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利,潘玲,肖昭君
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檢驗科,廣東 深圳 518000
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為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好發于兒童,且患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1]。有研究表明,MP 的臨床癥狀復雜多變,不僅會引起患者出現呼吸道癥狀,同時可累及消化、循環、神經等肺外系統,導致多系統功能出現紊亂,對患兒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影響[2]。目前,臨床上關于MP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有學者認為可能與MP 入侵人體呼吸道后擾亂機體免疫系統有關,進而導致患兒抵抗力下降,最終誘導出現相關的臨床癥狀[3]。C-反應蛋白(CRP)是反映機體組織內的急性時相蛋白,降鈣素原(PCT)是機體組織中敏感性較高的炎性因子,當機體組織受到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時,上述指標的濃度會在短時間內快速升高,對疾病的早期診斷、鑒別、治療均具有重要意義[4-5]。本研究通過檢測患兒的CRP、PCT及免疫功能等指標的濃度,并與健康體檢兒童的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以探討上述指標變化的臨床意義,為臨床早發現、早診斷及早治療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11 月至2020 年11月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檢驗科收治的60例MP患兒作為觀察組,同期選擇來我院體檢的健康兒童6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1~9歲,平均(4.78±1.32)歲;病程2~7 d,平均(4.56±0.85)d。對照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1~9歲,平均(4.72±1.29)歲。兩組兒童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納入標準:①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6]診斷標準;②病程<8 d;③伴有張馳熱或不規則熱,并持續劇烈咳嗽;④白細胞無明顯變化或略增高,血沉加快。對照組納入標準:①無慢性感染性或免疫系統疾病;②近8 周內無感染、咳嗽、發熱等疾病史;③無神經功能或代謝功能紊亂。觀察組排除標準:①合并細菌性、病毒性肺炎或肺結核;②合并其他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支氣管哮喘;③7 d 內使用過免疫調節劑、免疫抑制劑患兒;④凝血、免疫系統異常。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受試兒童的家長或監護人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受試兒童的CRP、PCT水平;(2)比較兩組受試兒童免疫球蛋白水平。
1.3 檢測方法 觀察組患兒收治住院次日采集清晨空腹肘正中靜脈血5 mL,其中2 mL 置于EDTA-K2抗凝劑中為管1(用于檢測CRP水平),另3 mL置于真空采血管中為管2(用于檢測PCT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對照組兒童于健康體檢當日采集空腹肘正中靜脈血5 mL,采集樣本分管的步驟與觀察組一致。管1 充分混勻后采用血液分析儀(試劑廠家:深圳邁瑞生物公司)檢驗CRP水平。管2常溫放置10 min后,以3 000 r/min行離心處理10 min分離血清,離心半徑為4 cm。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法(試劑廠家:德國羅氏生物公司)測定PCT 含量;用透射比濁法(試劑廠家:德國羅氏生物公司)檢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E(IgE),操作步驟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兒童的CRP、PCT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CRP、PCT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 兩組兒童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IgA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而IgG、IgM、IgE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1 兩組兒童的CRP、PCT水平比較()

表1 兩組兒童的CRP、PCT水平比較()
組別 例數CRP(mg/L)PCT(ng/L)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60 60 15.46±3.11 4.12±0.79 27.374 0.001 0.65±0.12 0.32±0.09 17.041 0.001
表2 兩組兒童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g/L)

表2 兩組兒童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g/L)
組別 例數IgA IgG IgM IgE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60 60 0.62±0.12 0.98±0.22 1.127 0.001 8.79±1.24 5.02±1.02 18.187 0.001 1.52±0.41 0.87±0.21 10.929 0.001 78.13±10.12 18.13±3.02 44.007 0.001
MP 是導致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體,四季均可發病,但春秋季節最常見,患者具體表現為:咳嗽、發熱,可累及全身多系統、多器官衰竭,對患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7]。資料表明,MP 的致病機制與MP侵入、黏附以及直接造成細胞損傷、免疫炎性反應等緊密相關[8]。
MP是介于病毒、細菌之間的病原體,其不僅能夠存活于細胞外,同時也可寄生于宿主體內,進一步通過有毒代謝產物的釋放損傷宿主和次免疫細胞產生自身抗體,導致原細胞結構發生改變,最終引起免疫系統發生病理反應[9]。免疫系統包含體液、機體細胞免疫兩個部分,與MP 的發生、發展息息相關,密切監測免疫系統變化可準確評估MP[10]。資料表明,MP能夠作為抗原刺激B淋巴細胞增殖活化,最終由細胞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不僅能夠分別產生具有特異性的IgG、IgM、IgA,同時也可引起宿主細胞膜抗原結構發生變化,從而生成自身免疫性抗體,誘導病理反應,大約在7 d內產生IgM、IgA,而IgG則于14 d后開始升高[11]。研究指出,IgA 可分為血清型、分泌型兩個癥型,不僅對機體黏膜局部有免疫作用,同時還具有抗菌、抗病毒及免疫排除功能[12]。IgE是免疫球蛋白中最晚出現的,其在感染性、過敏性疾病患兒的體液中呈異常升高狀態,其水平表達能夠反映患兒病情嚴重與否[13]。IgM為體液免疫中最早出現的一種免疫球蛋白,其在機體組織中的免疫防御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14]。STOCKMANN 等[15]研究指出,IgM 表達水平升高與MP 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因此密切動態監測IgM 水平變化能夠準確了解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情況。本研究監測了MP患兒的免疫功能水平變化,并與健康兒童進行對比,結果表明MP 患兒的IgG、IgM、IgE 表達水平高于健康兒童,而IgA 水平低于健康兒童,可見MP患兒的免疫功能紊亂,因此臨床治療中應調節患兒免疫功能紊亂狀態。
MP 的產生與促炎、抑炎因子等多種細胞因子有關[16]。CRP為急性時相蛋白,經肝臟組織合成而來,一般情況下,其在機體組織中的含量較低,當機體組織受到刺激、感染或組織損傷時,CRP 會在短時內快速增長,并在2 d內達到峰值,因此被廣泛用于各種疾病的早期診斷中[17]。KARAKAYALI等[18]研究指出,CRP增高能夠引起機體補體系統激活,同時也可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PCT為降鈣素原的前肽物質,其在正常人體中的血清含量極低,當機體受到感染時因內毒素、降鈣素原的參與,可抑制PCT 分解為降鈣素且不易被分解,最終PCT 大量剩余并釋放到了血液中,導致其濃度明顯升高,其水平變化可反映MP 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及病程預后情況[19]。本次研究對比分析了兩組受試兒童血清CRP、PCT 的水平變化,結果顯示:MP 患兒的CRP 及PCT 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兒童,可見血清CRP、PCT 在MP 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檢測患兒的CRP及PCT水平可評估患者的病情及預后狀況。
綜上所述,血清CRP、PCT 及免疫球蛋白異常參與了兒童MP 的發生及發展過程,動態監測上述指標水平變化對MP的早期診斷具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