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張雯
(1.廣州商學院,廣東 廣州 511363;2.澳門城市大學創新設計學院,澳門 999078;3.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14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條件的豐富,在二胎政策全面開放的背景下,家長購買兒童家具的要求不斷提高,希望能滿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時,還具有可成長性、多功能、趣味性等。兒童家具使用周期的長短由兒童成長過程中對家具的需求所決定,在生理發展的需求上,兒童身高、體重的不斷變化使得固定尺寸的家具不再適用。在心理發展需求上,不同階段的兒童在認知事物、情感等方面得不到相對應階段的變化。因此,固定尺寸不可變、功能單一的家具無法滿足兒童成長的需求。以嬰兒床為例,家長為了滿足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購買新的嬰兒床或兒童床,對于多數的家庭不僅加重了經濟負擔,在兒童達到下一個成長階段不再適用后,還對家庭空間和社會資源也造成浪費。面對當前的問題,運用D4S理論和可成長型設計理念能有效解決兒童家具使用周期問題,滿足兒童在不同階段的使用需求,減少閑置與資源浪費等問題,符合可持續設計的理念。
可持續設計(D4S)源于可持續發展理念(1987年),其核心是系統觀,與一般單純 “物質產品” (產品功能或產品外形)輸出設計不同,它是一種構建及開發可持續解決方案的策略設計活動,通過整合產品及服務去滿足人們的需求[1]??沙掷m設計內容包括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優化產品生命周期、改變人們消費模式等。在產品設計過程中,運用可持續設計理念,可有效延長產品使用壽命,減少資源消耗,從而緩解人類發展過程中與生態環境被破壞之間的矛盾關系,同時也能提高此類產品的競爭力[2]。
在生物學里 “成長” 是指一個生命體由小到大,從生長開始向成熟發展的過程[3]。可成長嬰兒床可以理解為使家具滿足兒童多個年齡階段的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伴隨他們一起成長,豐富兒童的使用體驗感。
可成長型嬰兒床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可成長性,這也符合可持續發展和兒童房間使用需求。從宏觀上講, “資源節約” 和 “環境友好” 的設計是未來發展的趨勢,資源的合理利用與分配,可減少資源、能源的消耗,同時可獲得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4]。從微觀上講,現在家庭居室趨于小型化,兒童從出生到入學,一件家具很難滿足其需求,造成家具占了很大空間[1]。如從可成長型角度去設計,可減少家具更換頻率,從而減少資源浪費。因此,可成長型嬰兒床的設計理念是符合可持續發展觀的,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兒童需求的同時避免了過多資源的浪費和家庭開支。
目前市場上嬰兒床各式各樣,在2020年十大嬰兒床品牌排名中,受到關注比較高的嬰兒床品牌有:好孩子、小龍哈彼、芙兒優、宜家、Geuther、picci、stokke思多嘉兒、小碩士、可優比、呵寶,這些嬰兒床品牌各有不同(表1)。
對十大品牌進行了功能、材質、顏色、適用年齡、價格等方面的調查。嬰兒床功能3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安全性,以調節床板的不同高度,控制床欄的高度。低床欄到高床欄的使用狀態是為了保護兒童的安全,兒童年齡增大床欄隨之調節變高,防止兒童摔倒;一般的嬰兒床都有腳輪,在方便移動的同時還有制動裝置,確保兒童的安全。第二特點是實用性,根據兒童和家長的需求,可將嬰兒床一側床欄拆卸與大床拼接,這樣能方便夜間兒童被照顧,減少家長夜間起身的行為;嬰兒期間需要使用的物品有很多,有一些嬰兒床還有可儲物的空間,方便儲放嬰兒的物品。第三個特點是可成長性,在可成長性設計當中主要向兩個方向設計,第一個是加長床板長度變成單人兒童床,第二個是將床板調節到書桌的高度,以書桌的形態繼續使用。
總結以上設計現狀,國外注重嬰兒床品質設計,材質優良,制作精心,國內的嬰兒床設計價格有優勢,但選材一般,使用年限短暫。綜合國內外嬰兒床產品設計,還有以下不足:
(1)部分產品缺乏細節,安全性不足;(2)大部分產品使用年限較短;(3)缺乏情感體驗,難以兼顧母嬰雙方的使用需求。
3.2.1 材質
嬰兒床的材料大部分是以實木為主體,常見的木材有松木、櫸木。松木是一種針葉植物,具有淡淡的松香味,色澤天然、紋理清晰、彈性和透氣性強,制作嬰兒床實用性強,價格相對其他材料較低,但缺點是木質較軟、容易開裂、結疤多不美觀。櫸木質地均勻,色調柔和,淡雅的木紋色澤,在蒸汽下易彎曲,可以制作造型;密度大、強度高,制作嬰兒床耐用耐磨,缺點是干燥和加工時容易開裂變形,重量偏重,制作價格較高[5]。
3.2.2 顏色
嬰兒床的顏色多數以木材的自然色為主,能觸摸到木材的質感,感受自然的氣息,減去色漆對兒童的安全健康的危害。缺點是使用時間長木材表面容易出現開裂、倒刺問題,不宜在濕潤環境下使用,木材容易滋生細菌。其次是白色,整體白色給人的感覺簡潔干凈,比較容易搭配多數家庭的環境。缺點是通過涂漆改變外觀顏色,涂漆能使木材表面光滑平整,但一些不合格的色漆會散發有害氣味,應該選擇安全系數較高的環保色漆涂抹嬰兒床。

