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呈祖
(鵬城實驗室,深圳518000)
光伏發電作為一種新型發電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推廣[1]。利用超級硅制造的單晶硅以及多晶硅電池形成光伏組件,多個光伏組件組成光伏板[1-2]。光伏板之間通過串聯的方式連接,類似于多個電池的串聯,由此可獲得高的電壓,但當一個光伏板發生故障時,其它與之相連的光伏板不能正常工作[3-4]。光伏板主要是吸收太陽能將其轉化為電能來發電,其安裝位置和安裝角度直接決定了太陽能的接收量[5-6]。本文創新性的將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電力線通訊)技術運用到光伏板位置監測上,實現了光伏板的在線實時監控,可及時了解每個光伏板的工作情況,無需人為到屋頂等較惡劣環境下巡查。
光伏板物理位置檢測系統主要由光伏板陣列及其控制器、逆變器控制模塊、手機移動設備等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總體結構框圖Fig.1 System overall structure diagram
光伏板組件方陣,由光伏組件串聯而成,在光照時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是光伏系統的核心部件[7-9]。光伏板的控制器控制光伏組件的輸出,實現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最大功率點跟蹤),同時與逆變器PLC 模塊(PLC_CCO)經電力線進行數據交互。逆變器CPU(本系統采用STM32F407)獲取各個光伏板位置、電壓等信息后通過4G 模塊向外傳輸至云平臺/服務器,手機等帶4G模塊的移動設備,與云平臺/服務器進行數據交互,檢測和控制光伏板的狀態,也可展示光伏板方陣發電情況、故障和檢修信息報送等。
光伏板物理位置檢測系統中,核心部分為基于PLC 的電力線通訊,其硬件功能模塊如圖2所示。
硬件部分采用海思Hi3921 的PLC 芯片作為控制核心,一方面可通過UART 連接外圍設備,另一方面產生高頻信號,經放大電路放大后,耦合到電力線上,實現信號的發送。同時電力線上載波信號耦合進來,經濾波電路后,進入PLC,實現信號接收。在PLC的通信電路中,發送和接收部分的硬件電路相同。

圖2 PLC 通信硬件結構框圖Fig.2 Communication hardware structure block diagram of PLC
電力線通訊技術是通過調制,把原來的信號變成高頻信號加載到電力線進行傳輸,在接收端通過濾波器將調制信號取出解調,得到原有信號,實現信息傳遞[10-11]。Hi3921 可快速組建如圖3所示的PLC-IoT 網絡,支持大規模節點樹形網絡,支持動態路由和1000 個節點快速組網,可實現多網絡協調共存。支持多種加密算法,集成豐富外圍接口,提供開放、高效和安全的系統開發、運行環境。內含高性能Cortax-M3,工作頻率達200 MHz,采用OFDM 技術和BPSK、QPSK 調制模式,滿足國際檢測標準EN50561、EN55022 等。圖1 中逆變器PLC_CCO 即為CCO,各個光伏板控制器的通訊部分即為STA。

圖3 PLC-IoT 網絡圖Fig.3 Network diagram of PLC-IoT
Hi3921 芯片輸出的信號幅值比較小,采用ST公司的STLD1 芯片可將Hi3921 輸出的差分信號進行放大,增加信號驅動能力和抗干擾能力。STLD1 是針對電力線通訊的雙線驅動器,差分輸出可達36 V,輸出平均電流1.5 A,寬范圍電壓輸入,完全滿足系統要求。實際應用過程中,STLD1 可放大單端信號和差分信號,通過調整相關電阻的阻值,實現放大倍數可調。Hi3921 的差分輸出信號IN+和IN-,經STLD1 放大后,輸出PA2 和PA1,電路如圖4所示。

圖4 放大電路Fig.4 Amplifier circuit
濾波電路的作用是對從電力線耦合過來的調制信號進行解調,得到原有信號,送至Hi3921 的接收端。PLC 信號要求去除低頻小于150 kHz 和高頻大于500 MHz 的信號,實際應用過程中采用無源帶通濾波電路,如圖5所示。

圖5 帶通濾波電路Fig.5 Band pass filter circuit
其中Vi是電力線上的PLC 信號,經變壓器耦合后的信號,Vo與Hi3921 的接收端引腳相連。電感L1與電容C12并聯,選擇合適的電阻、電容、電感參數值,當輸入信號Vi頻率低于150 kHz 時,使電感阻抗較小,信號經L1到地,輸出Vo接近0。當輸入信號Vi大于500 MHz 時,電容阻抗較小,信號經C12到地,輸出Vo接近0。
圖1 中,逆變器的CPU 獲取到光伏方陣的參數信息后,通過UART 串口將數據信息傳遞給4G 模塊,4G 傳輸模塊將所有數據打包后統一發送到云平臺/服務器,用戶通過手機等4G 設備訪問服務器獲取光伏方陣信息。4G 模塊選用ME909S-821 全網通無線通信模塊,如圖6所示。

圖6 4G 傳輸模塊Fig.6 Transmission module of 4G
系統軟件設計主要包括PLC 信號傳輸程序、4G模塊數據轉發程序等。系統上電后,首先進行云平臺/服務器操作,之后,逆變器的CPU 開始搜索其PLC_CCO 與光伏板控制器中STA 是否已完成組網,當組網完成后,光伏板發電和位置等信息經過電力線傳輸,逆變器的CPU 接收完數據后,將數據傳輸至4G 模塊,4G 模塊對數據進行處理后發送到云平臺/服務器,軟件流程如圖7所示。

圖7 軟件流程Fig.7 Software flow chart
按上述軟硬件設計開發了基于PLC 的光伏板位置檢測系統,將光伏板方陣、逆變器等安裝到某屋頂指定位置,并將其用專用電力線纜連接(逆變器并網部分線纜不連接)。搭建好實驗環境后,啟動系統,通過手機客戶端發送組網指令,逆變器CPU從4G 傳輸模塊接收到控制信號后,PLC_CCO 模塊與光伏板控制器各個STA 開始組網,實現通信,PLC通訊波形如圖8所示。

圖8 PLC 通訊波形Fig.8 Communication waveform of PLC
由圖可知,PLC_CCO 模塊與各個光伏板控制器的STA 之間通訊波形正常,可正常組網。
組網完成后,手機端收到反饋信息,表明整個系統通訊正常。手機客戶端發送光伏板位置檢測指令,逆變器CPU 下發白名單對光伏方陣的各個光伏板位置進行檢索,最終將位置信息返回到手機客戶端界面。每個光伏板都被指定為一個唯一的SN 碼,通過解析SN 碼可確定其唯一的位置,部分檢測結果如圖9所示。

圖9 光伏板位置檢測結果Fig.9 PV panel position detection results
由圖可知,系統可很好地實現光伏板的位置檢測,便于用戶和檢修人員獲取其位置信息和在線狀態。
本文設計了一種基于PLC 的光伏板位置檢測系統,本系統創新性的將電力線通訊技術運用到了光伏板位置檢測上,無需安裝通訊線纜,即可實現對光伏板的遠程監測,減少了安裝量和安裝難度,降低了成本。實驗結果表明,該檢測系統,能準確獲取光伏板的位置,為檢修和維護光伏方陣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