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潤南
(廣州市白云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廣東 廣州 510405)
隨著目前市場對養殖業的需求不斷擴大,在進行畜禽飼養時要著重注意養殖環境及飼養管理方式方法,這對于提高經濟效益、促進我國養殖產業整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養殖業飼養環境主要是指養殖的空間當中的土地、空氣、水源等自然環境。飼養環境的好壞將直接關系畜禽的生存環境,只有健康良好的生存環境作為定量時,才能盡可能保證養殖業的投入產出比,并保證畜禽的繁育質量。通過嚴格把控環境,也能減少因環境帶來的惡性后果,例如在飼養過程中環境對病毒的傳播。在搭建養殖場地時,必須多方面考慮,科學規劃,從而降低疾病發生率,提高養殖禽畜成活率,為后期提高人工養殖效益奠定基礎。若飼養場地建設存在缺陷,如水源飼料等關鍵部分規劃有問題,將導致自然環境中存在的負面因素范圍擴大,后期可能會加重畜禽病毒感染的風險,嚴重時造成畜禽死亡,帶來經濟損失。
2.1.1 對養殖場地的選擇
養殖業外部環境主要是指養殖場地。在養殖場地中包含了養殖業所必需的土壤資源、水資源及空氣資源。要想保證養殖場地的綠色健康科學規劃,就必須保證場地選擇時,首先選擇未經污染的綠色地點,遠離污染源。車輛人類和動物集中活動的地方,以及工礦企業和其他養殖場、屠宰場、居民區、交通要道等都屬于污染源的重點區域。這些地方易產生、留存并傳播有害病原菌。若土地曾遭受化工廢料等化學污染,也不能作為養殖主要產地。選擇被污染地將帶來有害物對畜禽養殖過程中造成持續性傷害,初期來看被污染土地具有價格低廉的優勢,但長期來看,對于養殖業的發展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在選擇場地時,還必須嚴格參考國家養殖業綠色標準,保證養殖業發展環境的健康。同時選擇搭建養殖設施場地時必須采用無毒害綠色天然環保材料,為養殖畜禽帶來基礎的環境保障。工作人員對自然環境條件進行監測時,要嚴格執行,及時反饋[1]。同時要重點關注土壤和水中的病原菌種類,如口蹄疫病毒,大腸桿菌等,從根源杜絕有害微生物對畜禽生命的威脅。簡而言之,首先從外部環境打好養殖業綠色健康發展的基礎,能最大程度降低養殖業發展所面臨的外部風險。
2.1.2 飼養場地設施建設需具有科學性
在選好飼養場地的主要地點進行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周圍的水源,空氣以及其他養殖業必需元素,是否綠色健康。在建設材料的使用上,也必須選用綠色環保、無污染無危害的材料,建設時必須設置工作人員消毒室,在養殖過程中也必須嚴格執行消毒制度,人員進場必須消殺毒。同時畜禽所產生的糞便,不及時處理將會帶來微生物病原體的風險。必須重點考慮畜禽糞便的綠色處理,杜絕病原體帶來的風險。同時為保證養殖環境的安靜,對畜禽生長提供良好環境,也需要考慮在養殖場地周圍建設隔音帶,避免過于嘈雜或有大量汽車尾氣污染,影響畜禽質量。
2.1.3 要引入國內外科學管理觀念
對于養殖業管理觀念,我們必須要緊跟國內外先進步伐,選用先進的養殖設施及管理經驗,科學實踐,保證畜禽質量,提高成活率。并根據養殖畜禽的不同種類因種制宜,選擇科學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確保畜禽生命安全并推動養殖業的發展。同時在養殖過程中要不斷根據出現的已知問題進行修正,根據不同地域不同養殖品種確定最佳養殖方案。
2.2.1 科學喂養及消殺對畜禽的意義