表1 十大嬰兒床品牌分析
3.2.3 適用階段
嬰兒床的適用年齡分為3個時間段,小型號的嬰兒床是1年左右時間,針對1歲左右的嬰兒使用需求。普通嬰兒床是3年左右的使用時間,但由于兒童成長過程中對于家長的心理依賴比較強,使用嬰兒床更多是在玩耍的時間,睡眠功能相對減弱。因此,出現了通過加長床板等方式使嬰兒床變兒童床,延長使用到10歲左右。
3.2.4 尺寸
嬰兒床尺寸方面。市面上部分的嬰兒床尺寸內徑長度在1 100mm-1 300mm之間,內徑寬度在650mm-710mm之間,不加腳輪的高度在730mm-1 050mm之間。嬰兒床的尺寸是兒童安全的基礎條件,在制作上要求需要根據國際標準設計,例如設計兩個床欄之間的間隔不可超過60mm;當床板調節到最高位置時,床鋪面的上側面與床欄的上側面的距離至少為300mm,也不宜高于350mm;當床板調節到最低位置時,床鋪面的上側面與床欄的上側面的距離至少為600mm[6]。設計尺寸也需要考慮家庭使用的空間,從臥室移動到客廳等其他空間時,需要經過房門,嬰兒床的設計寬度應能夠輕松通過房門。
通過以上調研分析,兒童家具不僅具有物質功能屬性,同時也是父母和嬰幼兒溝通的場所,具有精神(情感)層面的功能,具體設計原則和方法如下。
3.3.1 物質功能設計原則
這一層面的設計原則包括兒童家具的安全性、可靠性、模塊化、綠色環保性等。安全性、可靠性是兒童家具最重要的,是進行設計時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多功能性需要在設計時考慮產品使用的多樣性,滿足兒童身體快速成長的需求,避免頻繁更換家具,造成浪費。綠色環保性主要指在選材方面考慮綠色、環保、可再生的資源,在加工、運輸過程中減少成本,以便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3.3.2 精神功能設計原則
兒童家具的精神層面主要是指審美功能、象征功能、教育功能和愉悅功能。審美功能是家長選取兒童家具的直接因素,是對家具造型美的認知結果,也是一個本能行為的情感體驗。象征功能體現在兒童家居的品牌特征、身份地位等。教育功能方面兒童家具具有規范兒童行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心智力發展的作用[7]。愉悅功能指兒童家具能夠促進家長與兒童之間的情感牽連,可作為活動場所,增進情感交流,給家長、兒童帶來愉悅的互動情感體驗[8]。
通過對兒童家具市場的調查,以及兒童家具設計要求、可成長性設計原則和方法的探討,設計出一款能夠滿足0-6歲的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對家具的需求而改變使用功能的可成長性嬰兒床,能夠滿足兒童成長過程中身高、體重變化的需求,外觀顏色能夠迎合兒童的喜愛,延伸的功能能夠滿足兒童對家具使用的需求。
主要為0-3歲嬰幼兒期和3-6歲學齡前期兩個階段兒童對家具的需求設計,以嬰兒床為設計初始狀態,根據兒童生理和心理對家具的需求改變使用狀態,延伸下一成長階段對家具的使用功能[9]。在0-3歲的兒童階段主要以嬰兒床的使用狀態實現兒童在家休息、玩耍的需求。在3-6歲的兒童階段主要以桌椅組合的使用狀態實現兒童游戲、收納的需求。桌子的使用狀態可根據實際情況繼續使用,同時實現書桌高度的自由調節,能為不同階段的兒童對學習需求提供用具。嬰兒床通過多功能組合以可變化來實現可成長性。
方案一。創意來源于俄羅斯方塊,通過擺放嬰兒床部件不同的方向組合成多種使用狀態。初始的狀態是小型號的嬰兒床,適合新生兒使用到6個月,通過增加模塊使得嬰兒床尺寸適合下一個階段的兒童使用。模塊之間的組合還可以變換桌子和椅子的使用功能,滿足兒童對家具的使用需求,同時延長兒童家具的使用壽命。

