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
(四川省金陽縣農業農村局疫控中心,四川 金陽 616250)
仔豬一旦感染副傷寒,就會具有極高的死亡率,就算被治愈,也會影響到后續的生長發育,因此這種疾病會對豬類養殖帶來巨大的危害。仔豬副傷寒這種疾病的誘發,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因此要做好預防工作,一旦發現病情要及時診治和處理。
仔豬副傷寒這種疾病發病時間和季節性不明顯,沒有固定的季節,但是根據經驗來看,仔豬在春秋兩季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而且副傷寒多在一到四月齡的仔豬身上出現具體癥狀,仔豬副傷寒屬于一種傳染性疾病,這種疾病的傳播也是由于健康豬與病豬之間的直接和間接接觸。病豬的排泄物或者分泌物如果進入飲水和食物中,作為主要的疾病傳播渠道,對仔豬的消化道進行感染,使得仔豬大規?;疾?,威脅養殖戶養殖收益的實現。
一般情況下,在仔豬患有副傷寒以后,體溫會達到41℃左右,并且有較少的仔豬體溫上升到42℃。而且在豬的眼中開始出現分泌物,眼分泌物呈黏液狀,而且在患病以后,豬的體重會迅速下降,并且在病程中期,會出現一些皮膚癥狀,比如說慢性濕疹等,這種癥狀將會持續較長的時間。在癥狀后期,病豬會出現呼吸困難,而且伴隨下痢癥狀,在病豬的胸下,也會出現紫色的斑點,而且這種癥狀一般會持續3天左右。針對仔豬的副傷寒來說,從慢性病理上來看,都屬于常見癥狀,而且有許多癥狀近似于豬瘟的發病特征。在臨床診斷上來看,仔豬在患病以后,會出現生長不良的問題,而且會導致仔豬食欲的下降,導致其體質較差,而且會有少數的豬會在病程發展到特定時期,出現突發死亡的情況。
對于仔豬副傷寒來說,其癥狀在急性病病理中,一般表現出敗血癥變化,對于患病的仔豬全身都會存在漿膜、粘膜現象,并伴有出血點。而且病豬的脾表面會變成暗藍色,出現腫大現象,到病程后期,會發展為大理石樣的特征,身體多器官都可見壞死病灶。對于一些慢性或者亞急性病理來說,具體的病理表現為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腸粘膜厚度變厚,在仔豬的腸道系統中,會在不同部位產生壞死現象,使得仔豬的正常生活受到較大的影響[1]。
對于仔豬副傷寒來說,該種疾病屬于條件性的疾病,多發于1月齡~4月齡的仔豬身上,這些仔豬一般所生活的飼養環境較差,衛生工作做得不到位,飲食受到病菌感染的飼料和水源,出現消化道感染癥狀,導致該病的發作。這種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該病的流行具有地方性的特點,流行速度較為緩慢。仔豬副傷寒在一些較為寒冷的氣候條件,或者是氣溫變化大、多降雨的天氣下,都較容易出現。通過對于本病的發病原因分析,我們發現多種原因都有可能會造成仔豬副傷寒的發作,比如說:豬舍環境差、空間擁擠、仔豬缺乏營養、飼料質量較差、仔豬斷奶過早、新引進的豬未隔離就合群等種種原因,都有可能導致仔豬的抵抗力直線下降,造成仔豬副傷寒這種疾病的發生。
針對仔豬副傷寒疾病的誘發因素來看,豬舍條件不衛生也會導致細菌和病毒的滋生,造成疾病的大面積傳播。因此要做好飼養管理工作,增強仔豬的抵抗力。首先,養殖戶要做好定期的豬舍清潔和消毒工作,并確保豬舍的干燥通風,改善豬舍的衛生條件,為仔豬提供一個潔凈的生存空間,這樣就能夠從根源上,解決發病誘因,提高仔豬抵御疾病的能力。如果養殖戶發現某一豬群多發該種疾病,那么就可以通過在飼料中添加抗菌素,如金霉素、土霉素等,通過抗生素,對于副傷寒這種疾病,起到良好的預防效果,同時還能夠有助于豬的生長,防止豬出現消化道感染不利于豬的正常發育。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也需要注意不同地區的抗藥菌株,如果對于一種藥物出現抗性,那么也要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用藥方案的調整,確保其實現較好的防治效果。其次,如果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出現仔豬副傷寒的癥狀,那么就要對整個豬群,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并且對于已死亡的病豬,要及時處理,控制病毒的擴散和傳播,確保不會對其他豬產生不利影響。
為了預防仔豬副傷寒疾病發生,就要對仔豬做好免疫工作,在適齡時及時進行疫苗的接種,在注射時采用肌肉注射,并且要利用生理鹽水對藥劑進行稀釋,每頭豬進行1 mL的注射,注射1次所具有的預防效果,能夠持續9個月。另外,對于患病豬來說,在接受藥物的治療時,對于一些口服藥,也要做好冷開水的稀釋工作,并且一般稀釋容量為5~10 mL/只。而且在藥物口服治療的過程中,也要適當加入一些新鮮的冷飼料,能夠讓豬可以自行采食。在整個藥物口服治療階段,會出現較為輕微的免疫反應,因此需要養殖戶多加注意[2]。
在進行仔豬副傷寒的治療時,也要根據不同的癥狀,對癥下藥。首先要做好隔離工作,將接受治療的豬和正常豬群隔離開來,在治療過程中,要準確的選用藥劑,并且掌握好用量,而且具體的注射時間也要根據治療效果,不斷進行調整。一般來說,所采用的常見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首先,采用抗生素治療。這種方法是選取土霉素、強力霉素等抗生素,通過口服的方式,定量進行每日口服治療,而且同時要配合體內注射方式。其次,采用大蒜治療方法。將大蒜搗碎成蒜泥的性狀,將其制作成大蒜酊,讓病豬進行1日3次的內服,連續口服多天,實現治療目的。最后,可以采用磺胺類治療法,磺胺類藥物能夠對仔豬副傷寒,實現理想的療效,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也要合理進行藥物的配比和混合,讓病豬進行服用。
綜上所述,在仔豬副傷寒的疾病防治中,要做好飼養管理工作,為仔豬創造一個潔凈、安全的生存環境,并且結合具體癥狀,合理選擇治療方法,實現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