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圣琴
(貴港市港南區橋圩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 貴港 537132)
動物衛生及產品安全成為各國政府及消費者高度關注的問題,各國將建立動物產地檢疫工作作為規范畜禽養殖行為、提高動物監管水平的重要措施。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動物產地檢疫重要性日益凸顯。產地檢疫是從源頭控制疫病,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的基礎,直接影響動物性食品質量安全。當前養殖模式下,產地檢疫工作任務繁重,產地檢疫日益得到重視,但基層實際運行中存在許多問題,導致動物疫病頻發,嚴重危害動物食品安全。所以加強對鄉鎮生豬產地檢疫工作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動物檢疫是依法規定檢疫程序內容,用行政強制措施對動物產品進行科學檢疫的行政行為。動物檢疫分為內外檢,外檢是出入國家邊界動物產品所需檢驗;內檢分為產地、運輸檢疫與屠宰檢疫,產地檢疫是動物產品離開所在地前實施現場檢疫;運輸檢疫是對路上流通動物產品查驗合格檢疫證書,包括鐵路公路等檢疫[1]。屠宰檢疫是對被宰動物進行宰前查驗。動物檢疫制度是為防控動物疫病,避免遠距離運輸造成疫病傳播,保證公共衛生安全,依法對動物產品檢查處理制度。
動物產地檢疫是運輸檢疫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環節,加強鄉鎮生產地生豬檢疫具有重要意義,體現在有利于動物疫病防控,推動養豬業健康發展,保證公共衛生安全。動物疫病發生嚴重阻礙養殖業穩步發展,疫病爆發為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影響。近年來多地相繼爆發大規模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需將動物檢疫工作落實。產地檢疫是動物檢疫首個環節,是確保疫病預防順利進行的重要技術措施。產地檢疫通過現場直接檢疫對疫病分析判斷,通過臨床健康檢查可以在動物產品離開產地前發現疫病,找出傳染病源,防止疫病進入流通領域,減輕其帶來的危害。從源頭控制動物疫病傳播,產地檢疫執法中如果不按規定執法,染疫動物因漏檢傳播疫病,將為生豬養殖業帶來巨大損失。
近年來鄉鎮生豬養殖疫病防控形勢嚴峻,加強對鄉鎮生豬產地檢疫執法,對避免疫病感染擴散具有重要意義。生豬疫病為養豬業帶來巨大損失,包括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等直接損失,采取安全控制措施等帶來巨大間接損失。生豬產地檢疫實施對防控生豬疫病起到積極作用,生豬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形勢下,豬肉食品質量安全成為影響社會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因素。
鄉鎮生豬產地檢疫是動物疫病防控的重要部分,是促進養豬業發展的重要措施。近年來我國立法投入大量工作,推進產地檢疫工作發展。如農業部開展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規范活動,出臺生豬產地檢疫規程等,從適用范圍,檢疫合格標準等方面對產地檢疫工作作出規范指導,表明我國動物產地檢疫工作進入新的階段[2]。產地檢疫是將染疫動物控制在最小范圍,生豬產地檢疫是搞好動物衛生監督的重要部分。
