受賄、為親友非法牟利一案已由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點評:尹家緒在擔任兵工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期間,連續多年發表“春天”系列文章,如《兵器的春天》《春天的召喚》等。但他卻最終難逃過往,在這個春天倒下,在這個秋天迎來了“審判”。
尹家緒的“問題”很多,寫了長長一串。“貪婪自私,家風敗壞,‘靠企吃企’”,“支持縱容親屬違規經商謀取巨額利益,搞錢色交易”……最廣為人所提及的,還包括他“長期違規持有高爾夫球卡,癡迷打高爾夫球”等等。
事實上,尹家緒是個能人。長安汽車曾在他手中騰飛。但據悉,其落馬也涉及到了其執掌長安汽車(集團)公司時期的事情。能人腐敗令人惋惜,但腐敗就是腐敗,沒有功過相抵之說。
他說多干少干兩年意義不大,選擇提前退休??此乒Τ缮硗?,實則或許是在求一道平安著陸的“保命符”。他的提前退休,加速了有關部門深入調查的進程。
跑官被騙:蒙永山
案件:6月2日,青海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蒙永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他長期在政法領域工作,先后在廣西和青海任職。8月16日,蒙永山被“雙開”。通報稱其官迷心竅、跑官買官被騙;執法犯法、以案謀私,違規干預和插手司法活動,甚至在政法隊伍開展教育整頓期間仍然不知收斂。
點評:?蒙永山的貪腐之路始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任上,即便跨省調任至青海仍不知收斂,狂妄至極。由此他開創了一個記錄:十八大以來全國首個任上主動投案的省級檢察院檢察長。
財迷心竅的蒙永山同時也醉心于權力,可笑的是,作為省級檢察院“一把手”,他卻落得“跑官買官被騙”。事實上,蒙永山并非首個被披露被政治騙子欺騙的高官。遼寧省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劉國強,甘肅原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虞海燕等人都曾上過類似的當。
近年來,紀檢監察機關關于落馬干部的通報中屢次出現結交“政治騙子”“江湖騙子”等措辭。鏟除“政治騙子”的生存空間,最重要的是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把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
退休“校虎”:劉川生
案件:今年5月,中央第三巡視組進駐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原書記劉川生于7月8日主動投案,成為今年教育領域第一個落馬的省部級高官。劉川生在高校、國家部委、媒體、外交系統均有任職經歷,2005年6月出任北師大黨委書記,直至2016年11月退休。
據悉,劉川生任內,以北師大“冠名”的私立學校在多地受到房地產開發商力捧,很多樓盤在“樓盤+名?!奔映窒乱环侩y求。而實際上許多合作辦學學校教學質量不理想。
點評:“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劉川生曾說過的一句話。主動投案時,她已年過七旬,前后執掌北京師范大學長達11年,桃李滿天下。可偽善的假面被揭開,人師立德的初心還剩幾分?
劉川生官聲歷來不佳,其子借北師大之名對外辦學斂財,早已引來多次舉報。結合她超齡服役到66歲才退休的經歷,不禁讓人疑惑為何這樣的干部能多年穩居其位?
