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海
摘要:地下水資源的具體情況和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地下水環境的質量對社會生產活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當前正確合理的評價地下水資源情況,成為水資源保護的重要工作。為了大幅度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程度,積極有效的解決和改善水資源問題,應該對地下水環境做出正確的評價和高效的整改對策,有序推進水資源的保護工作。
關鍵詞:地下水環境;評價工作;解決措施
地下水是確保工業、農業正常工作開展的主要用水來源,與此同時,更是總體水資源的重要組成。國家相關部門要針對地下水環境做出正確高效的評價,防止出現地下水的污染問題,進一步提升水資源的保護工作效率,為長久的環保工程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目前對于地下水環境存在的污染性問題,需要提高監測的力度,加強準確評價的手段,確保社會群眾的用水安全。
一、影響地下水環境評價的關鍵
為了保證地下水環境評價的準確、客觀,同時為日后水資源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在準確掌握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因素的基礎之上,還應該加強對環境影響評價問題的深入研究,確定分析過程當中存在的干擾因素,準確掌握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關鍵性問題。
(一)科學選擇評價方法的問題
對地下水資源環境的評價工作進行具體工作落實的時候,假如采用了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所得到的評價結論也有很大的不同。另外,對地下水資源進行高效的評價工作,能夠在環保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和環境的保護工作有直接的聯系,假如評價不能科學、客觀,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工作就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同時也會給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帶來一定的限制影響。
1、不恰當的評價方式
在對地下水環境進行評價工作的同時,假如工作人員不能針對水資源的具體情況來選擇適當的評價方式,就很難滿足當前水資源評價行業對評價工作的規范要求,這種方式不但影響了實際的評價結果,同時還會大大降低地下水資源環境評價的工作效率。
2、受評價方法的影響
不同區域的水資源具有不同地質條件的差異化特點,在對其實施評價的過程當中,所能查閱到的以往相關資料也較少,所以在具體進行水資源評價的工作中,需要針對不同區域的水資源進行精細化評價,其評價結果要符合水資源的個性化特點。在具體實施的評價工作當中,也會因為采取評價的方式不同,而使平價結果出現一定的差異。
(二)其他方面的評價問題
1、評價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針對地下水資源環境的工作評價,評價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和專業能力對其結果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對地下水環境進行評價工作的工作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還要有較高的技能水平,因此要求工作人員要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能力,進行專門的培訓工作。在人員素質方面,需要不斷加強培訓工作,在培訓的實施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技術水平,進一步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保持長久的工作熱情。提高對待工作的責任感,高效推進地下水環境的評價工作,確保評價工作的有序進行。
2、有效監測地下水位
在進行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操作過程當中,如果不能選用適當的地下水位監測方式,或者在具體實施監測和評價的工作中出現了操作失誤和其他的問題,都會對檢測的結果起到影響作用。因此監測人員需要重視監測地下水位手段的選用,采用動態的檢測式來確定地下水位和含水層的數據,有效解決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操作現狀和評價準確性。
二、解決地下水環境評價問題的策略
(一)提高地下水環境評價工作的綜合性
為了能夠有效推行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實施評價工作的人員需要結合整體評價要求和影響因素來進行,構建較為嚴格的監管制度,確保工作人員都能夠按照制度內容來執行。提高管理部門的評價工作能力,進而逐步提升水資源評價工作的水平。有效落實監管機制,促進監測工作的規范性,另外對地下水環境的評價,需要加強宣傳力度,培養工作人員的責任觀念,提高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在工作內部營造學習氛圍,提高日常的工作效率,確保高質量、高水平的完成地下水環境的評價工作。
(二)提高評價工作的實施力度
為了進一步提高地下水環境的評價工作效率,監管部門除了要完善管理制度之外,還需要加強管理規范的制定。另外在對其進行評價的時候,具體的操作人員還需要嚴格遵循評價規范來進行操作,相關部門還應該根據工作人員提報的評估結果來定期開展教育培訓工作,幫助工作人員提供準確的工作方向,高效順利完成地下水環境的評價工作,提升評價工作的高效性。
(三)提高對評價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
在保障地下水資源環境評價工作效率的基礎上,需要構建較為充足的人力資源,突出評價人員在此工作中的主要主體地位。因為評價人員所掌握的專業技能,對所作出的評價結果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因此相對應的部門要制定評價人員的工作培訓計劃,以此來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提高其理論知識和技術水平。在此過程中構建科學、全面的評價綜合體系,進一步為地下水的環境保護做出貢獻,確保提升地下水環境的整體評價水平。
(四)構建全面的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體系
目前對于當前的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現狀,應該加強工作體系的構建,并對其實施完善。在構建體系的階段,需要制定完整的法律規定,確保評價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進行評價工作的相關部門也要深入分析地下水環境的具體情況,確保所實施的法律法規能夠具有針對性。對評價工作實施嚴格的審查和監督,提高監管力度,增強各部門和社會群眾的有效配合,制定高效的防范措施,確保評價工作效率的高效性。
(五)提高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監督
為了確保針對地下水環境評價工作的高效性,需要對評價工作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開展評價工作的過程當中,充分發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另外,針對所存在的問題,要制定科學的方案,確保監督制度的順利執行。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針對當前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現狀,需要加強監管機制的設定,在監管過程當中要獎懲并處,針對存在的違法、違規情況,要嚴厲打擊。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于當前影響我國地下水環境評價結果的因素來講,構建科學的制度體系,可以幫助工作人員提高評價的準確性,提高工作效率。針對于我國目前有關地下水環境影響因素評價的具體狀況,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效的解決對策,更加高效的構建了科學的保障手段,確保大幅度降低水資源的污染率,提升對水資源的保護效果,進一步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升對地下水影響評價綜合能力的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3]呂瑋琦.解讀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關鍵問題[J].環境與發展,2020,32(0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