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龍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地鐵工程建設的發展也有了改善。地鐵工程施工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地鐵施工質量受損。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工程就是后澆帶,其對施工質量有著最直接的影響。
關鍵詞:地鐵工程;后澆帶;施工質量控制
引言
隨著近年來混凝土強度有所提高,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也有相應提高,這使混凝土快硬、發熱量大的特點再次被放大,混凝土溫度梯度、體積收縮總體來說呈增大趨勢,為了降低這些不利條件對結構的影響,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必須認真對待,嚴格控制。
1后澆帶簡析
1.1后澆帶
后澆帶是地鐵施工中的重要技術類型,它可以防止鋼筋混凝土結構因自身收縮不均或沉降不均所導致的有害裂縫,從而保證后澆帶的合理運用。在實際施工中,施工人員要按照施工或相關規范的要求,對基礎底板、梁、墻等設置相應的混凝土帶。在實際應用中,后澆帶將結構暫時分為若干部分,通過構件的內部收縮,在一定時間后,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促使結構連成整體。后澆帶的強度等級應該被有效控制,使強度比構件強度高一個等級,從而有效控制新老混凝土的質量問題,避免裂縫問題的出現,控制薄弱部位的生成概率。除此之外,在實際的施工中,施工人員需要注意模板等消耗因素,需要對影響后澆帶的因素進行控制,從而保證施工質量。在實際的使用中,后澆帶可以控制施工中的有害裂縫,是一種臨時施工縫。為了避免裂縫,確保施工質量,后澆帶需要設置合理的間距:如果混凝土位于室內和土中,則間距為30m;如果是露天做,則間距為20m。后澆帶的保留時間應根據設計進行確定,如果不滿足設計要求,就需要保留28d以上,以確保施工質量。
1.2后澆帶的應用意義
1.2.1保證結構的整體性
地鐵項目始終處于發展和進步階段。隨著技術的優化和變革,地鐵項目本身的結構復雜程度也在明顯提升,所以,現在的地鐵項目,多數為超厚、超寬大的地鐵。針對這類地鐵項目,一般根據施工需求,對施工縫進行合理設置,從而可以有效應對地鐵的變形應力,最終避免裂縫的產生。如果設置了變形縫,就會給防水、保溫等施工帶來影響,可能會影響建筑本身的安全。為了應對這種問題,可以應用后澆帶技術,避免裂縫的產生,從而保證結構的整體性。
1.2.2避免混凝土結構開裂
開裂問題是影響混凝土結構可靠性的重點問題。為了避免施工期間出現混凝土結構開裂的問題,施工人員需要對溫度應力進行控制。而后澆帶的存在可使混凝土各段間的相互影響變小,并且促使各處能夠共同承擔溫度收縮變形,從而有效控制結構開裂的問題,確保混凝土結構的可靠性,降低隱患問題的發生概率。
2后澆帶質量控制研究
后澆帶施工是結構工程中最后一步工序,是對該結構的最后封閉,高質量施工的后澆帶能有效減少混凝土因溫差或收縮產生的裂縫,增強結構整體對物理原因以及自然因素產生的變形。
2.1后澆帶鋼筋施工
后澆帶處鋼筋連接宜貫通或者按搭接率100%搭接處理,斷開處主筋搭接長度不小于45倍主筋直徑。考慮到該項目主筋直徑均在25~36mm之間,必須采用焊接方式連接。焊接工藝應按規范要求送檢合格后方可進行焊接施工,同時按設計要求加設附加鋼筋。待關模完成后對留置鋼筋涂刷水泥漿,做好防銹措施。
2.2后澆帶止水措施
2.2.1橡膠止水帶施工
(1)橡膠止水帶進場后應按要求取樣送檢,要求對其拉伸率、抗撕裂強度、熱空老化率等物理性能指標進行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埋設。(2)橡膠止水帶埋設位置應準確,位置應居中埋設,其中間空心位置與后澆帶兩側接縫位置必須重合;在澆筑前應采用適當的固定措施,以免因橡膠止水帶偏移,使水單向滲透路徑縮短而影響止水效果,混凝土必須充分振搗,使橡膠止水帶與混凝土能較好粘結。(3)止水帶在轉角處宜采用直角專用配件,并應作成圓弧形,轉角半徑大于等于200mm。(4)止水帶拼接時應用工具將兩條止水帶切出相反45°坡口,并把止水帶凸出部分割平,用磨毛機將止水帶背面磨毛,采用冷粘法施工。
2.2.2止水鋼板施工
