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平,鄧春為
(1.安化縣煙溪鎮人民政府,湖南 益陽 413500;2.安化縣奎溪鎮人民政府 ,湖南 益陽 413500)
近年來,我國人民的生態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在世界范圍內,為了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各國人民也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旨在建設生態文明國家,打造生態、經濟雙贏局面。在新時期背景下,傳統森林撫育經營技術難以滿足目前的相關要求,因此在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當下,新型森林撫育經營技術的應用可獲得更好的效果。相關部門應在新時期下制定全面經營措施,促使森林撫育充分發揮其作用,為我國環境保護與環境改善作出相應貢獻。
在傳統的森林撫育工作當中,工作人員通常比較重視森林撫育面積,因此森林撫育面積成為首要考慮因素,面積越大則能打造出一個良好的外在形象,也可以說傳統的森林撫育工作仍然流于表面,并未徹底落實。重視森林撫育面積相當于比較重視森林撫育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森林撫育質量,盡管數量較多,但質量不足可能會導致苗木后期管理困難,甚至會導致苗木死亡,有悖于森林撫育經營理念。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相關部門在開展森林撫育工作時需要遵循質量優先的基本原則。
森林撫育工作并非隨意開展,而要根據實際情況,如當地水土環境、綠植覆蓋率、水文條件等來開展森林撫育工作,同時還要與經營活動充分聯系起來,遵循科學設計基本原則。在森林撫育工作的實際規劃當中,通常還要考慮到交通因素、樹種結構特點以及立地類型等,綜合各方面條件最終明確森林撫育重點與培養目標,有計劃地完成森林撫育工作,同時需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規范后續各項操作行為,從而提升森林撫育效果。
在新時期背景下,為了能夠得到更好的森林撫育經營效果,應該要將人工林、商品林以及速生林等作為主要內容,而天然林以及生態林則作為輔助內容,通過有效的手段對森林撫育區域進行科學布局、全面規劃,重視人工林,尤其是交通便利、立地條件好的人工林,這種人工林比較集中,規模也比較大。
生態林一般來說需要做到樹種多樣化,因此在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中,針對不同樹種需要應用不同經營技術,才能保證樹種能順利成長,也能保證其質量水平。在生態林的撫育管理當中,相比于其他種類林來說,其撫育經營技術需要有所區別,根據生態林的特點實施相應經營技術[1]。生態林撫育經營技術應用之前需要對其進行分類,生態林的特點在于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環境等,因此需要根據這些特點選擇樹種,通過人工補種、人工除草等方式促進生態林的成長發育。在對生態林進行改造時也要通過應用撫育經營技術保證生態林能獲得健康成長,最終充分發揮生態林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生態林撫育期間,需要根據樹種類別合理調整幼齡樹木之間的間隙,重視樹種之間自然更替,盡量減少對生態林的人工干預,但要保證樹木能夠獲得正常生長,還要保證樹木的觀賞性,充分利用其觀賞價值。
對于用材林來說,中幼齡撫育工作是森林發展基礎所在,必須要重視用材林的成長發育,如果用材林出現發育不良、通風光照條件差等情況,就要對其進行人工干預。針對用材林出現的枯枝,及時使用剪刀將其剪斷,修枝時也要注意修枝方法,如采用平切法進行修枝,平切法主要應用于枯枝比較多的樹木中或應用于種植較為密集的樹木中,對于幼齡樹木在修枝時要盡量控制在樹高的三分之一,避免對樹木正常發育產生消極影響[2]。對于增長密度比較大的樹木應該要適當采取透光措施,因為樹木缺乏光照會產生競爭行為,如果沒有人工干預則可能發生惡性競爭,對樹木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最終遵循自然界“優勝劣汰”基本原則淘汰較差樹種。雖然將劣質樹種淘汰對于森林撫育來說有一定好處,但惡性競爭可能會對用材林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需要保證樹種之間疏密有度、空間合理,同時定期清理下層雜草與灌木,避免雜草、灌木與樹木爭奪養分,對于質量較好、比較珍貴的樹木需要重點保護。
盡管我國大部分國民生態意識較高,國家生態保護相關宣傳做的比較到位,但仍然有部分人以“事不關己”態度對待生態保護工作,因此要做好生態保護工作,順利開展森林撫育經營,就必須進一步提升國民生態保護意識,為未來生態環境建設奠定良好基礎。相關媒體可以報道我國現階段生態環境真實狀況,加大生態保護宣傳力度,強調生態保護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加強公民對生態保護的認知。同時,在教育中應增加有關生態保護的篇幅,讓孩子從小就有生態保護意識。另外,在國家經濟建設上,嚴厲打擊依靠破壞環境獲取經濟效益的企業,讓企業意識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禁止飲鴆止渴,在企業發展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注重環境效益[3]。
社會科技水平不斷發展,網絡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范圍較廣,在森林撫育工作中也可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建立森林撫育網絡管理平臺對相關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從而進一步提升森林撫育技術水平。另外,相關部門還可以充分發揮網絡信息平臺的作用,為技術人員配備相關裝備,如應用現代化精密儀器與設備進行數據監測,降低數據誤差,提升數據精準度,對森林撫育工作的開展有重要作用,還能為其提供理論與數據指導。另外,還可以結合森林撫育工作配置多功能調查設備,充分發揮其作用,提升森林撫育工作效率,為森林撫育經營與管理提供可靠數據。
對于天然林來說,種類相對比較多,樹木分布通常不太均勻,因此不同樹木之間的生長并不同步,難以自然生長發展為標準森林,需要人工干預將其打造為標準森林[4]。而對于人工林來說,在種植樹木之前就要根據不同樹種的成長發育情況進行科學規劃,根據相關規劃進行撫育可縮短林木生長周期,給予林木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由此可見,通過人工干預改善林木生長條件能促進林木生長,因此針對樹木生長發育不良情況必須要予以合理人工干預,為樹木生長發育創造一個適宜環境。
綜上所述,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的實施不但能改善樹木生長環境,對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等均有重要價值,還能促進生物多樣性,對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有重要價值。為了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相關部門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森林撫育工作,通過合理的人工干預促進林木生長,改善林木生長條件,提升林木生長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