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偉芳
摘 要:在這幾年發展中,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建筑規模逐漸擴大化,各類建筑工程層出不窮,建筑工程創造的經濟效益很高,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要想實現建筑工程經濟效益最大化,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是必要的,而傳統的造價管理方式存在的局限性比較大,很多方面都還存在不足。針對于這種情況,目前很多建筑企業都采用的是造成全過程動態控制,可以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從整體角度出發,對涉及造價的各個環節進行管控,包括材料、人工、設備等,工程造價動態控制更具實用性,施工過程中,造價是一個動態變化的,受設計、施工、結算等多方面影響,需要做好相關協調工作,確保造價動態控制的合理性。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動態控制
工程造價是保障工程正常施工的基礎,是對工程利益范圍的一個預算估計,建筑工程主要目的還是盈利為主,如果沒有利益獲取,那么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就沒有了意義。而造價控制就是為了更好的評估工程經濟效益,使工程創造的經濟效益能夠達到預期狀態,隨著現代化建筑的深度發展,對造價控制的要求更高,要考慮的因素也更多。也正是如此,很多企業都采用了全過程造價動態控制,這種控制有著很好的應用效果,可以將投資金額控制在一個合理范圍內,不會出現超標的情況,造價控制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需要監督各個操作環節,對不同項目的投資進行劃分,使項目投資分化更合理,充分發揮資金流動最大效益。從現實情況來看,工程造價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結合建筑工程實際施工需求進行合理調控,從而推動建筑行業經濟發展。
一、建筑工程造價全過程動態控制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市場經濟引導力較弱
商品的價值是隨市場需求呈上下波動狀態,也就是說,市場宏觀經濟的調控,賦予了商品價值體現,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市場價值的重要性愈加重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其施工成本主要在于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等,而這兩種都是受市場價格影響,所以工程造價控制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這一影響因素,通過市場經濟進行引導,使工程造價能夠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求,推動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很多建筑企業在項目造價管理的時候,沒有重視市場價值規律的變化,不根據市場經濟波動情況合理規劃造價方案,使得制定的造價方案不可控性過大,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忽視了市場經濟動態性變化。有些建筑企業還采用傳統定額計價方式,雖然能保證造價的全面性,但造價方案存在滯后性,無法應對市場的不穩定變化,容易出現資金控制不穩的情況。
(二)造價控制體系比較薄弱
工程造價全過程動態控制的有效性更多的是需要依賴于制度的有效性,完善的制度可以更好的約束造價控制,使造價動態控制更加全面且合理。但是我國目前造價控制體系還有很多不足之處,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之間存在一些矛盾,制度內容存在缺陷。我國地域比較遼闊,不同地區的造價標準是不一樣的,而在有些地區,存在著一區多標準的情況,過多的標準影響,使得造價無法達到理想控制狀態,制約著工程造價的動態控制,無法保證工程造價的準確性。還有就是工程造價中監督體制沒有嚴格落實,制定好相應的管理保準和監督標準,如果不落實制度內容,那么也只是紙上空談,沒有一點用處,在監督體制方面,不少建筑企業沒有重視這一問題,沒有認真落實去處理這一問題,使得工程造價和工程施工出現脫節的情況,無法保障其工程造價控制的合理性。
二、造價工程全過程動態控制分析
(一)決策階段
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的項目中比較多,對于項目決策的造價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項目決策階段,要想做好造價控制工作,就要在決策之前收集相關項目資料,資料內容包括建設地點、建設周期、建設規模等,通過對收集信息的綜合性分析,制定合理的造價方案,要確保收集信息的準確性。在信息準確的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分析工作,從而完成對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在這個過程中,要考慮市場變化的影響,對工程造價方案進行動態調整,確保造價方案能夠最大程度上貼合施工要求,保障施工方的權益。要進一步落實限額設計,做好相關協調工作,對接好相關環節,施工期間涉及的人員比較多,要合理管理施工人員,主要通過責任制度和獎懲制度進行管控,確保施工預算控制在合理范圍。對圖紙進行審查過程中,要做好相關技術交底工作,圖紙審查要注意的地方比較多,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細節,圖紙設計內容不能超過施工能力范圍,設計標準不能出現較大偏差。如果審查過程中出現問題,要及時溝通施工單位進行協調處理,優化施工方案,確保圖紙設計的合理性,好的圖紙設計能夠減少后期不必要的施工成本損耗,需要格外重視。
(二)施工階段
在施工階段要做好的造價控制工作比較多,合同管理是重要一項內容,合同是明確施工責任和義務的重要依據,起到一個約束管理的作用。因為工程施工是一個動態過程,所以有時候會遇到意外情況,特別是受經濟因素影響,正常來說,合同內容是不輕易變更的,如果合同內容變更,需要組織專項會議進行討論,確保合同內容變更的合理性,做好合同內容變更記錄。為了對工程造價更好的控制,要進一步完善工程進度審核和進度款支付制度,施工單位要定期對工程施工情況進行檢查,從而編寫月報表,對施工進度價值進行估算,然后將編寫好的報表交由上級審核,監理施工單位要認真檢查施工流程,看施工人員是否規范施工,施工進度是否按照標準執行。施工過程中涉及的材料種類比較多,材料成本占據了總成本的主體,所以要合理管理材料,避免出現材料浪費的情況,從材料購買到具體使用和回收,都需要做好相應的記錄,采購材料的時候,做到貨比三家,選擇性價比高的材料,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減少成本消耗。建筑施工中,主要負責施工的還是工作人員,施工人員遍布每個操作環節,他們對于工程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可以通過提高施工人員綜合素養達到一個有效管控的目的,定期培訓和考核,讓他們能夠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通過提高材料管控部門人員的綜合素養,使之對各個環節的材料使用進行嚴格把控,避免了材料的浪費,節約建筑成本。
(三)竣工階段
在工程完工之后,需要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查,合格之后就進行工程款的結算。因為后期結算款金額較大,所以要做好結算資料的統計工作,必須將工程施工中各項成本消耗情況都一一說明,結算資料必須完整,具體包括建設合同,招標文件、簽證單、設計變更記錄、施工過程影響等,這些資料都要符合標準,也是工程結算款的重要依據。對工程量進行嚴格審核,結算人員需要熟悉各個方面的內容,包括施工場地、施工圖紙、設計變更、建筑材料價格等,注意工程量的變化,對各方資料進行嚴格審查,核實資料的準確性,分析工程結構,從立體結構到平面結構都一一進行分析,確定和落實最終的工程量,避免出現少算、漏算的情況,確保工程造價控制的精準性。
結語
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使得各個行業領域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建筑行業尤其突出,建筑行業產生的經濟效益巨大。在建筑施工中,如何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是企業最為關注的問題,而這也需要依賴于工程造價控制,通過工程造價全過程動態控制,能夠實現對各個操作環節的造價滲透,將工程造價成本降至最低,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世榮,鄧鐵軍,劉媛媛.關于建筑工程造價全過程動態控制研究[J].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8(26):54.
[2]黃東升,張碧玉,王曉晨.試析工程建設全過程造價管理[J].工程造價研究,2018(1):28.
[3]馬青梅,郝建華,王偉宇.淺析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在施工階段的意義[J].青海科技,2017(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