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霓
輔導班的上課時間是下午1點50分,我開車送兒子去上課。他在車上一言不發,臉上寫滿疲勞和憂傷。我讀懂了他的心思,不想上輔導班,又不敢說不。我想跟他聊聊,還沒說幾句,他就痛哭起來。我說:“既然想哭,就痛痛快快地哭吧!”
兒子真的放聲大哭起來,一張臉沒有了少年應有的朝氣,而是被淚痕占滿。
我說:“沒關系,孩子,你要學會自己做選擇。今天你不想去上輔導班,我們就不去。你要清楚自己心里的想法,若你因上輔導班而這么痛苦,我們就停下來,也不是不可以呀。”
“現在的生活壓力很大,許多人不知道他還可以停下來,看看旁邊的風景,再往前走。”
“我們要忠于自己的內心想法。我現在跟你確認一下,你是去輔導班還是不去?”
兒子還是哭泣,我的車繼續往去輔導班的路上開。待車開到文昌中路時,兒子說:“今天下午還是不去上吧。”
我說:“就是呀,你不去我們就掉頭。你想去哪?”
兒子不知道該去哪,我告訴他,揚州的城市中央公園廖家溝又有變化了。兒子第一次去廖家溝玩,大概是他讀三年級時吧。那一次他在那里蕩秋千、爬假山,我們兩個談心。兒子把那一天深深地裝在心里。2018年再去時,那邊正在建地鐵,廖家溝就像一個建筑工地,布滿灰塵,路上、樹葉上、草叢里都臟兮兮的。那時他已經讀六年級了,那一次廖家溝之行,破壞了他對廖家溝的美好印象。
這是第三次帶他去廖家溝,也是他上初中以來第一次帶他去公園玩。
“不去輔導班,那就痛痛快快地玩吧!”我對兒子說。
廖家溝真的變樣了,通往廖家溝的路鋪上了瀝青,整潔干凈,公園里有很多休閑娛樂設施。
我們沒有見到一個游客,只有兩三只麻雀在寒風中瑟縮地找食物。荷塘干了,運河邊,白色的蘆葦花在風中搖曳。我們倆走了以前走過的小路,彩云橋還在,英文字母組成的LOVE雕塑也還在,籃球場恢復了整潔。我們在球場旁的秋千架上坐著談心,我跟兒子念了《月亮與六便士》里面一段最打動我的文字。我讀我的,他玩他的。
這個下午似乎是一個獎賞。我們不去管頒獎者是誰,只是滿懷感激地接受。孩子本應在大自然的風中,像蘆葦叢中飛越的小鳥一樣,自在地成長,但現實中的他們萎縮在沉悶的學習中,被競爭的枷鎖壓得失去了活力。
那個下午,是我和兒子最珍貴的一段親子時光。幾個星期過去了,兒子還經常甜美地回憶起那一幕,他告訴我,那個下午,就像一個美夢,讓他不敢相信——他在期末考試前還能在公園里蕩秋千、攀巖……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