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欣
(河北省興隆縣孤山子鎮人民政府,河北 興隆 067300)
影響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的因素很多,需要了解光、溫度(地溫、空氣溫度)、水分、養分、空氣等因素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何認識農業生產“限制因素”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對于全面辯證地認識農作物種植增產增收與優質農產品發展的關系至關重要。隨著農業種植科技含量的提高以及保護區和農業生產經濟投入的不斷增加,現代農業發展中人為可控的環境因素越來越多。農藥、除草劑和激素類農藥的無節制使用,嚴重危害著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在不影響農民經濟利益的前提下保證農產品質量,是全體農民面臨的重要課題。而生產優質安全的農產品,必須從可控的人為因素入手。一般來說,作物確定品種后,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土壤肥料。如果土壤污染較輕,則作物受亞硝酸鹽和有害金屬污染的可能性較小[1]。土壤中有害元素積累的主要原因是化肥的盲目施用。
“土壤肥料”是石膏、糞肥、尿素等肥料的總稱。土壤和肥料研究是指土地養分補充和肥料管理,以調查土壤中用于種植農產品的肥料比例,實現合理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指農產品的可靠性、有用性、安全性和內在價值,主要包括農產品在生產、儲存、流通和使用過程中形成或留下的營養以及外部表征因素[2],是對農產品質量和規格以及對人和環境破壞程度的要求。因此,根據相關規定,農產品的安全采用強制性技術規范,要求農產品符合一定的衛生條件,符合人體健康安全的技術規范和要求。
影響農產品質量的因素有可控的或不可控的。其中,土壤和肥料對農產品安全的影響占很大比重。土壤肥料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氮肥投入控制不當,主要有兩個極端。一是過量施用氮肥造成農產品尤其是蔬菜水果中亞硝酸鹽殘留,而且農產品在生長后期容易受到作物病害等不利的影響。二是氮肥投入過低,導致農產品營養不足,阻礙其正常生長,直接影響農產品質量[3]。
缺少相關知識的農民不知道在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缺少了什么因素。因此,根據不同作物的肥料需求特點,結合土壤肥料供應和土壤質量平衡的原則,運用各種方式教育和引導農民對作物施肥。此外,在方法上,相關部門通過媒體宣傳、政策支持等多種手段使農民充分了解土壤肥料和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并在施肥過程中采取正確的做法[4]。
所謂“不調查,不發言”。由于不同地區的問題不同,會出現有的肥料投入過多,有的肥料投入過少,有的磷肥過多,有的氮肥過多等問題,因此,我們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實地調查,找出具體地區的具體問題在哪里,然后對癥下藥,真正解決投入比例過高或不足的問題[5]。
可在多個地點設立優質土壤和肥料試驗場,這樣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多種改良方法,創新土壤和肥料的施肥技術,提高農產品質量。此外,土壤和肥料的科學研究以研究和創新土壤和肥料的元素為主,分析土壤和肥料中各元素的比例進行最大化利用。
農產品質量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安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關系問題。其中,土壤肥效是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探討了土壤施肥與當地農產品質量之間的問題,如肥料投入過多或不足、農藥殘留嚴重等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保證和提高農產品質量,要加強宣傳教育,開展科學研究,對癥下藥,使土壤施肥與農產品質量安全之間建立良好的平衡。總之,除了特定作物品種對病蟲害具有一定抗性的選擇因素外,土壤環境和化肥投入都是影響農產品整體生產過程的源頭和重要因素[6]。為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質量問題,需要引導農民根據具體作物的施肥需求特點、土壤肥力狀況、土壤質地等,保持施肥平衡,使農產品的生產不受影響,不會給消費者造成損失。此外,媒體輿論導向和政府政策支持也將對農業產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還可以通過建設優質農業生產基地,支持科技示范戶,促進農業產業健康發展。只有大量生產優質農產品,劣質農產品的市場才會逐漸縮小,促使農產品生產者更加注重農產品質量,優質農產品的生產才能實現良性循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