科學喂養主要是指對畜禽喂養選用的方式方法。畜禽跟人體一樣具有生物鐘,需要定時定點定量喂食,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畜禽的健康發展。若喂養過程中投食過多,可能會導致畜禽產生脹氣、消化不良等后果,投食過少又將導致營養不良、生長緩慢等負面結果??茖W飼養管理會使致病微生物和有害物質即便進入養殖場地也難以進行生存繁殖和擴散傳播,有助于畜禽的健康成長。要根據每欄和圈畜禽的數量進行科學分配,制定該欄所需喂養食物總量并進行定點投喂。消殺作為養殖業的關鍵環節,對于降低病原體危害有著重要意義。在喂養過程中,除了人體進入養殖區域需要進行消殺毒外,也要定期對畜禽進行消殺。消殺過程中要保證車輛消毒池正常使用,并與人員消毒室分開進行設置,同時藥液要充足,濃度要適宜,紫外線燈光功率要符合標準,不然難以達到消毒的作用[2]。包括畜禽生存的環境以及進食飲水的工具,也要定期消殺,降低傳染病感染風險。
2.2.2 畜禽飼料的科學選擇
畜禽飼料的綠色健康營養是保證畜禽質量的關鍵。畜禽與人體相同,也需要保證營養均衡,通過使用綠色健康營養的飼料來提高其免疫力,降低病原體感染風險和危害。選擇飼料時要注意飼料的健康無污染,最好由專業人員進行檢測評定,保證飼料質量。目前國內飼料的主要來源是玉米,然而玉米遺傳基因缺乏抗菌能力,易產生霉菌。在使用玉米作為主要飼料時,要認真檢測,不能使用發霉變質玉米飼料。同時要杜絕為保證出欄率等采取的過度喂養方式,避免對畜禽進行單一食物大量喂養,這將降低畜禽抵抗力,增加患病風險。在過去的養殖過程中,許多養殖戶過度喂養高蛋白含量的飼料,或為提高出欄率,過度添加抗生素類添加劑,這樣會造成畜禽機體代謝紊亂,對畜禽肝臟及心臟造成嚴重負擔,反而最終影響養殖質量,同時還會造成經濟浪費。只有加強畜禽飼料的科學綠色管理,才能提高養殖業的經濟效益。
我國養殖業主要以農村養殖戶小規模單干為主。在其發展過程中時常伴隨家庭成員進入養殖區域,并未嚴格按照消殺規定執行,這將帶來外部病原體風險??茖W養殖必須改變其小作坊經營模式,科學管理,嚴格執行有關觀念,保證養殖過程中依照國家標準。同時也要提高養殖人員的整體素質,系統化進行培訓,增加其專業知識儲備,提高養殖效率。同時對于農村養殖人員素質較低的情況,國家應大力支持對他們進行授課指導,及時普及應用國內先進生產技術。
畜禽排泄物以及生存環境的嚴格管理是養殖業向好發展的關鍵因素。養殖場地內畜禽所造成的污染物,如糞便殘存飼料等需要及時處理,避免滋生病原菌和蚊蠅,避免產生有害氣體,影響畜禽健康。在建設養殖區域時,可結合當下農村沼氣化糞池等建設形成上下游產業,做到綠色發展保護環境的同時,也能有效利用資源。還要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對養殖業進行反哺,進一步促進綠色發展[3]。
同時養殖環境中的流通空氣也是影響養殖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空氣中含有有機物微粒,這些微粒能攜帶病原菌流動傳播,養殖場地的通風也是養殖業關鍵要素之一。尤其是在冬季,需要格外注意場地空氣的流通性。
其次還要加強對于引進畜禽的管理。新引進的畜禽檢疫必須合格,不經觀察禁止直接進入生產區。要從引進畜禽源頭杜絕養殖場內病原菌的傳播。剛引進的畜禽品種,應當設立單獨的飼養場地,避免混合飼養,傳播病菌,對原畜禽健康產生危害。
環境和飼養管理對畜禽疫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要想降低畜禽發病率提高養殖效率,就要從多方面入手,場地建設材料選取綠色健康無公害原材料,廠址選擇遠離城市人群。未經污染的無害場地,在飼養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行進行消殺消毒,同時對畜禽的飼養飼料選擇要營養均衡保證畜禽發展所需營養物質。要合理運用現代科技結合養殖業,提高生產效益,進一步推動養現代養殖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