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華,鐘田雨,胡蓉,李峰,陳曉紅,金晴,李濤,江麗霞
(1.江西省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檢驗科,江西 贛州 341000;2.江西省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江西 贛州 341000)
妊娠子癇大多發生于妊娠中后期及臨產前,屬于妊娠高血壓疾病,發作時患者以突然昏迷、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片刻后意識清醒等為主要特征,又稱為妊娠癇證,清醒后可出現惡心嘔吐或進入昏迷狀態[1-2]。產前子癇發作是致使孕婦以及圍生期胎兒死亡的重要原因,其誘因及發病機制較復雜,子癇發作時患者呼吸抑制甚至短暫停止,導致腦血管內的血氧飽和度降低,腦組織血氧供給被中斷,進而導致腦血管意外發生,同時,發病時肢體僵直或抽搐劇烈或將直接損傷胎盤,進而嚴重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及孕婦生產[3-4]。有研究結果表明,血流灌注不足、胎盤缺氧等原因是促使子癇前期發病的主要因素之一[5]。因此,針對產前子癇應及早發現、及時診斷,并盡快給予治療,保障患者與胎兒的生命安全以及改善預后等,使用敏感的血清指標對子癇發病進行良好地預測已成為研究熱點,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1(sFlt-1)與胎盤生長因子(PIGF)均可提示血管內皮功能變化,被認為是預測產前子癇的通用指標[6-7]。本研究旨在探討檢測血清sFlt-1和PIGF對于早期診斷女性產前子癇前期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94 例產前子癇前期患者的血清標本作為觀察組,將妊娠20~33+6周的58 例患者設為早發組,將妊娠34 周~分娩前36例患者設為晚發組;選取同時段100名健康孕婦作為對照組。早發組平均年齡(30.15±5.58)歲;平均孕次(1.25±0.42)次。晚發組平均年齡(30.15±5.65)歲;平均孕次(1.28±0.44)次。對照組平均年齡(29.25±5.67)歲;平均孕次(1.31±0.43)次。3組年齡、孕次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參考相關文獻中的標準[8]將觀察組分為輕度子癇前期組(n=40)與重度子癇前期組(n=54)。所有研究對象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觀察組患者均符合國家衛生部“十二五”教材《婦產科學》第8版[8]產前子癇的診斷標準并經相關檢查確診,即患者的收縮壓≥140 mmHg 或舒張壓≥90 mmHg 且蛋白尿>300 mg/24 h;②研究對象均為單胎;③無免疫治療及輸血史;④孕期無特殊用藥史。排除標準:①合并腫瘤者;②既往血管有炎癥者;③隨訪結果為21-三體、18-三體、13-三體以及其他出生缺陷;④資料信息不全者。研究對象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3 方法 入選的孕婦均接受B 超檢查和必要的產前檢查。入選時抽取空腹靜脈血2~3 mL,靜待30 min 后,離心機半徑8 cm,3 000 r/min 離心10 min 并分離血清,檢測產前篩查項目后儲存于-80 ℃冰箱,完成病例積累后統一進行檢測,檢測指標為sFlt-1 和PIGF。使用本院檢驗科羅氏電化學發光自動分析儀,檢測其血清sFlt-1、PIGF 及計算sFlt-1/PIGF比值。實驗操作流程、質控體系完全按照規范化操作,臨床報告流程,并嚴格質量控制。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3組研究對象血清sFlt-1、PIGF水平及sFlt-1/PIGF比值;②比較輕度子癇前期組與重度子癇前期組檢測血清sFlt-1、PIGF水平及sFlt-1/PIGF比值。③將觀察組與對照組測得數據換算成中位數倍數,繪制ROC曲線,計算各項指標對子癇前期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0.0 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3組血清sFlt-1、PIGF及sFlt-1/PIGF指標比較 3組血清sFlt-1、PIGF 及sFlt-1/PIGF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早發組血清sFlt-1 與sFlt-1/PIGF 均顯著高于晚發組及對照組,且晚發組高于對照組(P<0.05);早發組血清PIGF 顯著低于晚發組及對照組,且晚發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3組血清sFlt-1、PIGF及sFlt-1/PIGF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serum sFlt-1,PIGF and sFlt-1/PIGF among the three groups()

