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來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湖北 恩施 445700)
目前,所有領域都朝著信息化與現代化的方向發展,“互聯網+”的新理念已經體現在農業技術發展的每個環節中,是提高產業綜合水平與創新農業技術管理模式的重要途徑,若想實現農業創新,就需要運用系統化的監管技術,提高信息技術管理水平。
由于農業種植品種、地域、規模都不相同,與之對應的種植技術也存在差異。各地政府在推廣農業技術階段,一般情況下,技術內容和當地農民需求不一致,會導致推廣效果達不到預期,在實際推廣階段,應建立農業技術數據庫,可以將各項農業技術進行有效的集成。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石,農業產業鏈較小,在產業發展階段可以得到的效益不多,通過完善農業產業鏈,能夠讓農民得到更高的收益,“互聯網+”可作為媒介,能夠將各個行業融入其中,在上層產業與農民之間建立聯系,可與農業市場直接接觸,使農民在產業鏈中占據主導地位,創新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改變市場主導方向[1]。
我國擁有許多閑置土地,國家提倡實行土地流轉承包責任制,讓農民可以對閑置土地加以充分利用,使農業經濟更具規模化。在這個過程中要大力推廣先進農機設備,但目前農民的文化水平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推廣人員可借助“互聯網+”進行推廣,使人們快速掌握技術要領,改變固有生產模式,提高農民經濟效益。
要深刻意識到農業經濟發展不可只一味索取,而要將農業發展和生態保護相結合,建設新型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要盡可能降低農藥、化肥的用量,采取生態化防治方法。一些農民受到自身種植經驗束縛,不認可生態化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可以在網絡上發布使用新型技術的實際效果,消除農民的顧慮,實現生態化發展。
建立農業經濟發展新模式,要最大限度整合各種農業資源,讓農業發展模式更加產業化與規范化,運用高效、實用的農業技術。大部分農民無法獲取準確的氣象信息,缺乏緊急應對措施,造成較大經濟損失。農民普遍依賴于當地市場發展農業經濟。需遵循市場規律,若農民未按照市場標準進行生產,會造成農產品標準不統一,達不到采購方的需求,致使農產品滯銷。
在推行農業規范化發展過程中,可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和氣象部門建立聯系,獲取種植范圍內的天氣情況,遇到惡劣天氣可以及時作出預警,將重要信息第一時間推送給農民,市場管理、農產品檢驗等部門要互相配合,為農民提供準確的農產品標準、市場需求等動態數據,有助于農民選擇合適的種植與養殖技術,控制采購成本。
系統化的農業生產可以促進智能化的發展,對農業發展情況進行充分掌握,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生產定位,在節約成本的前提下,增加農業生產效益,使農業生產和互聯網進行有效融合,讓農業企業、農村合作社和農民成為一個整體,建設出獨具特色的農業品牌,擴大產品知名度。比如,在某村鎮電子商務助力鄉村發展過程中,以電商分銷模式作為基礎,電商企業與政府共同運營,建設村集體合作社,開拓營銷思路,農民可在各種電子商務平臺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形成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2]。
綠色農業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屬于新型經濟增長點,但多數農民認為綠色發展模式的經濟效益得不到保障,違背了傳統養殖經驗,難以被農民接受。推廣人員可以借助“互聯網+”,讓農民了解生物防治,制定承包責任制度,打造生物防治實驗示范區。通過網絡全程直播綠色農業種植過程,讓農民可隨時隨地觀看農業種植、養殖過程。綠色農產品在生產階段不會對周邊環境、土壤構成破壞,同時可以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還可保持土壤肥力,農戶借助直播平臺可以掌握生物防治方法,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不科學的濫用化肥、農藥會污染環境。通過互聯網的途徑讓農民認識到環境污染問題已經迫在眉睫,要鼓勵農民進行合理施肥,掌握施肥的用量與時間,發展有機農業,保證除草劑的安全使用,節約水資源,回收殘膜,并研發可降解的覆膜。農業科技主管部門要立足于世界趨勢,設計農業科技戰略規劃與目標,為未來指明道路,同時加大研發資金的投入。在農業物聯網的層面上看,“智能溫室”“農業無人機”等領域的未來市場規模是非常巨大的。
政府也要出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以降低農民負擔,在公共服務層面給予支持,完善農村生活性基礎設施建設,在多個方面朝城市看齊,鼓勵創業現金項目落戶農村,并讓外來創業者感到安心。同時要做好對推廣人員的培訓工作,培訓內容包括農業生產技能與互聯網信息技術,不可忽視實踐訓練,從實踐中積累經驗,熟練掌握操作技能。要加強校企合作,既為畢業生提供了實習崗位,還有助于將先進的農業知識傳入農村。
機械化是農業發展的未來趨勢,但在實際發展階段,很多農民對農業大型機械設備了解不足,缺乏良好的使用常識。在使用大型機械設備時,要按照相關規范進行正確操作,防止對農產品造成破壞,機械設備管理會直接決定機械的使用壽命和實際效果。
推廣人員可在技術推廣平臺傳授機械設備技術,引導農民加入到平臺之中,組建機械設備技術推廣群,把設備生產廠家納入其中,推廣新型機械設備,為農民詳細解答設備使用問題。還可在微信公眾號中發布機械設備的使用信息,達到推廣的目的。
保證農業的良好發展才可確保國家經濟穩定發展,由于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推廣農業技術創造了有利條件,有利于農業經濟發展模式轉型,提高農產品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