近年來,高校腐敗現象呈現多發、易發態勢。作為從高校走出來的干部,劉川生自然懂得高校腐敗的空子怎么鉆。除了劉川生,今年落馬的高校領導還包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中國政法大學原副校長于志剛等。
濫權“挖礦”:肖毅
案件:5月10日,江西省政協副主席肖毅落馬。他是十九大后江西省被查的“第三虎”。此前,江西省原副省長李貽煌,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成員、副主任史文清先后被查。除了常見的權色、錢色交易等受賄問題外,其“雙開”通報更提到他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出現嚴重偏差,違背新發展理念,濫用職權引進和支持企業從事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虛擬貨幣“挖礦”活動,違規舉債上項目、搞建設,造成惡劣影響。
點評:長袖善舞的肖毅在江西省官場一直發展得順風順水,26歲時成正科級干部,30歲被提拔為副縣長,34歲升任瑞金市(縣級市)市長。在江西省政府駐京辦工作期間,他長期擔任北京江西企業商會名譽會長,與許多商人交往甚密。而這些政商關系也是其最令人詬病的地方。他利用駐京辦和這些商人們“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背離了“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理念。“官”“商”交往應有道,畸形的政商關系如同政治霧霾,污染一方政治生態,損害黨和人民的事業。
難再太平:宋太平
案件:7月25日,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宋太平被查,成為今年河北首名落馬的省部級干部。宋太平今年66歲,2012年1月任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018年退休。宋太平曾與河北省原副省長李謙等多名已落馬的“大老虎”共事。他與李謙曾在保定搭班四年,李謙落馬后的重大立功表現,就有檢舉揭發宋太平的問題線索。
宋太平在保定當市委書記期間被一些富商“圍獵”,他與對方互動頻繁,經常出入富豪的私人莊園。即便宋太平擔任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后,仍和這些商人保持密切聯系。
點評:腐敗干部退休,黨紀國法不休。今年以來,一批已退休多年的黨員干部被查,除了宋太平,還包括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即原銀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蔡鄂生,黑龍江省委政法委原副書記沃嶺生,山東省人大原常委、法制委員會原主任委員李少華等。這些案例向妄想平安著陸的腐敗分子敲響警鐘:有腐必反、有貪必肅,退休不是安全著陸的“保險箱”。
封面
閃電被查:周江勇
案件:8月21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落馬。周江勇的落馬創造了兩個記錄,他是改革開放以來,首個在任上落馬的杭州市委書記,也是十九大后浙江“首虎”。在20多年主政地方的生涯中,他曾長期將重點放在發展外貿、招商引資等領域,隨著他一步步升遷,其多名家族成員的商業也不斷“升級”。
點評:周江勇被拿下可謂“神速”,落馬當天他的名字還出現在《杭州日報》的頭版頭條上。周江勇落馬當晚,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要求領導干部把好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從嚴管好自己、管好家屬,始終保持親清政商關系。
周江勇并非今年唯一落馬的地方主政官員。常德市委書記楊懿文、廣西貴港原市委書記李新元等地方黨委一把手相繼被查或接受處理。正應了年初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公報所要求,壓緊壓實黨組織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和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強化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
“作秀”垮臺:張敬華
案件:12月1日,江蘇省委原副書記張敬華落馬,他是十九大以來江蘇省被查的第三“虎”。今年2月,張敬華由南京市委書記升任省委副書記,11月20日,他轉崗江蘇省政協任黨組副書記,此時與他落馬間隔僅10天。今年兩度履新的張敬華猶如坐過山車般大起大落。更加諷刺的是,落馬一周前他還在大談反腐,也是老“雙面人”了。
點評:和一些火速被查的領導干部不一樣,關于張敬華被查的傳言多年不斷。在南京市委書記任上,他曾多次被舉報,引起體制內外的關注。
傳言多,“風聲”緊,但張敬華并未因此謹小慎微,低調行事,還此地無銀三百兩地在公開活動中大談“反腐敗”、“清余毒”。在南京任職期間,張敬華告誡新上任的區委書記:“區委書記權力不小,面臨的誘惑很多,要謹小慎微、如履薄冰,經常自警自省”。落馬一周前,他還表示要“嚴格管好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為建設人民滿意的廉潔江蘇貢獻力量”。
口號與表態越多,諷刺與唏噓也就越多。廉潔、自律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善于用“漂亮話”偽裝自己的“雙面人”,假面終要被撕破。
“紀檢內鬼”:潘家華
案件:退休9年后,中央紀委原派駐國家煙草專賣局紀檢組組長、國家煙草專賣局原黨組成員潘家華還是于今年5月落馬了。2006年,潘家華進入國家煙草專賣局,直至2012年卸任。在此期間,他利用“影子公司”、政商“旋轉門”為個人和家族謀取私利。
點評:近幾年,中央巡視組不止一次向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反饋過關于加強對主要負責人等領導干部的監督。
潘家華的特殊之處在于,他是紀檢監察機關派出的“吹哨人”,理應接受最嚴格的約束和監督,卻淪為紀檢監察機關堅決防止“燈下黑”的典型案例。嚴查“燈下黑”,就是以鐵的紀律維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的純潔性。以監督“無影燈”消除權力“燈下黑”。
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今年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了多起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的通報,釋放出對執紀違紀、執法違法行為零容忍、堅決清除害群之馬的強烈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