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華 宋英輝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現代化城市的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建筑領域的發展速度也隨之提高,但是快速發展的時代經濟也帶來了許多嚴重的環境問題,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逐步深入人心。各個行業都加快了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步伐,不斷地進行優化與升級,建設領域自然也不例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新型的裝配式建筑結構可謂是應運而生,該種建筑結構形式,環保性能更強,資源損耗情況大幅度下降。因此本文針對裝配式建筑經濟性和成本控制問題展開分析,并且結合裝配式建筑結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相關的優化措施,希望能夠控制裝配式建筑成本,為建筑領域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結構,建筑經濟性分析,成本控制對策
一、裝配式建筑結構優勢
相較之于傳統的鋼混結構和鋼結構建筑結構形式來說,裝配式建筑結構存在著諸多的優勢,無論是進行現場施工的環節還是后續環境恢復環節都存在著較高的競爭能力。傳統的建筑結構需要進行現場混凝土的澆筑,不僅需要承擔相應的環境污染成本和環境恢復成本,還需要面臨較為復雜的外部環境因素干擾,無論是周圍居民的投訴,還是水泥等等成本材料的價格浮動都會對現場施工造成較大的影響。而裝配式建筑結構,需要在裝配式生產構件廠進行相應裝配結構的生產。然后進行現場的組裝,不僅省略了現場混凝土澆筑環節,而且總體來說勞動力的需求大幅度下降,還能夠從根源上降低碳排放,縮短工期,總體來說裝配式建筑結構具有著諸多的優勢,所以已經成為我國目前建筑領域發展的主要趨勢,各級政府也在大力的支持和鼓勵裝配式建筑結構的升級,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二、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分析
眾所周知,裝配式建筑結構的工程造價由建筑費用、建筑安裝費用及其他費用共同構成。根據市場調查不難發現,現階段采用裝配式建筑結構能夠節省工期,這是主要的經濟可行性關鍵點,但是總體工程造價要高于傳統的鋼結構及鋼混結構等等現澆結構模式的單位面積造價。也就是說單從施工成本方向進行分析和考量裝配式建筑結構,除了人工費有一定的節約之外,其他的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和措施費都明顯高于現澆結構。并且在實際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采用裝配式建筑工程結構進行施工,雖然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資源,但是現場仍然有大量工作需要人力完成,如鋼筋綁扎,模板支設和混凝土澆筑進行連接等,從而保障整體的穩定性和結構性。
三、經濟性分析
3.1人工費
裝配式建筑結構的人工費已經不單單是現場施工所調配的人力資源,還需要包括裝配式建筑結構構件廠中模具組裝人員構件制作人員的人工費和鋼筋加工的費用,這些費用大部分占據總成本的15%。也就是說這些人工費用需要從整體的角度進行考量,與現場人工費用相結合,但是由于構件廠現階段還沒有實現標準化生產,許多工序都需要工人進行完善,這就導致工人的技術水平對構件的整體水平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說對于生產階段來說,人工成本費率的控制十分重要。
3.2材料費
材料費用包括PC構架,生產費用,鋼筋混凝土費用模板費用以及其他的輔助材料費用,這些工程量都在設計規范標準的限制之內,而鋼筋混凝土的市場也較為成熟,本身預制構件就能夠節約一部分成本,但是PC構件的配套材料價格較為高昂,也就是說成本費用,主要的控制力度應該著重放在PC構件配套材料的成本控制之上。
3.3機械費用
機械費用占據總成本的3%,與生產流程和生產工藝有著直接的關系,現階段非標準化的生產會對整個裝配式建筑結構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制約,但是機械消耗量與人工費用一直處于此消彼長的狀態,也就是說兩者大體上能夠保持一個統一的狀態,若是今后行業的標準化提升或者是功法標準化能夠減輕人工的依賴,那么機械費用也會對應的提高,使機械化生產的優勢進一步的發揮出來。
3.4管理費及稅金
管理費是人工費和機械費為基數,取決于企業的具體管理水平,對于成本控制來說,該項費用較為靈活,而且有很大的操作空間,而稅金則是固定與管理費,攤銷費等等總占比29%。
四、成本控制對策
4.1企業
企業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要保障整體成本,尤其是預制構件的購置成本,必須要進行完善的市場調查走訪貨比三家,因購置成本占比較高,如果降低了構件的成本價格,那么整個成本控制就會更加的流暢??梢酝ㄟ^擴大規模,增加產量等等方法進行成本的壓制,但是就目前的裝備是建筑市場情況來說,單項措施實施起來較為復雜,可以與生產企業展開長期合作,以此來獲得,更加有利的合同。
4.2行業
由于實際情況的不同,在進行裝配式構件生產的時候條件也不同,因此模具并不是通用的。這就導致生產周期較長,生產的成本較高,工程項目需要聯系生產廠家進行個性化設計制造,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而且浪費掉的生產時間和設計時間都會造成額外的成本,因此行業應該推動裝配式建筑體系的發展,根據我國實際的國情出發標準規范各省的建筑功能和性能要求,推動新型的裝備式建筑部件,標準化系列化。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我國的社會發展來說,裝配式建筑結構必定是時代潮流。因此要從我國實際的國情出發,從企業與行業兩方面入手,對裝配式建筑進行優化和規范,設置完善的成本控制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性能,為我國建筑領域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陳禮棋.裝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及其發展趨勢[J].四川水泥,2022(01):140-141+185.
[2]周濤,周亞萍,郭宇晨.裝配式建筑產業鏈多維度闡釋及其供應鏈自主可控力影響因素測評[J/OL].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22(02)18