圖1 草圖方案

圖2 不同狀態效果展示圖

圖3 組合方式

圖4 小型號嬰兒床

圖6 游戲床和椅子

圖7 可升降的桌子、椅子和置物架

圖8 尺寸圖

圖9 實物圖
方案二。創意來源于多層彩虹,提取彩虹多層色彩疊加的形態,把每一道顏色分離出來,重新組合。半圓的造型作為模塊單體,圓的外觀給人安全、舒適、自由的感覺,通過組合每一個模塊單體組合成使用家具。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兒床已不再適用成長需求后,將嬰兒床拆分,作為單體使用,能夠給兒童與家具一種游戲互動,成為兒童成長中玩樂的伙伴。組合單體可以成為儲物架狀態,放置固定在一處,可以培養兒童整理存放物品。
方案三。設計靈感來源于象征著愛之意的心型,傳達出一種情感,同時象征著兒童的生長,向著未知領域去探索的心(圖1)。
經評估,最終選擇了方案三。通過可持續設計的方法和模塊化設計,來延長產品的使用周期。通過積木模塊組合的形式,延伸多種使用功能,在不同功能的互換下滿足不同成長階段兒童對家具的使用需求,實現了從出生前就準備好跟隨兒童一起成長。
通過心的外觀形式與兒童心智成長發育產生牽絆的情感,同時也表達出用心在陪伴兒童成長的寓意。在結構上同樣是以模塊組合成型,組合的形式是模型組合對稱,能夠在同一成長階段下有兩種不同的使用狀態,有小型號的嬰兒床和可放置物品的置物架、整體嬰兒床、兒童小床、椅子和桌子的使用形態滿足兒童不同階段對家具使用的需求,方案展示如下(圖2、圖3,設計者梁云)。
(1)第一種使用狀態:小型號嬰兒床(圖4),適用于新生兒用至6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這階段的嬰兒對于嬰兒床的使用需求主要是睡眠、休息,置物架的使用功能是方便家長照顧兒童的日常生活需求,放置一些兒童日常所需的物品。小型號的嬰兒床便于家長移動照看兒童,將床板調為最高檔位,床鋪面距離床欄上緣面為300mm,便于家長抱起放下兒童,減少家長低彎腰動作帶來的不便。
第二種使用狀態:普通嬰兒床(圖5),適用于0-3歲時期的兒童使用,在這階段的兒童除了滿足睡眠、休息的需求,還有玩耍、游戲的需求,將床板調節為第三檔位,床鋪面距離床欄上緣面為500mm,高于兒童站立,防止兒童爬行摔倒的危險行為。
第三種使用狀態:游戲床和椅子(圖6)。在普通嬰兒床的基礎下,將床欄部分拆下,再組合成凳子的狀態使用。游戲床可放置最低檔位,方便兒童上下床。椅子高度可以自由調節,根據需求調節合適的高度。
第四種使用狀態:可升降的桌子、椅子和置物架(圖7)。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在生理發育方面,整體尺寸的不變限制兒童繼續使用嬰兒床,通過轉換模塊獲得新功能的家具以便繼續使用,在3-6歲階段的兒童開始萌發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意識,把整體解構拆分,組合成為桌子、椅子和置物架的形式,提供兒童學習、看書的場所,培養兒童收納整理物品的良好習慣。桌子臺面的高度可以自由調節,適合兒童使用。
嬰兒床床體表面需要打磨光滑,避免倒刺刮傷兒童;床體是木板之間埋榫條拼板成型,圍欄的木條以榫接固定位置;心型黑胡桃木拼接在床頭板等床體上。
在人機工程學的基礎上,本設計案例進行了模型設計制作,以驗證本產品的可行性(圖8、圖9)。
可成長型設計的兒童家具在市場上是比較缺乏的,同時也有很多探究的可能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物質條件豐富,在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下,對兒童家具的需求也會隨著增加。將可持續設計理念運用在嬰兒床的設計中,能夠滿足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生理和心理對于家具的使用需求,促進兒童身心發育、健康成長。運用可持續設計思維進行可成長型兒童家具設計既能為家庭生活帶來便利,也更加符合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