表1 3組血清sFlt-1、PIGF及sFlt-1/PIGF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serum sFlt-1,PIGF and sFlt-1/PIGF among the three groups()
sFlt-1/PIGF 55.48±10.58 24.12±7.45 18.02±5.54 447.416 0.000組別早發組晚發組對照組F值P值例數58 36 100 sFlt-1(pg/L)1 735.74±168.24 1 257.65±159.74 1 027.54±312.55 144.592 0.000 PIGF(pg/L)32.15±7.68 52.14±8.65 57.57±15.42 78.180 0.000
2.2 兩組患者血清 sFlt-1、PIGF 及 sFlt-1/PIGF 指標比較輕度子癇前期組患者血清sFlt-1 水平及sFlt-1/PIGF 顯著低于重度子癇前期組,血清PIGF 水平顯著高于重度子癇前期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血清sFlt-1、PIGF及sFlt-1/PIGF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sFlt-1,PIGF and sFlt-1/PIGF among the three groups()

表2 兩組患者的血清sFlt-1、PIGF及sFlt-1/PIGF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sFlt-1,PIGF and sFlt-1/PIGF among the three groups()
sFlt-1/PIGF 31.79±7.74 53.45±11.36 10.397 0.000組別輕度子癇前期組重度子癇前期組t值P值例數40 54 sFlt-1(pg/L)1 335.74±187.24 1 657.65±199.75 7.832 0.000 PIGF(pg/L)42.15±8.15 31.24±7.62 6.663 0.000
2.3 3種診斷方法的價值 sFlt-1、PIGF及sFlt-1/PIGF的ROC 曲線下面積均>0.80,sFlt-1/PIGF 診斷的靈敏度及特異度均高于sFlt-1、PIGF(P<0.05),其總體診斷價值優于單項血清指標診斷,見表3。

表3 3種方法診斷產前子癇前期的價值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diagnostic value among the three methods for prenatal pre-eclampsia
子癇前期指的是患者在妊娠20周后出現血壓升高及蛋白尿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胎兒宮內生長受限、早產及低體質量兒等并發癥,屬于妊娠期特有疾病,發生率為5%~10%[9-10]。一旦發生子癇,除終止妊娠外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但在子癇前期,可通過相關手段控制病情來延長孕周,改善妊娠結局[11]。目前臨床上子癇前期的診斷主要依賴于血壓檢測及蛋白尿的檢出,然而臨床實踐證明這兩種方法在預測疾病進展情況上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均較差[12]。因此,尋找能早期預測子癇前期進展的可靠指標十分必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3組血清sFlt-1、PIGF及sFlt-1/PIGF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早發組血清sFlt-1與sFlt-1/PIGF均顯著高于晚發組及對照組,且晚發組高于對照組;早發組血清PIGF顯著低于晚發組及對照組,且晚發組低于對照組。輕度子癇前期組患者的血清sFlt-1水平及sFlt-1/PIGF顯著低于重度子癇前期組,血清PIGF水平顯著高于重度子癇前期組。上述表結果表明血清sFlt-1與PIGF水平在子癇前期時變化較大,對診斷子癇前期有一定的價值,兩水平改變的原因可能是發病后刺激血管內皮異常分泌相關生長因子,sFlt-1 作為抗血管生成蛋白分泌增加與其形成拮抗,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分泌;而PIGF是胎盤滋養層細胞合成蛋白,在患者受到子癇影響后引起胎盤低灌注及缺氧,胎盤滋養層細胞營養供給失穩,PIGF 也相應減少。結果還顯示,妊娠產前子癇前期使用sFlt-1/PIGF診斷時較單純血清指標診斷的靈敏度及特異度均顯著提高,表明sFlt-1/PIGF是預測產前子癇的重要參考指標,適用于早期子癇預測。
綜上所述,血清sFlt-1 與PIGF 水平在產前子癇患者體內變化明顯,sFlt-1/PIGF可作為早期診斷產前子癇的重要指標,臨床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