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梅
(遼寧省阜新市第二人民醫院(阜新市婦產醫院)神經內科二病房,遼寧 阜新 123000)
腦出血即自發性腦出血,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腦實質內出血,主要性質為非外傷性與原發性,具有發病率、致殘率及死亡率高的特點,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意識模糊、頭暈痛、偏癱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1]。常規治療因缺乏針對性,對腦出血無明顯療效。因此,選擇科學高效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是提高腦出血臨床效果的重要環節。吡拉西坦氯化鈉注射液是近年研制出的新型藥物,對降顱內壓、防控腦水腫、神經功能缺損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尼莫地平序貫療法具有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腦血管痙攣、改善免疫功能等作用[2-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吡拉西坦氯化鈉注射液聯合尼莫地平序貫療法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并探究該聯合方案對患者神經功能、免疫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本院接收的50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 25 例。對照組男 13 例,女 12 例;年齡 38~81 歲,平均(59.54±4.28)歲;出血位置:丘腦區7例,外囊區10例,其他區域 8 例。治療組男 14 例,女 11 例;年齡 40~79 歲,平均(59.75±4.26)歲;出血位置:丘腦區9例,外囊區12例,其他區域4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協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參照《成人自發性腦內出血治療指南(2007 年)》[4]中腦出血診斷標準;參照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第四屆)制定[5]的診斷標準;均符合第8版《內科學》[6]中腦出血診斷標準;經MRI、頭顱CT檢查被確診為腦出血患者;出血至入院治療時間<24 h;生命體征穩定者;無精神障礙及其他嚴重性疾病者;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顱腦外傷史者;經顱腦CT顯示血腫塊明顯增大;合并嚴重肝腎疾病、凝血功能及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者;伴活動性出血,且精神異常者;對研究藥物過敏,且依從性差者;拒絕參與研究者。
1.3 方法 兩組均常規治療,包括降壓、降糖、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對照組采用吡拉西坦氯化鈉注射液(江蘇晨牌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085,規格:100 ml∶20 g)靜脈滴注治療,每次100 mL,10 min內輸完,每6~8小時給藥1次,連續7 d后,滴注時間可調整為1 h內,每12小時給藥1次。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尼莫地平序貫療法,吡拉西坦氯化鈉注射液用藥方法與上述一致。尼莫地平注射液(尼膜同,江蘇神龍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64010,規格:40 mL∶10 mg),10 mg 溶于0.9%氯化鈉溶液10 mL,靜脈滴注,每天1 次,10 d 后更改為口服尼莫地平片(尼達爾,鄭州瑞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2175,規格:20 mg),每次40 mg,每天3次。兩組均持續治療1個月。
1.4 觀察指標 ①療效判定標準:根據《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1995 年)》[7]判定。痊愈: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率≥91%,進步明顯;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好轉,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率46%~90%,有所進步;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輕微改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評分減少率18%~45%,進步不明顯;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任何好轉或加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評分減少率≤17%,無進步。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免疫功能:采用堿性磷酸酶-抗堿性磷酸酶橋聯酶標技術(APAAP)檢測治療前、治療1 個月后CD3+、CD4+、CD8+細胞分數,并計算CD4+/CD8+細胞比值,試劑盒購于美國英杰公司,操作按照檢測說明書進行。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n(%)]
2.2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免疫功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1個月后,治療組CD3+、CD4+/CD8+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D4+/CD8+2.06±0.62 2.08±0.58 0.118 0.907 1.15±0.52 1.53±0.46 2.737 0.009時間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組別對照組(n=25)治療組(n=25)t值P值對照組(n=25)治療組(n=25)t值P值CD3+細胞分數(%)63.36±4.41 63.25±4.26 0.090 0.929 49.27±4.23 54.34±4.16 4.273 0.000
腦出血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心血管疾病,腦出血后會出現血腫,血腫的形成易壓迫大腦皮質與下丘腦,進而引發氧化應激反應、神經功能缺失、周圍腦組織水腫等不良現象[8]。若患者未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會進一步加重病情,繼而誘發免疫功能下降、神經遞質功能嚴重障礙。
吡拉西坦氯化鈉注射液常應用于腦保護、神經營養等方面,其成分為吡拉西坦,濃度為20%,可有效完成人體滲透梯度的建立,加快患者腦部積水向血管轉移,達到良好的脫水效果,有助于降低顱內壓與腦水腫的癥狀。尼莫地平序貫療法的藥理作用可通過以下幾點途徑:①促進血腫吸收,并能在尼莫地平改善腦循環后,減輕血腫對周圍腦組織壓迫;②可增加局部血流量,預防腦血管痙攣引起的缺血性腦損害;③可通過緩解腦細胞鈣超載,減少腦細胞水腫,改善腦微循環。CD3+細胞是分布在成熟T 淋巴細胞的表層,主要負責信號傳輸一項工作;CD4+細胞具有刺激B 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并鋪助T 淋巴細胞轉化為效應細胞等主要作用機制,于體液免疫、細胞免疫中均有良好的功效;CD8+細胞具有免疫調節的功能,對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具有極強的抑制作用。一般情況下,機體CD4+/CD8+細胞相對穩定,故臨床上采用CD4+/CD8+細胞比值評價機體免疫較為廣泛[9-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實施吡拉西坦氯化鈉注射液聯合尼莫地平序貫療法應用效果顯著。此外,治療1個月后,治療組CD3+、CD4+/CD8+均高于對照組,表明吡拉西坦氯化鈉注射液聯合尼莫地平序貫療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綜上所述,治療腦出血實施吡拉西坦氯化鈉注射液聯合尼莫地平序貫療法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改善免疫功能,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