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英
摘要:總體思路:通過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通過重大項目帶動戰略,通過品牌能量的釋放,通過文化產業鏈條的構建,采用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等方式,推動吉林市重點文化產業資源實現多媒體經營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發展,從而生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文化創新能力、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以提高其集約化經營水平和產業集中度,使吉林市散在的文化產業資源逐步轉化為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一股強勁的力量,真正實現向支柱產業的轉化。基于總體思路,本文提出吉林市文化資源整合對策四項。
其一通過挖掘整理文化資源,為資源整合提供豐富的內容元素
如前所述,吉林市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只是挖掘整理不夠。因此,要整合文化資源,首先要做的,就是組織得力人員,采取有效措施,對吉林市歷史名人、名家、典故、傳說、故居、故地、遺址、遺作等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尤其要著力突出歷史文化資源、民族文化資源、宗教文化資源和旅游文化資源的挖掘和整理。要善于追根探源,哪怕是一些小題材也可以做成大文章、形成大產業,如梅蘭芳與喜(富)連城社的淵源等等,為吉林市“龍興福地、隕石之鄉、霧凇名都、京劇故里、魅力江城”的城市文化定位奠定堅實的根基,更為吉林市文化資源整合提供豐富的內容元素。
其二通過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助推文化產業集群化發展
要推進吉林市文化產業資源整合,一個必要的手段就是以具有比較優勢的文化產業領域為重點,以大型文化企業為主體,以區域文化品牌為依托,加快培植一批特色鮮明的文化產業聚集區,將主導產業相近、發展模式相似的中小企業吸引進園區,以提升吉林市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發揮群體競爭優勢和集聚發展的規模效益,再通過這種特色化、集群化的進一步發展,逐步實現吉林市更加合理的文化產業資源整合。
目前,吉林市在這方面首先要做好的就是依托吉林市區位、資源、人文環境等優勢,按照“科學規劃、體現特色、政府扶持、企業領軍”的原則,進一步打造好吉林·香港世界童話旅游文化產業園區,同時,積極引導創意文化產業園區、印刷包裝文化產業園區和戶外運動裝備產業園區建設。積極推動各縣(市)區的文化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建設好永吉縣地方戲產業基地、磐石市書法美術創作產業基地、樺甸市農民畫創作和影視拍攝產業基地、蛟河市農村題材影視劇拍攝和文化旅游產業基地、舒蘭市文藝創作和休閑娛樂產業基地、北大壺體育休閑產業基地。實施項目引進機制,積極組建一批專、精、特、新等具有發展優勢的中小文化企業,吸引社會資本向演藝、娛樂、影視、動漫、創意、會展、民間工藝及旅游等領域流動,不斷發展和壯大園區、基地的產業規模和實力,形成一批富有特色優勢和活力的產業集群。
其三通過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加速文化產業資源整合
項目是文化產業發展的載體和關鍵,尤其是重大建設項目,可帶動和加速文化產業資源的有效整合。因此,有關項目規劃部門要根據國家、省市經濟運行情況、市場變動和項目自身條件的狀況,在近兩年集中開發和建設霧凇島、松江湖、朱雀山、北大壺、溫泉、吉林烏拉和城區青水綠帶旅游資源,以及重點打造龍潭山的人文旅游的基礎上,力爭規劃建設一批具有產業拉動、產業整合作用的,并有影視界參與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以帶動吉林市文化旅游、休閑娛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動漫制作、藝術培訓等行業的發展和整合。同時,從整合已有文化資源的角度,今后的大項目建設,核心和關鍵還是要向以下三個主攻方向傾斜:一是吉林市歷史文化主攻方向,意在整合吉林市眾多的歷史遺跡,如西團山文化、高句麗王國、百花公主點將臺、唐朝烽火臺、明代摩崖石刻、明清古船廠遺址、女真文字創始人完顏希尹家族的歷史,以及烏拉街鎮保留的滿族民族風情等要素資源。二是吉林市地域文化主攻方向,意在整合“一江三湖”、“四脈奇山”等資源要素,重點是要把松花江打造成具有濃郁文化氣息的旅游觀光休閑帶;把松花湖、白山湖、紅石湖打造成最佳生態休閑旅游風景區;把北山打造成“三教”文化圣地;把龍潭山打造成古城遺址和龍文化圣地,并進一步研發已經在央視紀錄頻道上播放的三集紀錄片《發現龍潭山》的后續承接項目;再就是把小白山打造成滿族尋根祭祖圣地,把朱雀山打造成朱雀文化圣地等。三是吉林市現代文化城市形象主攻方向,意在張揚吉林市城市個性,凸顯吉林市“龍興福地、隕石之鄉、霧凇名都、京劇故里、魅力江城”的城市文化定位,并整合吉林市影視傳媒文化、演藝文化、廣場娛樂文化、民間藝術文化、霧凇冰雪文化,以及現代創業文化等等資源要素。同時,還要根據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適時充實、調整、更新項目儲備的方向和具體內容。但對目前條件已經成熟的項目,趕快上;已經啟動的項目,抓緊建;對正在醞釀的項目,確保快速落地,以切實推動吉林市文化產業資源的有效整合。
其四通過品牌影響帶動力,推動文化產業資源整合
如上所述,近年來,吉林市已經擁有了一批國內知名的文化品牌。今后的任務是如何充分發揮這些品牌和現有骨干企業產業發展引領者的作用,以資產為紐帶,運用市場機制,推動聯合、兼并、重組,實行多元化股權經營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發展,重點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文化創新能力、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團,做大做強吉林市整個文化產業。
首先,應發揮現有品牌影響帶動力,實施重點企業集團和企業集群的培育工程。例如,除了扶持演藝集團、松花江文化發展公司等市場主體做大做強,組建吉林市文化產業投資集團外,還可以在現有“吉林歌舞”等品牌和優勢產業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吉林市歌舞團與吉林市話劇團、吉林市曲藝團及樺甸歌舞團等地方演藝團體的資源整合;甚至可以推動吉林市演藝界與吉林市電視劇制造業的深度聯姻,無論在創作內容,還是在機制創建、人才使用等方面,均可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共同打造吉林市的影視演藝企業集群。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既可以帶動相關藝術教育培訓產業的發展,又可以進一步打造吉林市影視創作和拍攝產業基地,還可以利用拍攝地,大力發展旅游產業。
其次,可通過“品牌+項目”方式,實現資源整合。例如,憑借北大壺滑雪場的品牌效應,不僅可以帶動吉林市乃至全省冰雪文化產業的升級和發展,打造響譽國內外的體育旅游休閑度假圣地,還可以與吉林市電視劇制造業、吉林市歌舞演藝業及相關體育院校、培訓機構聯手,共同打造出以影視作品《北大壺》為龍頭,以拍攝地傳奇性實景演藝為看點、以體驗冰雪文化、體育賽事、旅游休閑度假為目的,以旅游紀念品為跟進項目的,集影視、演藝、賽事、體驗、旅游、休閑度假、購物為一體的北大壺文化項目,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完善商務交流平臺,發展高端服務業,進一步拓展招商引資領域等。沿此思路,還可以盡快完成吉林市松花湖浪木根雕企業集團、吉林市動漫制作企業集團、吉林市藝術品經營企業集團、以及高新技術印刷企業集團等的組建工作。通過這一系列的資源整合,進一步提升吉林市文化企業的總體競爭實力,從而帶動更大范圍的文化產業資源整合,步入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