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思東
(東臺市弶港鎮農業農村局,江蘇 東臺 224200)
農業政策性金融,指的是根據我國統一政策制定的、為落實支撐我國農業市場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金融支持政策。落實支持農業發展政策性投資金融任務需要各級人民政府和各類農業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以實現農業發展、服務農業經濟為目的,不同于以盈利為目的的其他金融政策,該政策的政治性和社會性更強。農業政策性金融體現的是國家對于農業集體經濟和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更注重建設新型農業金融體系,以優惠和返利為主要目的,為農業經濟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
目前對于農業政策性金融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統一的概念,僅僅只有普遍的一些觀點。其中對鄉村農業經濟政策性金融最為普遍的一種認知就是指所有在地方政府政策幫助下可以進行的鄉村農業經濟政策性的金融活動,其中主要包括對所有農村經濟社會的養老保險以及社會保障等,主要的部分為所有農村農業政策性的金融投資、保險以及銀行等各方面的金融業務管理體系和其他金融服務內容等。
農業政策性金融的主要業務特征包括: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幫助下,對促進農村發展經濟的政策扶持,以及嚴格執行地方政府對促進農村發展經濟所需要施行的其他相關優惠政策;農業政策性金融與現有農業性農村銀行不可能發生任何競爭性的關系,其主要特點是彌補了現有農村商業銀行產生的業務空缺;農業政策性金融并不是以盈利為目標,農業政策性金融的主要目標是對農村的經濟發展做出幫助。
農業政策性金融以促進和幫助農村的經濟發展作為主要目標,但是現如今農村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就是資金的投入不足,資金投入的不足影響到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所以,農業政策性金融的施行在保證農業市場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也彌補了商業性經融所產生的缺陷。要使我國農業性金融經濟不斷進步、不斷健康發展,金融的服務供給不斷完善是重中之重,同時在滿足農業金融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同時,也不斷促進了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農業金融經濟發展是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根據當前我國的國情以及農業政策性金融所具有的內容,國家方面運用不同種類的支持工具來有效支持農村的經濟建設。其中常見的有政策性金融貸款和政策性擔保等支持方式。對于非農業政策性投資金融機構而言,他們的主要目的當然是實現盈利和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農業政策性投資金融在有效幫助滿足農業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有效彌補了當前商業性投資經融快速發展的不足,農業政策性投資金融對促進農業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顯然是非常重要的。
農業政策性金融在不斷地尋求進步和快速發展的這一過程中,也在不斷地達到滿足我國農村居民經濟社會發展所存在需要的基本要求。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要始終堅持著金融安全性以及經濟政策性的基本原則,同時,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在一個國家的大經濟政策的特定背景和大條件下,也必須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性。
在國家的農業統一政策原則下的我國農業政策性投資金融服務會依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經濟情況,做出不同的政策調整,最終可以確保我國農業政策性投資金融服務可以為我國農業實體經濟的持續發展建設做出更好的、更大貢獻。[1]
農業本身就是一種比較特別的產業形式,而它所存在的特點就是周期長且風險大。在當今經濟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金融市場的市場化程度可以依靠農業政策性金融來逐步提高,但是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落后的基本問題就是農村資金的配置不合理和資金不足,最終可能會導致農村建設和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很難到位。
農業政策性金融本身必然具有金融公共性這一重要特點,這一公共性特點極有可能會直接影響我國農村政策性商業金融在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農業政策性金融在直接支持一些農業實體經濟快速發展同時,可能會直接導致部分理應能夠得到政府資助的金融企業沒有能夠得到這些農業經濟政策性投資金融的相關幫助,而可能導致這兩種結果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一些不一定符合條件參加國家農業政策支持的投資企業也已經獲得了一些農業經濟政策性投資金融的相關幫助。而對于絕大部分長期缺乏核心競爭力的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而言,往往仍然存在辦事效率低下這一主要弊端。[2]
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本身具有的結構復雜性與多變性兩大特點,增加了農村金融服務監管的工作難度。針對這一突出問題,相關主管部門認為應該積極采取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則,根據不同農業地區農業經濟社會發展體制運行的實際變化情況,建立健全差別化的地方農村金融服務監管管理體制,同時應該充分發揮中央、地方人民政府在推進農村金融服務監管工作中的主導職能作用,徹底解決地方傳統金融監管管理模式的體制束縛問題,為促進農村金融服務產業的健康發展升級提供最安全適宜的發展環境。
農業社會保險保障體制不健全就無法充分滿足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這是當前我國推進農村農業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普遍面臨的主要問題。所以各相關財政部門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快建立一套完善的鄉村農業養老保險制度。首先,根據不同農業地區聯合農業經濟發展的具體特點和市場需求,建立一套適合當地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業聯合保險管理體系,鼓勵和支持引導當地農民通過投資建立當地聯合農業保險管理組織的多種方式,降低當地農業聯合保險管理體系實施運營的具體成本,降低當地農業聯合保險體系實施運營過程中可能發生農業道德風險的較大概率,為推動農業保險經濟的持續發展進步提供充足的發展動力。其次,引入一批符合當代我國基本國情的新型農業生產保險險種,充分發揮我國農業生產保險投資機制的整體優勢,調動專業農戶主體加大開展農業安全生產保險投資的勞動積極性和投資主動性,促進我國農業保險生產服務質量和農業產量的全面穩步提升。[3]
促進農業政策性金融發展對促進我國現代農業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雖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在我國農業政策性金融業的發展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為了促進農業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我們需要認真研究分析影響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并及時提出可行的經濟政策措施建議,并將其有效應用于促進農業政策性金融的健康發展當中,實現我國農業實體經濟的不斷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