當前鄉鎮生豬產地檢疫監督存在基礎設施簡陋,執法人員素質低,養殖場主動報檢意識差等問題。調查發現鄉鎮生豬產地檢疫監督所基礎設施不足,嚴重影響執法效率。許多鄉鎮動物衛生監督與其他部門共同辦公,新檢疫儀器試劑等缺乏,對檢疫技術支撐不足。無害化處理技術達不到要求,大部分為個體戶養殖,缺乏無害化處理設施資金。產地檢疫是對專業知識要求高的技術性工作,要求檢疫人員對動物疫病情況及時準確判斷,基層生豬產地檢疫工作條件艱苦,導致很多相關專業畢業生不愿從事相關工作。執法隊伍中人員結構不合理,實際工作中個別檢疫員不守法,亂出證等現象屢見不鮮,為生豬產品安全留下隱患。
目前鄉鎮養豬業生產集約化程度低,生豬飼養模式以散養為主,出欄時間不統一。存在檢疫地分散檢疫需要少量多次進行等客觀因素影響,動物衛生監督分所不能達到要求,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數量不足,動物防疫法規定衛生監督機構要及時到現場進行臨欄檢疫,但基層執法力量薄弱,檢疫執法力量達不到產地檢疫要求。執法人員數量不足,導致全面實施產地檢疫難度大。動物衛生監督所是基層生豬產地檢疫主體機構,多數衛生監督所與動物防疫中心站為同一機構,要承擔本地區動物產地檢疫工作,負責轄區動物防疫工作。大部分動物防疫中心站獸醫技術人員少,每年春秋季防疫,疫情普查等工作任務繁重,導致漏檢現象發生。
動物產地檢疫是本縣行政區內銷售運輸動物離開生產地前實施檢疫,是發現控制動物疫病傳播的重要措施,鄉鎮生豬產地檢疫是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當前鄉鎮基層生豬產地檢疫監管存在許多問題,影響生豬產品質量安全,不利于促進養豬業的健康發展。鄉鎮生豬產地檢疫監管問題原因復雜,需要通過完善生豬產地檢疫配套法律,加強生豬產地檢疫監督設施建設,打造專業化隊伍等措施,加強鄉鎮基層生豬產地檢疫監管。
目前鄉鎮養豬業穩定快速發展,加強養豬業各方面法制建設,是提升生豬食品安全水平,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依法治牧是規范檢疫執法人員行為,確保養殖業規范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要盡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依據動物檢疫法等法律規定,各省應根據實際情況出臺有關生豬產地檢疫規章制度標準,如免疫耳標檔案制度等,加大對檢疫人員監督力度,明確生豬養殖者法律義務[3]。使執法者為動物疫情防控不力造成危害買單,規章制度要根據不同情況不斷完善,及時添加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細化法律法規原則性規定,形成成熟的產地檢疫管理制度,執法中時刻規范操作步驟,全面推進依法治牧。
動物產地檢疫關系到畜牧業健康發展,要重點加強生豬產地檢疫宣傳,優化生豬產地檢疫工作,加強證件管理。加大生豬產地檢疫宣傳目的是提高相關部門對生豬產地檢疫的重視,首先通過生豬產地檢疫宣傳使部門工作人員意識到生豬產地檢疫的重要性,面向飼養者宣傳生豬產地檢疫的好處,更好地落實生豬產地檢疫工作。其次,生豬產地檢疫需要有效落實,對產地檢疫工作要求加強消毒工作,選擇不會對生豬身體造成危害的消毒劑;加強運輸車輛消毒,避免細菌傳染;加強生豬產地監督檢查,確定生豬產地消毒工作正常進行,保證生豬產地環境良好。最后對生豬進行強制免疫接種豬瘟等疫苗,有效落實疫苗接種是保證生豬健康的有效措施,生豬疫苗接種要由具有動物免疫證防治人員接種,加強證件管理非常必要。
建立訓練有素的執法隊伍是確保落實動物防疫法的前提,執法人員對動物產品依法檢疫,生豬產地檢疫必須有很強的專業知識為基礎,人員素質問題決定執法效果,生豬產地檢疫工作面向基層,執法人員素質決定產地檢疫工作的開展。要求提高執法人員準入門檻,提升生豬檢疫執法人員綜合素質[4]。產地檢疫人員業務素質是做好檢疫工作的關鍵,要優化檢疫人員隊伍結構,從相關專業大學畢業生中招聘優秀人才,通過選拔考試等擇優錄取執法人員,將其分配到動物衛生監督所工作,提高執法人員整體素質。要對執法人員進行業務監督考核,將不按法律辦事,專業知識不牢固等不能勝任的執法工作人員調離執法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