(1)止水鋼板表面無油污、無銹跡、且應平直。(2)止水鋼板位置、埋深等必須符合規定的要求。如無設計具體要求,止水鋼板位置應為所在結構部位截面的中間位置,埋深水平和豎向寬度應為止水鋼板寬度的中間值,止水鋼板凹面應朝向迎水面。(3)止水鋼板規格符合要求(一般為3mm厚止水鋼板、寬度不小于30cm、折邊30~50mm),兩塊止水鋼板的搭接長度不應少于50mm,且搭接位置均為雙面滿焊,焊接時焊接電流大小應控制得當,避免止水鋼板被焊穿。(4)止水鋼板固定措施應得當,保證其位于截面中間位置,且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移位。
2.2.3后澆帶接茬混凝土面處理
(1)為使新舊混凝土之間能夠形成一個整體,后澆帶兩側梁板澆筑完畢后應在混凝土終凝后及時進行鑿毛處理。應按要求鑿除溢出水泥砂漿和松散部分,露出粗骨料,并用壓力水進行沖洗,充分濕潤但不得有積水。(2)鑿除面干燥后,在鑿除面上均勻涂抹一層防水水泥基砂漿。
3后澆帶的質量驗收
(1)后澆帶封閉要做好隱蔽驗收工作,并做好檢驗批的驗收記錄;基礎驗收要求項目建設方、監理方、設計方與施工方均參加,并保證各工序資料完整、合格;施工完成后的澆筑面,要求控制返銹點、空鼓、不平整、蜂窩等質量弊病。(2)筏板混凝土使用抗滲P6等級,應做好質量檢測工作,如其抗滲性、強度等指標,同時要求其同條件試件及標養試件均滿足實驗要求。(3)該工程基礎工程驗收報告顯示,其外觀質量、主控項目等均滿足現行混凝土結構質量驗收規范。(4)該項目后澆帶使用的免拆體系及特殊支模工藝,保證了后澆帶施工質量的同時,縮減了4天工期,實現了施工效率的提升。通過現場回彈測試及抗滲試驗結果顯示,后澆帶混凝土強度及抗滲各項主控指標及一般指標均滿足規定。后澆帶處梁板按結構構造應該為簡支結構,但由于后澆帶的留設,結構受力轉變由簡支梁板轉換懸臂梁板,因此在后澆帶處需加設支撐,避免因結構自重或受到外力的影響導致梁板開裂。為了保證后澆帶處結構整體受力方式不變,后澆帶處支撐體系應單獨設置,兩側的梁、板均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支撐,材料選用50mm×100mm木枋通設在梁底,每一側支撐體系布置兩排立桿,豎向連續設置剪刀撐。采用φ48×3.0mm鋼管搭設支撐架體,架體頂端放置放置U型可調頂托,木方架設于U型頂托上,調節U型頂托將木方與梁底、板底頂撐牢固,U型可調頂托外露長度應不大于200mm。支撐架體立桿橫向間距1500mm,縱向間距800mm,根據層高設置2~3道水平桿,最大步距不超過1500mm,下部離地200mm處設置一道掃地桿。后澆帶兩側雙排架體每隔四個縱橫設連接桿一道,搭設雙排鋼管架支撐時,分別在后澆帶兩側預留400mm支模空間,梁底位置另行搭設兩根鋼管支撐,搭設間距與底板鋼管相同。后澆帶混凝土同條件的試塊強度必須達到100%后方可拆除鋼管支撐。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地鐵施工的實際情況,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進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過程的注意事項,從而充分發揮后澆帶的作用發揮,確保地鐵施工不會受到后澆帶施工的影響,保證地鐵施工的質量,降低各類安全隱患和質量隱患的發生概率,積極推動地鐵工程的功能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吳昊,田思宇.房建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20,5(22):40-41.
[2]賈勇.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探討[J].江西建材,2017(1):73+78.
[3]黃俊新.基礎梁加防水板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與質量控制[J].磚瓦,2021(5):188-189.
[4]宋健,劉建民.后澆帶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77.
[5]蔡國龍.地下工程中后澆帶施工的質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