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國泰,劉永均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100)
隨著人類生產技術的進步以及市場競爭環境的改變,商品生產經歷了手工作坊小批量生產、機器化大規模生產、精益化生產等發展過程[1]。汽車制造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于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的不斷應用,可以使大批量生產和單件生產進行有效的融合,批量生產使效率不斷地提高,能夠有效降低成本[2]。
一汽-大眾是由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德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和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經營的大型乘用車生產企業,是我國第一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乘用車生產企業[3]。從1992年引入QQMK(產量、質量、維修、改進)生產現場管理體系,1999年引入生產現場管理九要素,2014年起,引入德國先進的康采恩生產體系(KPS),通過持續改進最終實現以創造價值為導向的同步型精益生產系統。
KPS是德國康采恩生產體系Konzern Produktions System的縮寫[4],是以大眾集團各品牌的生產體系為基礎,通過整合、歸納、提煉而成,通過持續改進最終實現以創造價值為導向的同步型精益生產系統。主要包含基礎原則、節拍原則、流動原則、拉動原則、完美原則,堅決杜絕各種浪費,促使生產平順化。
基礎是根基所在。中心要素是基于循環的、標準化的人機工程學流程持續地減少各種浪費。生產系統的主要要素是固定的客戶節拍和一個工位原則。流動原則確保了系統的持續維護并降低了通過時間。拉動原則在系統的各個節點中控制流動的時間和數量。完美原則使系統更穩定、更完善,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 KVP 措施改善不穩定的流程。

圖1 康采恩生產體系(KPS)
通過運行企業系統實現高安全性、高質量、高勞動生產率、高的員工滿意度、低成本五大指標。
康采恩生產體系(KPS)當前主要開發了包括發現九種浪費、工作標準化、現場5S、人機工程、拿取范圍優化、節拍平衡等41個方法模塊。通過在生產過程中推行5個波次的KVP-Kaskade改進活動,運用41個方法模塊,對生產現場進行持續改進,促進精益生產。
KVP-Kaskade是推行康采恩生產體系KPS之路。KVP 含義:持續改進。Kaskade的字面本意是瀑布或像瀑布一樣流下。奧迪公司用該詞的用意在于:自上而下、持續不斷、氣勢磅礴、擲地有聲、快速、團隊的共同參與和合作意識的改進[5]。
X車型焊裝工藝A分裝生產線,有手動線和自動線各1條。其中手動工位3個,操作人員6人,手動焊接38個點焊。相關生產線、零件名稱及工位均采用數字或字母代碼代替,布局如下圖:
如圖2所示,手動工位1,操作者MA1:安裝零件1,用X型點焊焊鉗焊接4點。操作者MA2:安裝零件2,用C型點焊焊鉗焊接6點。

圖2 X車型焊裝工藝A分裝線工位布局及圓點圖
手動工位2,操作者MA3:安裝零件3,用X型點焊焊鉗焊接4點。操作者MA4:安裝零件4,用X型點焊焊鉗補焊9點。
手動工位3,操作者MA5:安裝零件5、零件6,用X型點焊焊鉗補焊7點,檢查分總成38個焊點。操作者MA6:安裝零件7,用C型點焊焊鉗補焊8點。
以上6人除完成以上工作外,還需要負責輪流手動推運2個分總成料架至生產線D。
通過在現場運用KPS的41個方法模塊,對每個工位、操作者進行現場觀察,發現如下問題:
(1)A分裝線手動線焊接工藝復雜,操作者在焊接時需不斷翻轉點焊焊鉗,存在動作浪費和不符合人機工程。
(2)焊接節拍負荷不平衡,MA5、MA6兩位操作者節拍負荷低,存在浪費。
(3)由6人輪流運送分總成件,單次轉運總成料架往返約300米,存在行走浪費和不符合人機工程。
結合生產現場實際情況,從MA5、MA6兩位操作者節拍負荷較低的手動工位3入手,運用發現九種浪費、節拍平衡、標準化操作、自動化、拖車供貨等方法模塊,設計了改進方案:
第一步,優化夾具和分解焊點:將手動工位1夾爪復制到手動工位2處,手動工位2操作者承接手動工位1的2個焊點。
第二步,如圖3:

圖3 改進第二步示意圖
(1)重新設計導向塊,在手動工位1處新增1個焊點。
(2)優化焊點:將手動工位3的導向塊挪動到手動工位1,在手動工位1處新增6個焊點;將手動工位3中間2個焊點挪動到自動線焊接。
第三步,如圖4:

圖4 改進第三步示意圖
(1)將手動工位3的導向塊挪動到手動工位2,在手動工位2處新增4個焊點。
(2)將手動工位3中間2個焊點挪動到自動線焊接。
第四步,人機工程優化:
(1)優化料架:自動線分總成料架有推桿一側保留萬向輪,另一側則改為兩個定向輪。增加料架拉桿,連接料架與物流拉車。
(2)優化拖車供貨:采用電動拉車,從生產線A到轉運到生產線D。
通過運用KPS方法模塊對夾具和焊點進行優化,成功將手動工位3中操作者MA5、MA6的15個焊點進行分解優化。通過運用KPS方法模塊,優化料架,采用電動拖車轉運,將之前由6人輪流由轉運的工作分解給2名終檢人員兼職轉運,平衡了節拍,提高了效率。通過運用KPS方法模塊,還節約了單班2人的生產人員投入,經過工業工程、規劃、財務等部門共同驗證,為公司節約成本約70萬元/年。
一汽-大眾在引進德國康采恩生產體系(KPS)精益生產的過程中,注重的是對原有設備和技術進行改進,而不是一味地花巨資引進,從而節省了大量的資金[5]。團隊通過對KPS體系在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焊裝工藝車間的應用研究,運用KPS生產體系的41個方法模塊,按照連續多至7個階段的內容對生產現場每個工位進行持續優化,可以消除現場浪費,實現精益生產,累計為公司節約1600萬元,實現人機工程和員工的身體健康是與效率和勞動生產率同樣重要的目標,逐步推進建立以創造價值為導向的同步型企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