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現農業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總目標,而發展“數字農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數字農業涵蓋基礎層、技術層以及應用層三個層面,對促進農業生產智能化、流通電商化、服務多元化發展意義重大,科學合理地發展“數字農業”,可以有效地全面促進鄉村振興。因此,本文就“數字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探討鄉村振興背景下“數字農業”發展路徑,通過積極推動技術創新,將數字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與農業有機融合,助力傳統農業向數字化農業轉型,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有效地促進鄉村振興相關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現代農業;鄉村振興;數字農業;發展路徑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志碼: A
0 引言
作為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密切關系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相關工作。《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中明確指出,發展農村數字經濟,推進農業往數字化方向發展。傳統農村經濟往“數字經濟”方向發展,借助于數字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促進數字化生產力的發展,是加速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方法。實現農業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總目標,而發展“數字農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推進“數字農業”的相關工作有效開展,對全面建設鄉村振興各項目標、開展鄉村振興相關工作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為鄉村振興戰略取得良好成效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因此,本文就“數字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探討鄉村振興背景下“數字農業”發展路徑,通過積極推動技術創新,將數字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與農業有機融合,助力傳統農業向數字化農業轉型,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有效地促進鄉村振興相關工作的開展。
1“數字農業”的內涵
“數字農業”指的是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上,把數字信息技術手段與農業產業各個環節(包括生產、加工、運輸、銷售以及服務等)緊密融合,在信息化技術的助力下,提高現代農業生產的數字化水平,實現農業生產智能化、流通電商化、服務多元化,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根據“數字農業”的特點,“數字農業”也可以稱為“信息農業”或者“互聯網+農業”[1]。“數字農業”涵蓋了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3個層面的內容。其中,基礎層主要包括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傳感器與中間件的設計與制造等;技術層主要基于計算機進行識別訓練以及建模;而應用層主要是將數字技術向農業各個領域進行滲透應用,使得數字技術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通過發展“數字農業”,利用數字媒體平臺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可以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加速傳統農業的轉型和升級[2,3]。
2數字農業發展的趨勢??? 現代社會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各行各業的信息化技術融入越來越高,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在數字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伴隨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工作不斷推進,我國農業領域也逐漸向信息化農業方向發展。在農業生產、加工、運輸、銷售以及服務等農業關鍵環節,高度融入信息化技術,使得農業越來越“數字化”。
首先,在農業生產全過程實現數字化。基于無聯網技術、無線傳感器技術以及計算機大數據技術等相關技術,對農業生產全過程進行數字化升級。在農業生產、加工、運輸、銷售以及服務等農業關鍵環節,有效融入數字化技術和手段,實現對農業生產全過程進行數字化的控制和管理;其次,農副產品流通的電商化進程加快。眾所周知,目前農業經濟包括農產品的交易、配送、支付結算、供應鏈以及生產、消費等相關方面都高度數字化,逐漸形成了高效率、健康安全、綠色環保、高度智能化的產銷體系;最后,農業多元化公共服務越來越善。得力于數字信息化相關的技術和手段,在無聯網技術、云計算、人工智能以及無線傳感器網絡等相關技術與農業發展高度融合的基礎上,農業服務模式和組織模式得到不斷的創新,諸如“農資+服務”“聯網+服務”等多層次、多類型、多元化的專業性的服務不斷被提出,優質農產品的用戶價值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多元化的公共服務體系更大限度地挖掘鄉村價值,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4]。
3“數字農業”發展路徑探討
農業“數字化”是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不二選擇,也是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鄉村振興背景下,有效開展“數字農業”,對農村數字化發展、農業價值進一步挖掘都有深遠意義。因此,為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本文對“數字農業”發展路徑進行探討。
3.1有效利用數字化手段,創造更高價值
通過將各種數字化手段與農業生產有機融合,發揮數字化技術在農業生產各環節中的正面作用,不斷為農業生產創造更高價值。通過傳感器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大數據、云平臺等,構建完善的數字信息化平臺,利用平臺功能豐富、覆蓋面廣等特點,實現對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高效監測,并對農業生產各個環節做出智能、正確、合理的控制決策,以此加速農業生產的發展,構建綠色、智能、環保、高效的農業經濟[5]。
3.2促進農村數字經濟產業的有機融合
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通過推進鄉村數字經濟產業的融合發展,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工程建設,搭建產銷一體的數字平臺,構建功能完備的電商服務體系,通過不斷創新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對農村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和優化,拓寬農村經濟產業鏈所涉及的范圍,促進農村經濟高效、健康發展,有效推進現代農業相關工作,助理鄉村振興。3.3以數字經濟賦能產業鏈??? 通過將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等相關高新技術與農業產業深度有機融合,滲透進農業生產、加工、儲運、銷售、儲運等環節,對農業生產各個關鍵環節的資源進行合理組織、配置、協調優化以及控制。另外,建立企業數據共享平臺,對農業信息如生產信息、配置信息、價格信息、物流信息等進行整合,滿足不同用戶對信息的需求,整體提升服務質量,促進農業高質發展,加速農業有效轉型和升級[6]。4 結束語
實現農業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總目標,而發展“數字農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科學合理地發展“數字農業”,對促進農業生產智能化、流通電商化、服務多元化發展意義重大,可以有效全面促進鄉村振興。本文先闡述“數字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如農業生產全過程實現數字化、農副產品流通的電商化進程加快以及農業多元化公共服務越來越善。在此基礎上,探討“數字農業”發展路徑,提出了有效利用數字化手段、促進農村數字經濟產業的有機融合以及以數字經濟賦能產業鏈等發展路徑,通過積極推動技術創新,將數字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與農業有機融合,助力傳統農業向數字化農業轉型,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有效地促進鄉村振興相關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侯文婷.鄉村振興背景下“數字農業”發展趨勢與實踐[J].農家參謀,2020(23):8.
[2]胡青.鄉村振興背景下“數字農業”發展趨勢與實踐策略[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9(05):69-75.
[3]李芮寧.鄉村振興背景下“數字農業”發展趨勢與實踐[J].現代經濟信息,2020(08):151-152.
[4]王建文.農業經濟應用于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中的策略分析[J].山西農經,2022(02):50-52.
[5]龐國光,伍國勇,盧鳳雛.鄉村數字經濟發展困境及路徑探析[J].新疆農墾經濟,2022(01):25-32.
[6]劉建和,趙周華.數字經濟時代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之路[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2(03):51-53.
作者簡介:陸朝陽(1977.07-),男,壯族,廣西南寧人,專科,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